基于能耗评价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仿真分析

来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jklm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制订最优调车作业计划,降低能耗,提升车站工作组织的效率与效益,阐述调车作业计划与能耗计算方法,分析调车钩衔接方式对调车作业能耗的影响,并以能耗为切入点,将调移车辆数和组号内车辆数纳入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分析与评价过程,构建基于能耗评价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智能体仿真模型,以实现调车作业计划仿真及评价指标的统计。实验表明,调车钩数、调移车辆数、调车作业方式、组号内车辆数与指标权重均直接影响调车作业计划的能耗和最优调车作业计划的选择,能耗评价能够综合反映以上指标,进而得到最优调车作业计划。
其他文献
合理建设布局铁路物流园区,推动园区功能规划与城市产业布局的有效衔接,有助于实现以枢纽经济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通过剖析我国铁路物流园区发展规模、功能类型等现状特征,以及资源型城市不同工业化、城市化阶段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需求,为园区功能定位提供参考方向;通过设计功能定位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量化评估模型,明确铁路物流园区功能等级。以临汾市某铁路物流园区为例,对其功能定位进行研究,提出规划“商贸主导型铁路物流园区”,突出以商贸为引领,物流为平台,打造枢纽经济,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为有效盘活铁路货场资源,亟需对铁路货场资源运用和经营管理策略进行优化。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为例,在阐述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铁路货运量和铁路货场资源,以及铁路货场经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货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全链条贯通的铁路货场资源运用思路为指导方针,提出健全基础设施设备功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信息共享建设进程、加大服务队伍建设力度、政策适度倾斜以增加储运增量、加大资源利用考核力度等经营管理策略,以改善铁路货场经营局面,为促进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修复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行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情况、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腕关节活动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2.65±0.87)低于对照组(2.65±0.87),(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干预可改善患者腕关节活动程度,降低疼痛情况,
目的分析生长发育期下颌骨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接受头帽肌激动器矫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生长发育期发生骨性Ⅱ类错颌,均具有后缩的下颌的低角患者,让入选患者戴上头帽肌激动器,运用枕牵引。对所有患者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连续描图并测量。结果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后入选患者的下颌骨SNB角度显著大于矫治前(P<0.05),ANB、平面角(FH-OP)角度均显著小于矫治前(P<0.05),但矫治前后的面角(FH-NPog)、下
到发线有效长度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关系到车站的设计规模和工程投资.针对公交化运营城际铁路的需求特点,研究采用CTCS-2列控系统条件下的城际铁路到发线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白内障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以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haco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24周视觉功能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视觉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视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上升,且观察组视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6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止血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B-Lynch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出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产褥热、宫腔粘连、宫腔感染、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切除)。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输血量与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研究组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ASE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SE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对早期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9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肿瘤定位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半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Ⅰ期Kümmell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两者术后疗效的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PVP及PKP治疗的30名Ⅰ期Kümmell病患者。通过观察ODI残疾指数、VAS评分、椎体压缩比率及椎体渗漏率评估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但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椎体压缩率都较术前好转,PKP在纠正椎体压缩率方面要优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PVP组2个椎体,PKP组1个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