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不可怕

来源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d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道消息
  
  作为核电站,我每天的任务就是把水烧开,然后再利用水蒸气来发电。我和煤电厂的主要区别只是在于如何把水烧开变成蒸汽,煤电厂烧煤,我则是烧核燃料。我想——“锅炉工”这个称号对我来说最贴切。
  那天我正和往常一样烧着锅炉,突然有两个声音钻进我的耳朵:
  “听说了吗?原来核电站会发生核爆炸的!”
  “听说了,听说了!太可怕了,万一哪天我们这里也爆炸的话……”
  什么?核爆炸?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核反应堆正在里面规规矩矩地运行着,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
  可是没过多久,小道消息越传越邪乎,连平时照顾我的人都对我有点敬而远之,实在让我坐立不安。我、我、我,我冤枉呀!
  
  这就是核裂变
  
  
  作为一座核电站,我肚子里确实装着核燃料,可是我敢以太阳公公最爱的变色墨镜发誓,这些核燃料绝对不会发生核爆炸!
  在我肚子里工作着的核反应堆,其主要原料是一种特别的铀。当有中子打到这种铀原子上时,这种铀原子就散了架,分裂成几个新的原子,并释放出2~3个中子以及大量的热能,这就是传说中的核裂变。当通过核裂变释放出的中子继续打到其他的铀原子上,裂变反应就会不断进行,发生核裂变的原子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是链式反应。
  这可不得了!要知道,链式反应一旦被触发,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就有可能引起2后面跟24个零那么多的铀核发生分裂。而这个数目,刚好就是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发生分裂的铀核数目,在那个百万分之一秒内,被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300吨TNT。
  
  核电站的核反应
  
  
  哎呀,你躲那么远干什么?我说的那是原子弹,又不是核电站!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的原料都是铀,可是在核弹中,经过提纯的铀要占到90%以上,而核反应堆中一般只有3%左右提纯的铀而已。
  这样一来,核弹和核反应堆的区别就很明显了:核弹是通过倍增的中子不断轰击其他铀核,使得整个裂变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利用瞬间产生的大量能量破坏目标;而核反应堆每次释放出的中子,找不到那么多铀原子来碰撞,于是每次平均只有1个中子会继续打击另一个铀核,触发一次新的裂变,所以核反应堆中的裂变反应不会加速,只是不温不火地以同一个速率持续进行。
  这就好比……对了,好比酒精浓度很高的烈酒可以点燃,但是谁能把啤酒点燃给我看看?所以说,我是绝、对不会发生核爆炸的!
  
  小道消息再起
  
  
  在关于“核爆炸”的谣言被攻破之后,我的日子终于又恢复了平静。我还是每天兢兢业业地烧着锅炉,看着水蒸气欢快地推动汽轮机发电。可是没过几天,我发现人们看我的眼神又不太对劲了。我拉长了耳朵,终于从周围的窃窃私语中听到了零星片段,原来他们说——我体内有毒!
  毒?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连我都有点儿发懵。如果说我体内有放射性,我肯定不会觉得奇怪,可是有毒?这从何说起呢?
  
  小心毒“钚”
  
  
  我仔细端详着反应堆中的铀钚混合燃料,怎么也想不通“钚”什么时候变成了那么可怕的毒药。
  我还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有一批志愿者接受了血液注射或是吸入钚的实验,但是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伤害。难道是因为他们摄入的量不够多吗?
  就算这个“毒性”指的不是钚的化学毒性,而是电离辐射能力,好像也有点儿说不过去。钚在衰变时会产生仅射线,不过仅射线的穿透能力非常弱,在空气中前进个几厘米,能量就会耗尽。虽说钚进入人体内可能导致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比其他能放出α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危害更大。要说可怕,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氡的放射危害可比钚要大得多。
  我想来想去,觉得“钚”可能是受了“钋”(po)的连累,谁让他们的读音和元素符号都那么相像呢?毕竟钋才是传说中世界上最毒的物质。
  
  核电站的安全壳
  
  
  其实我知道,纵使没有这些小道消息,大众对我也总是心存疑虑,这些疑虑的根由就是我体内的放射性。
  不可否认,大名鼎鼎的放射性碘元素碘-131是核裂变后的重要产物。但是在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建造的核电厂里,核反应堆有着很完善的措施,能够保证通过核裂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外泄。
  比如我身体里的这个核反应堆,它的核反应就是在一个被锆合金包裹的包壳内进行的。在锆合金包壳外面,有一个回路的冷却水在循环流动。由于这些冷却水几乎直接跟核反应堆的核心部分接触,也沾染了一定的放射性,所以这些水并不会直接用来发电,而是通过和另一个回路的水进行热交换,加热另一个回路的水,使之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而在发电机内做完功的蒸汽,则会被外界的海水重新冷却成水。为了使核燃料棒和第一个回路的冷水与外界完全隔离,在它们外面还有一个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安全壳。
  而且据我所知,更多新建的核电站还采用了双层安全壳,并为冷却系统额外准备了备用的供电系统,同时设计了防止氢气聚集爆炸的消除氢气系统,等等。所以,其实我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啦,真的!
其他文献
摘要 美术教学不管教师怎么评价,赞扬也好,提醒也罢,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不能被有效激发。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反思教学评价行为,让自己的评价走出误区。  关键词 反思 评价 走出    评价作为一个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度起着重要作用的手段,在美术教学中越来越被老师重视。因此,教师总是从评价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但是反思我们的美术教学,不管教师怎么评价,赞扬也好,提醒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