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不仅要帮助优秀学生成长,更要对后进生付出无私的爱。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才是班主任的管理目标。一个班级不可能没有后进生,他们在班上所占的比例虽小,但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广,常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关乎到一个学生的前途,关系到一个班级的荣誉,还能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风气。教育好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地位还要重要。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情感工程”,只有用真情去填补他们的情感空缺,去修补他们的心理障碍,去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希望,才能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关爱;尊重;启航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上不努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上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他们表现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卑感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老师的冷落,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根据这些特点,他们又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为此,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对症下药,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悦纳学生,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的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作为生命的个体,后进生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我想,班主任都鼓励过学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但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又给了他们多少的鼓励与支持?后进生都渴望进步,他们在苦苦探索前进的方向。他们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他们前进的路。而这“火把”就是班主任对他们的鼓励,只有班主任勤于鼓励,后进生才能走出黑暗的困境,才能找到光明的前途。
后进生不是一切都差,他们也有闪光点的积极因素。但长期以来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班主任往往忽略了这些微弱、细小的闪光点,甚至有些班主任还放大他们的缺点,总认为这些学生“不可教也。”为此,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些苗头,并不稳定,也要给予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真诚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巨大的鼓舞,让他们体验到爱抚和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有计划地使后进生的精力集中在这些活动中,利用群体力量感化后进生。对他们细小的进步都加于肯定,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微笑中鼓起学习的勇气,重新树立信心,渐入佳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诚恳而热情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一味迁就姑息。但对他们的批评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批评的语气、声调、分寸和场合,注意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切记感情冲动、言辞偏激、简单粗暴,随便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
二、对症下药,培养后进生的学习习惯
后进生的培养一定要注意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在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时,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对症下药。
1.针对顽皮的后进生,应该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我所教的九年级111班的李强(化名)同学,在他五岁左右父亲就因车祸去世,母亲和舅舅把他交到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别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当着他的面说只要他不吵事,学不学,成绩无所谓。像他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家长对他的要求就如此,严重缺失了教育,造成该学生脾气大,课堂上除了讲话干扰秩序就别无它事可做。针对这种学生,如果单用恐吓、斥骂是行不通的,就得让他做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体会到成就感。
2.针对迟钝的后进生,必须在开发智力、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等方面下功夫,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补上落下的功课,解除自卑感。我所教118班的蒋名刚(化名)和陈超(化名)同学,他们不影响课堂纪律,听话、懂事,可智力却实在是跟不上同龄阶段的人,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
3.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意识较差的后进生,则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着重激发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激发他们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更高目标的希望;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培养他们的进取心。上课采取各种办法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干扰和诱惑,引导他们阅读,观看健康的书籍,影视及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当然,后进生的情况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坚持因人制宜的原则,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三、创设氛围,为树立后进生的自信搭建平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个人能做到是远比他现在已做到的要多得多。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为此,班主任要注意挖掘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潜能,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定期让后进生出手抄报;每逢节日,我让他们自主地布置教室;我还指导后进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手工艺品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给了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而且让他们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努力的结果,树立自信心。在创设氛围中,教师的微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成友的。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后进生一旦得到班主任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微笑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温馨的精神食粮。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如考试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所以,我们要牢记: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后进生由于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有的迟到,有的思想开小差……。老师千万不要轻易指责、泼冷水,而要多与后进生接触、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关心与温暖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温暖、关心、呵护中不断成长。后进生由于基础薄弱,听不懂,作业完不成,老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的帮扶措施,细心分析学生每一个疑点。对后进生的作业,多采用面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喜悦。对经常迟到的后进生,要弄清缘由,是起晚了,还是身体不舒服,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思想开小差的后进生,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授课内容为基础,拓宽话题,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在快乐中旁敲侧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根据他们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降低难度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能够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生着想、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授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宽严相济,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四、榜样厉行,提升后进生的道德品质
榜样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主任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榜样教育。利用校园的好人好事、书本、网络以及社会的英雄事迹对后进生进行正面教育;同时,还要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犯罪行为进行反面教育。让后进生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引起后进生的心理共鸣,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在我从教的生涯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后进生,好几次,我都想放弃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每当想起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又让我打消了这一念头。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初二学生——唐小兵(化名),他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行为习惯也极差,学习成绩也不及格,不光这样,他还经常与其他同学打架,我每次教育他,他都听不进去,为了这个学生我身心疲惫、无计可施。多次教育无效,他更加放肆,造成班内纪律更差。经过反思,我改变了以前说教的方法,在课余一有时间,我就与他聊天、谈心,充分表扬和肯定他的优点,并根据这些闪光点让他找回成功,同时也指出他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班上优秀的学生对他进行榜样教育。最后我还对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缺点有了一定的改正,但是他的有些毛病还时常发作,面对这种反复,我用良好的心态,允许他慢慢地改正缺点,他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进步。通过这一案例,我深刻的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苦楚,要想让学生信任,教师自己必须从为人师表、尊重学生、愿意和后进生交朋友等三方面入手,处处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关心父母、兄弟、他人和自己,让孩子的爱心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面带微笑,语言生动、亲切、感人,使后进生有一种温暖,像在家里听父母教诲一样,不断提高学习信心,改掉不良学习习惯,不断获得进步,最终转差为优。
教师的一个微笑、鼓励、表扬,后进生的心里就会感到无比温暖、友善,他们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会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吝啬微笑,不要舍不得我们的表扬,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成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尊重、理解、信任、关爱、表扬是真情的雨露,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我们多给后进生一丝微笑,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他们的明天定会出现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董海红.用温暖点燃她生活的希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103.
[2]聂世飞.关注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健康成长[J].班主任,2010(9):25.
