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体质改革与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与综合实力。如何建设与管理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师生顺利完成各项实验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立实验室的宗旨,也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体质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体质;改革创新
  G647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规范管理行为的准绳。但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一、改革的必要性
  1.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重要基地,其建设和管理状况是学校办学水平、科研实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分散型管理模式下,资源无法共享,设备使用率和效益双低的现象明显,加之管理人员不固定,也无法加强对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改革分散型管理模式,实现向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的方向发展,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2.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但分散型管理模式下的实验室以课程设置为依托,学科单一、其间相互独立、缺乏学科间融合交叉和渗透,实验内容仅是围绕本门课程设置,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实验室在集中管理模式下,实验内容打破学科的界限,开展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才能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体质改革与创新
  1.实验室管理者队伍的改革创新。实验室管理者人员队伍,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主体,实验室管理者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敬业态度、应急能力,才能對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实践和科研效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因此对实验室管理者队伍的改革创新,有其非常积极的意义。一是应当设置合理的实验室管理者准入制度,这样可以筛选掉能力不足的管理者,让真正有管理能力、专业能力、责任心的管理者进入实验室,承担管理责任,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服务。二是应当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建立培训制度,把管理者的培训工作写入日程,让培训成为提升既有的实验室管理者对实验室管理能力的基本手段,从而长期保持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效果。
  2.实验室设备仪器管理的改革创新。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创新,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果。一是应当对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决策流程,完善决策制度,杜绝不合理决策、无效决策、决策效率低下等情况的发生,决策应当做到有利于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实验室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建立实验室网络系统。为促进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和利用,建立高速快捷的实验室管理网络系统至关重要,可以利用目前的因特网和校园内部网络,使不同院系、不同校际之间的实验室实行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可以建立网上虚拟的综合实验室,以保证跨学科、跨领域研究项目的进行。在实验室管理网络中创建智能型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时代的成果,实现实验室管理的智能化。
  3.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应当引起高校的重视,提升高校实验室的教学管理能力,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合理利用高校实验室的设备和师资资源,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是高校实验室教学应当在实验室承载能力范围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保证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确保不因为实验室的教学内容超过实验室负荷而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二是对实验室教学成果的考核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力求通过考核可以把实验室教学的效果充分考察到,不可单方面地考察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论成绩,也应当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这样的实验室考核工作才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如此才能够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升,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高校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加强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把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做好做细,动员全院教职员工积极支持改革,人人参与改革,将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郭凤德.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14( 3): 114-116.
  [2]董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探讨及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5): 106-107.
  [3]张少翃.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多重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4(8) : 147-150.
其他文献
关键词:写作;阅读;写作;读写结合  G633.3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单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更是为了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即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只有到了行的地步才算是具有这种真正的学习能力。”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喻为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如果说阅读是“知”,那么写作就是“行”。《语文新课标》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密切读和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而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学习如何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较多的应用。然而,并非所有教师都能自如地应用情景教学法,很多数学教师存在情景教学应用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对应用情景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
期刊
G623.2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
期刊
G623.2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
期刊
摘要: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相对于语文书面语能力来说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重要的语言能力之一。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语文语言来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提高通过自己的口语让他人理解自己的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口语交际能力的概念、重要性,通过适当有效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
期刊
摘要:提起语文,人们对此反应不一,有的人会觉得难学,有的人会觉得课堂学习与考试成绩无关,有的人觉得很有趣。无论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的重要性不可忽略,可谓是成也语文败也语文。语文学科的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2016年修订的新课改,教师如果能很好的将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运用到教学中,那么就可以使语文学科回归语文味,将新课改与文本紧密贴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更离不开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认知和认可。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方法  G633.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方法受到摒弃,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学生独立分析、学习和
期刊
G623.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新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
期刊
摘要:校园安全问题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生存的基本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因招生对象和培养方向的不同,校园安全应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从中职学校校园安全问题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安全;安全保卫  G717  中等职业学校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因培养方向不同,学生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
期刊
前言: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了解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能力的最新要求,在实践和教研中切实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进而满足当前课堂教学的要求。本文探究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提升;  G623.5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系统的数学教学理论、以及一定的师德修养。同时,还需要具备数学研究能力、数学教学能力、数学基础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研对于教师来说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