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盟”彼“盟”各不同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建立超国家机构的不同态度,构成了东盟和欧盟一体化模式的根本性区别。
  当前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几乎遍及世界各洲,但是要论及活跃程度,只有东盟和欧盟最引人瞩目。欧盟是西方世界最成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东盟是非西方世界发展中国家最成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欧盟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而东盟的组织机构则比较松散,对建立超国家机构持十分保守的态度。对于建立超国家机构的不同态度,构成了东盟和欧盟一体化模式的根本性区别。
  
  寻求和平的欧盟
  协调矛盾的东盟
  
  首先,东盟和欧盟(欧共体)兴起的历史条件不同。
  二战后,出于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欧洲国家将煤和钢铁这两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纳入共同管理,从此,欧洲一体化在法德和解与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虽然表面上欧洲一体化开始于经济领域的合作,但其真正目标不仅是经济合作,也是为了寻求安全与和平。只不过,欧洲国家通过经济一体化的途径来达到政治目标,一体化从单一问题领域的合作向多方面的合作扩展,从经济领域的合作迈向政治领域,走过了一个复杂和渐进的过程。
  东盟成立于1967年,当时的六个发起国之所以倡导建立这个地区组织,一是为了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二是出于维护政治独立,保护国家安全不受外来势力的威胁。尽管东盟在成立之初也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合作的目标,但是它后来所取得的成就却主要在政治方面。
  其次,东盟和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不同。
  冷战时期,西欧处于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西欧国家受到强大的外部压力,对抗东方阵营的需求是西欧国家内部凝聚力和欧洲一体化的动力。
  东盟在过去30多年的历程中也承受了来自外部的压力。最初东盟对付的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所谓的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从东南亚撤出,东盟又团结起来对付越南的地区霸权扩张。但是东盟面临的这些外部压力,不能和西欧国家面临的强大的冷战压力同日而语。
  
  欧洲:联合的思想源远流长
  东盟:出于政治现实的需要
  
  欧洲人关于欧洲联合的思想源远流长。从17、18世纪开始,欧洲知识分子中间就出现了联邦主义和邦联主义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欧洲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欧洲一体化得以生长的精神土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欧洲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又提出了“欧洲合众国”构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主义思想伴随抵抗运动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政治思潮。战后初期欧洲公众舆论对欧洲联合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欧洲联邦主义运动的发展。欧洲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如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法国的让·莫内、罗伯特·舒曼,联邦德国的康拉德·阿登纳,都以积极促进欧洲联合事业、致力于建立欧洲联邦或欧洲合众国而著称,他们的主张直接影响了战后欧洲一体化。如果说“欧洲意识”在历史上只是作为知识界精英分子当中的一种思想和理想的话,那么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一体化实践,欧洲人已经把欧共体和欧盟看做是实现欧洲繁荣、确保欧洲和平的惟一途径,“欧洲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融合在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之中,成为“欧洲公民”地区认同感的基础。不管是联邦主义还是邦联主义,两种一体化理论和思潮都不反对主权的让渡。
  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缺乏地区联合的思想文化传统,没有传播和实践这种思想的知识分子精英和政治活动家。20世纪60年代东盟的产生,完全是出于政治现实的需要,几乎不存在任何思想文化背景,这使得东盟一体化缺少了些许文化底蕴和欧洲人追求一体化的那种内在精神动力。经过30多年的合作,东盟才培养出一种可以促进地区认同感的“东盟意识”,就是在国际事务中以“一个声音说话”,以集团政治方式处理问题,在经济合作领域奉行集体更生原则,在解决内部纠纷时以“协商一致”原则办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东盟国家大都持传统的主权观念,对主权问题十分敏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共性。
  