[3]汤永胜.给后进生一片成长的蓝天,2006,(08).20.
[4]杜海霞.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尊重后进生的人格[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9.
关键词:关爱;尊重;启航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上不努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上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他们表现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卑感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老师的冷落,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根据这些特点,他们又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为此,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对症下药,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悦纳学生,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的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作为生命的个体,后进生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我想,班主任都鼓励过学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但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又给了他们多少的鼓励与支持?后进生都渴望进步,他们在苦苦探索前进的方向。他们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他们前进的路。而这“火把”就是班主任对他们的鼓励,只有班主任勤于鼓励,后进生才能走出黑暗的困境,才能找到光明的前途。
后进生不是一切都差,他们也有闪光点的积极因素。但长期以来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班主任往往忽略了这些微弱、细小的闪光点,甚至有些班主任还放大他们的缺点,总认为这些学生“不可教也。”为此,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些苗头,并不稳定,也要给予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真诚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巨大的鼓舞,让他们体验到爱抚和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有计划地使后进生的精力集中在这些活动中,利用群体力量感化后进生。对他们细小的进步都加于肯定,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微笑中鼓起学习的勇气,重新树立信心,渐入佳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诚恳而热情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一味迁就姑息。但对他们的批评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批评的语气、声调、分寸和场合,注意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切记感情冲动、言辞偏激、简单粗暴,随便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
二、对症下药,培养后进生的学习习惯
后进生的培养一定要注意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在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时,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对症下药。
1.针对顽皮的后进生,应该用疏导,迁移的办法,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做好事上。我所教的九年级111班的李强(化名)同学,在他五岁左右父亲就因车祸去世,母亲和舅舅把他交到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别在社会上惹是生非。当着他的面说只要他不吵事,学不学,成绩无所谓。像他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家长对他的要求就如此,严重缺失了教育,造成该学生脾气大,课堂上除了讲话干扰秩序就别无它事可做。针对这种学生,如果单用恐吓、斥骂是行不通的,就得让他做一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体会到成就感。
2.针对迟钝的后进生,必须在开发智力、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等方面下功夫,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补上落下的功课,解除自卑感。我所教118班的蒋名刚(化名)和陈超(化名)同学,他们不影响课堂纪律,听话、懂事,可智力却实在是跟不上同龄阶段的人,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
3.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意识较差的后进生,则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着重激发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激发他们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更高目标的希望;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培养他们的进取心。上课采取各种办法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干扰和诱惑,引导他们阅读,观看健康的书籍,影视及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当然,后进生的情况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坚持因人制宜的原则,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三、创设氛围,为树立后进生的自信搭建平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个人能做到是远比他现在已做到的要多得多。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为此,班主任要注意挖掘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潜能,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我定期让后进生出手抄报;每逢节日,我让他们自主地布置教室;我还指导后进生自己动手制作学具、手工艺品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给了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而且让他们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努力的结果,树立自信心。在创设氛围中,教师的微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成友的。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后进生一旦得到班主任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微笑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温馨的精神食粮。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如考试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所以,我们要牢记: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后进生由于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有的迟到,有的思想开小差……。老师千万不要轻易指责、泼冷水,而要多与后进生接触、交流,使他们感受到关心与温暖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温暖、关心、呵护中不断成长。后进生由于基础薄弱,听不懂,作业完不成,老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的帮扶措施,细心分析学生每一个疑点。对后进生的作业,多采用面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我也行”的成功喜悦。对经常迟到的后进生,要弄清缘由,是起晚了,还是身体不舒服,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思想开小差的后进生,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授课内容为基础,拓宽话题,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在快乐中旁敲侧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根据他们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降低难度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能够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生着想、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授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宽严相济,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四、榜样厉行,提升后进生的道德品质
榜样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主任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榜样教育。利用校园的好人好事、书本、网络以及社会的英雄事迹对后进生进行正面教育;同时,还要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犯罪行为进行反面教育。让后进生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引起后进生的心理共鸣,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在我从教的生涯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后进生,好几次,我都想放弃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每当想起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又让我打消了这一念头。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初二学生——唐小兵(化名),他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行为习惯也极差,学习成绩也不及格,不光这样,他还经常与其他同学打架,我每次教育他,他都听不进去,为了这个学生我身心疲惫、无计可施。多次教育无效,他更加放肆,造成班内纪律更差。经过反思,我改变了以前说教的方法,在课余一有时间,我就与他聊天、谈心,充分表扬和肯定他的优点,并根据这些闪光点让他找回成功,同时也指出他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班上优秀的学生对他进行榜样教育。最后我还对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缺点有了一定的改正,但是他的有些毛病还时常发作,面对这种反复,我用良好的心态,允许他慢慢地改正缺点,他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进步。通过这一案例,我深刻的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苦楚,要想让学生信任,教师自己必须从为人师表、尊重学生、愿意和后进生交朋友等三方面入手,处处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关心父母、兄弟、他人和自己,让孩子的爱心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面带微笑,语言生动、亲切、感人,使后进生有一种温暖,像在家里听父母教诲一样,不断提高学习信心,改掉不良学习习惯,不断获得进步,最终转差为优。
教师的一个微笑、鼓励、表扬,后进生的心里就会感到无比温暖、友善,他们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会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吝啬微笑,不要舍不得我们的表扬,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成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尊重、理解、信任、关爱、表扬是真情的雨露,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我们多给后进生一丝微笑,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他们的明天定会出现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董海红.用温暖点燃她生活的希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103.
[2]聂世飞.关注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健康成长[J].班主任,2010(9):25.
[3]汤永胜.给后进生一片成长的蓝天,2006,(08).20.
[4]杜海霞.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尊重后进生的人格[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