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高校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严重脱节。通过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具体测试实例,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软件测试的流程和人员管理,并在实践过程中归纳和总结了相关问题,对高校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软件测试;项目实训;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中国内需市场的增长和国内外外包企业的合作加深,我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外包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加快软件企业与国际接轨,实现产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随着软件开发流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我国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的需求逐步增大,因此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中的软件测试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软件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虽然能够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测试理论,但是缺乏实际的测试经验和相应的行业背景知识,离企业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综合项目实训是解决高校和企业之间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日常教学计划中引入项目实训,以实际测试任务为驱动,按照企业规范进行流程管理,让学生掌握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技能,理论联系实践地接受企业化的锻炼。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习到实际测试经验,而且能够增强团队意识,进一步缩小毕业生与职业测试工程师之间的差距。
一、软件测试项目实践过程
1.项目简介
本文所述的软件测试实训项目是基于校企共建模式,软件外包实验室提供软件测试的场所和专用的硬件设备,从合作的软件公司引入相应的测试平台、管理流程和测试报告文档的测试项目。本项目的内容是针对前期开发的学生就业管理系统进行测试。该系统是就业部门的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测试主要围绕学生就业信息的查询和更新操作的管理。
2.实训计划和管理
软件测试实训安排在我校外包实验室中进行,采用与企业相同的管理模式集中训练,由相关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来指导测试流程。测试团队的成员来自于我校软件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以及对软件测试感兴趣的相近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具备基本的软件编程能力,并且对测试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测试人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测试不同的模块,每个小组设置一个测试组长,负责测试项目管理,其余组员则负责执行测试用例,各小组都有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控制模块的测试进度。
3.测试项目过程
在项目初始阶段,担任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叙述产品需求和业务流程,为编写测试计划做准备。该测试项目主要分为6个阶段:测试计划制定、测试需求编写、测试方案编写、测试用例设计、多轮系统测试和测试系统报告提交。每个阶段都力求达到规范化、细致化的测试目标,同时每个阶段都要经过教师和各个组员之间的评审。
(1)测试计划制定。在了解了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需求以后,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系统模块数量和测试的周期来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要涵盖测试的范围和环境、测试人员的管理和测试进度安排。因此测试计划要重点突出每个测试小组所对应的系统模块,以及测试流程中每个阶段所对应的完成日期。该测试计划由各组组长制定,最后需各小组评审和指导老师讲评后通过。
(2)测试方案编写。测试方案是按照系统需求说明书详细的分析测试的模块,指导后续的测试用例的编写工作,重点在于对模块具体功能的理解和测试对象的分析。在这一阶段,首先由担任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来介绍系统模块的基本功能,并以文档的形式向对应测试组成员提交;测试方案完成以后由各组组长汇总,并在组内进行评审。
(3)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的编写是针对各功能模块测试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也是本实训项目的重点内容。在对模块的特性和功能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测试点,设计时应考虑角色权限、验证点和测试描述。最终的测试用例在缺陷管理平台中列出,其中包括编号、重要级别、操作步骤、预期输出和实际测试结果等条目。
(4)执行测试。按照测试用例的具体内容,可以进行多轮的系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扮演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对缺陷进行修改。通过这一过程,不但使学生认识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积累了开发经验,为今后规范化的编程打下了基础。
(5)测试报告提交。通过3个月的实训,学生经历了规范化的测试流程,测试报告的编写是对测试内容的概括和总结。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普遍体会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过程,明确了规范化的软件测试方法,同时对软件编写中隐含的错误和缺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今后的软件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软件测试实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次软件测试实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不但学到了规范化的测试流程,提高了职业软件素养,而且通过互动和交流,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次软件测试实训是针对上一次实训开发的系统,离企业的实际系统测试尚有一些差距;其次,參与的学生缺乏实际经验,对软件测试认识不足,导致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编写不够规范、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实训过程中,测试项目要尽量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评审中,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强调测试流程的规范性,可以多鼓励高水平的学生带低水平的学生。
三、结语
软件测试是我国软件产业高速发展中需求缺口较大的一个行业,培养具有相关经验和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测试人才是目前高校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软件测试实训项目,探索了软件测试专业人才的培训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研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窦文章,李雪梅.基于风险管理思想的软件外包测试流程改进实践[J].项目管理技术,2008,6(4):29-50.
[2]徐瑾.中国软件外包业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11):60-80.
[3]程茂,温静,吴玉洁.《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4):110-127.
[4]蔡建平.软件测试实验指导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201-230.