  组织和决策方式的巨大差别
  
  欧盟带有鲜明的超国家性质,拥有独立的财政预算,五大主要机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理事会以及欧洲法院的设置,体现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主权国家特征。东盟则强调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追求国家间的绝对平等,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不谋求建立具有约束力的超国家权力机构,因此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国家联合体。新加坡外长贾亚库马尔就曾明确指出,东盟从未打算成为一个要求成员国交出某些国家主权的超国家组织。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首脑会议和部长会议组织松散,作为执行机构的常务委员会和秘书处,设置十分庞杂,机构职能重叠,效率低下,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东盟议会间组织不是东盟的正式机构,不具备立法职能。此外,东盟也没有建立任何司法制度。
  从决策方式上看,作为欧盟的决策机构的部长理事会采取三种决策方式:简单多数、特定多数和全体一致。为了适应欧共体和欧盟的扩大和一体化的深入,特定多数原则的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欧洲单一法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阿姆斯特丹条约以及尼斯条约都扩展了特定多数原则的适用范围。和欧盟相比,东盟的决策方式有两种:全体一致和“6-X”原则。全体一致原则是东盟追求的理想方式,但是为了满足一体化合作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初东盟开始实施“6-X”原则,它和欧盟的特定多数原则相类似,但是主要局限于东盟的经济合作领域,政治领域很少采用。
  尽管东盟在一体化程度方面还远不能够和欧盟相提并论,但作为非西方世界最成功的地区一体化组织,东盟表现出来的巨大活力本身说明了“东盟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它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地区一体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阅读参考
  “东盟”(ASEAN)即“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名称为The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欧盟”(EU)即“欧洲联盟”,英文为EuropeanUnion。从英文来看,Association为“联合”或“协会”之意,故海外中文媒体亦将东盟译为“东协”;而Union则强调“联邦”“联盟”之意,如前苏联的英文简称就是“SovietUnion”。从英文来看,此“盟”与彼“盟”也是不同的。
其他文献
美国总统布什6月1日在西点军校毕业生典礼的讲话中提出,反对恐怖主义不可能靠防御取得胜利,必须主动出击。随后,美一些高级官员纷纷发表类似讲话。接着,美国传媒报道,布什政府将于9月出台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把“先发制人”和“预防性干预”作为重要内容。    调整:9.11后步伐加快    冷战结束以来,在克林顿时期,美国的安全战略已大体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后冷战型”的转变,即从与苏联全球对抗和准
期刊
东扩:添了七张新面孔    “布拉格会议将产生一个新北约。”  ——布什  布什总统临动身前的这番话并非什么外交辞令,他确确实实道出了北约布拉格峰会吸引了如此之多关注的原因所在。此次峰会不仅是北约在新世纪举行的首次首脑会议,也是北约首次在前华约国家首都举行的首脑会议,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将是北约全面适应“冷战时代结束后”的安全形势,实现全面转型的一次重要会议。  虽说此次会议为期仅两天
期刊
赞赏吴兴唐本文作者吴兴唐曾任中联部研究室主任,是《世界知识》的老相识,但是近些年没了联系。顷接来稿,方知他一直在读《世界知识》,这次还投笔挑战清华—世界论坛上的某些观点。读之,令人欣喜,还感觉吹来一阵清风。  感到“欣喜”和“一阵清风”,倒不是评判他的观点对错,而是赞赏他简洁明快地与不同意见交锋,且是以他的“老一辈”与年轻者交锋。  清华—世界论坛开办以来,主持人阎学通以他蓬勃活跃的思维魅力和干练
期刊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21世纪的经济巨人,对此,一些国家的一些人士颇为担心和顾虑,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个威胁,于是乎,“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与此同时,又有人断言,中国的崛起是建立在虚幻的沙滩上,中国经济随时都有可能崩溃,这就是近来国外一些媒体炒做的“中国经济崩溃论”。那么,对于中国的崛起,究竟应该如何认识?  围绕这个话题,我们请教了一些专家
期刊
1G:移动手机第一代,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结止。其主要特征是采用模拟语音信号系统,又称为蜂窝移动电话。  2G:移动手机第二代,开始于90年代,大部分技术目前都在应用中,以GSM、TDMA等数字手机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数字语音解码。  3G:移动手机第三代,指手机向个性化、移动多媒体应用服务方向的发展。它具有多种功能,如:蜂窝电话、发送E-mail、传真、召开视讯会议等。  CD
期刊
联合国的秘书处都做些什么?    国际政府间组织设秘书处原是为会议服务的,例如举行会议的具体安排、发言和决议记录、文件准备、口译笔译,等等。因此,最初的国际组织秘书处机构简单,组成人员除秘书长外大多是“就地取材”。随着形势的发展、会员国的增多,秘书处的职能也不断扩大。今天的联合国秘书处就得跟踪分析全球和地区的政治、安全、裁军、经济和社会、环境、人权等领域的情势,组织安排维持和平行动与紧急救援,起草
期刊
特邀嘉宾:  金宜久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杨灏城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郅溥浩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薛庆国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  马晓霖新华社前驻加沙首席记者  关键语句:  ●阿拉伯人不是全都信仰伊斯兰教。  ●阿拉伯文化不是阿拉伯民族独有的文化。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是伊斯兰教。  ●19世纪初学习西方的思潮,在20世纪中叶发生了变化。  ●石油衍生
期刊
二战以后,东亚地区的经济是在所谓“雁型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即日本领着走,后面跟着四小龙和东南亚,通过资本和技术传递的链条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可是从90年代开始,东亚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经济结构调整失败,经济发生了停滞;1997年,东亚又发生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使得东亚地区原有的国际分工链条被打乱。原来期望日本转型以后,能够为东亚地区提供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恰恰相反,日本为东亚地区提
期刊
世界最近十年的发展表明,历史没有终结,西方资本主义并未一统天下,美国也无力建立新的全球帝国,这依然是一个众多力量交互作用的世界。在这样一幅多种力量共存的全球政治新图景中,依然存在着十分清楚的“等级”和“层次”划分,力量分布很不对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如何在世界中更好地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是一个关系到国家与国际利益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即如何运用好并且进一步提升中国对世界的政治
期刊
17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中心汽车站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5人死亡,约40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中国工人。此后,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又多次发生爆炸和枪击事件。  75万英国市政工人举行为期一天的罢工,造成学校关门、图书馆与游乐中心杜门谢客的尴尬局面。这是英20年来首次全国性罢工活动。瑞士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  19日,纽约华尔街股市全面下跌,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暴跌390.23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