关键词:软件测试;项目实训;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中国内需市场的增长和国内外外包企业的合作加深,我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外包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加快软件企业与国际接轨,实现产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随着软件开发流程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我国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的需求逐步增大,因此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中的软件测试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软件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虽然能够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测试理论,但是缺乏实际的测试经验和相应的行业背景知识,离企业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综合项目实训是解决高校和企业之间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日常教学计划中引入项目实训,以实际测试任务为驱动,按照企业规范进行流程管理,让学生掌握测试过程中各阶段的技能,理论联系实践地接受企业化的锻炼。通过实训课程,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习到实际测试经验,而且能够增强团队意识,进一步缩小毕业生与职业测试工程师之间的差距。
一、软件测试项目实践过程
1.项目简介
本文所述的软件测试实训项目是基于校企共建模式,软件外包实验室提供软件测试的场所和专用的硬件设备,从合作的软件公司引入相应的测试平台、管理流程和测试报告文档的测试项目。本项目的内容是针对前期开发的学生就业管理系统进行测试。该系统是就业部门的业务管理支撑系统,测试主要围绕学生就业信息的查询和更新操作的管理。
2.实训计划和管理
软件测试实训安排在我校外包实验室中进行,采用与企业相同的管理模式集中训练,由相关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来指导测试流程。测试团队的成员来自于我校软件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以及对软件测试感兴趣的相近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具备基本的软件编程能力,并且对测试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测试人员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测试不同的模块,每个小组设置一个测试组长,负责测试项目管理,其余组员则负责执行测试用例,各小组都有一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控制模块的测试进度。
3.测试项目过程
在项目初始阶段,担任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叙述产品需求和业务流程,为编写测试计划做准备。该测试项目主要分为6个阶段:测试计划制定、测试需求编写、测试方案编写、测试用例设计、多轮系统测试和测试系统报告提交。每个阶段都力求达到规范化、细致化的测试目标,同时每个阶段都要经过教师和各个组员之间的评审。
(1)测试计划制定。在了解了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需求以后,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系统模块数量和测试的周期来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要涵盖测试的范围和环境、测试人员的管理和测试进度安排。因此测试计划要重点突出每个测试小组所对应的系统模块,以及测试流程中每个阶段所对应的完成日期。该测试计划由各组组长制定,最后需各小组评审和指导老师讲评后通过。
(2)测试方案编写。测试方案是按照系统需求说明书详细的分析测试的模块,指导后续的测试用例的编写工作,重点在于对模块具体功能的理解和测试对象的分析。在这一阶段,首先由担任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来介绍系统模块的基本功能,并以文档的形式向对应测试组成员提交;测试方案完成以后由各组组长汇总,并在组内进行评审。
(3)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的编写是针对各功能模块测试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也是本实训项目的重点内容。在对模块的特性和功能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测试点,设计时应考虑角色权限、验证点和测试描述。最终的测试用例在缺陷管理平台中列出,其中包括编号、重要级别、操作步骤、预期输出和实际测试结果等条目。
(4)执行测试。按照测试用例的具体内容,可以进行多轮的系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扮演开发人员角色的学生对缺陷进行修改。通过这一过程,不但使学生认识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积累了开发经验,为今后规范化的编程打下了基础。
(5)测试报告提交。通过3个月的实训,学生经历了规范化的测试流程,测试报告的编写是对测试内容的概括和总结。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普遍体会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过程,明确了规范化的软件测试方法,同时对软件编写中隐含的错误和缺陷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今后的软件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软件测试实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次软件测试实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不但学到了规范化的测试流程,提高了职业软件素养,而且通过互动和交流,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次软件测试实训是针对上一次实训开发的系统,离企业的实际系统测试尚有一些差距;其次,參与的学生缺乏实际经验,对软件测试认识不足,导致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编写不够规范、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实训过程中,测试项目要尽量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评审中,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强调测试流程的规范性,可以多鼓励高水平的学生带低水平的学生。
三、结语
软件测试是我国软件产业高速发展中需求缺口较大的一个行业,培养具有相关经验和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测试人才是目前高校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软件测试实训项目,探索了软件测试专业人才的培训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研究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窦文章,李雪梅.基于风险管理思想的软件外包测试流程改进实践[J].项目管理技术,2008,6(4):29-50.
[2]徐瑾.中国软件外包业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11):60-80.
[3]程茂,温静,吴玉洁.《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4):110-127.
[4]蔡建平.软件测试实验指导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