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居民对大医院门诊预约服务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5126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城市居民对大医院门诊预约服务的偏好,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落实提出建议.方法 以南京市为案例,利用自设问卷收集资料,调查了1200户市民对三级医院门诊预约服务的偏好,并定性访谈了相关利益者.结果 在被调查者中,50.2%的人喜欢大医院门诊预约服务;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因素是城市居民对大医院门诊预约服务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传统的门诊看病方式、预约服务不方便和怕爽约也是影响因素.结论 医院应积极探索和完善门诊预约服务的有效形式,切实加强门诊预约服务的管理,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和居民的参与度。

其他文献
追踪方法学是近年来国际医院评价中出现的一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价方法[1].它是指在医疗机构评审中,评估者通过选定某特定患者或事件,用该患者的病历资料或事件处理过程作为路线图,从中决定要查看机构的哪些流程或项目,以系统评估该机构对患者安全、服务质量的标准是否遵从,了解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内容是不是达到评审标准的要求[2].换句话说,追踪可以使评价者通过患者的角度"看"到治疗、服务过程,然后全面
期刊
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引入到病房的输液管理中,以消除输液工作中的差错,实现零差错管理.通过近3年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病房输液工作的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完善了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取得不错的效果.同时,在讨论中也概况了RFID技术应用的优缺点,以供读者思考和参考。
多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监管、办医和经营主体界定不明,职责分工不清,管理越位缺位,导致公立医院资源配置不当,运行活力不足,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公立医院改革应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着力理顺政府与医院之间的关系,明确主体,分清职责,权力归位,各尽其职,增强集约管理动力,释放自我发展潜力,激发自主经营活力,努力实现群众得益、医院发展、社会满意的多赢目标。
期刊
病例分型是指依据患者入院时的病情和医务人员相应的基本医疗行为特征,将病例划分为单纯普通型(A型)、单纯急症型(B型)、复杂疑难型(C型)、复杂危重型(D型)[1].不同类型决定着不同的医疗需求、医疗资源消耗、医疗技术密集的程度.目前,病例分型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并有部分学者将此应用到所在实践中[2-4].本研究借助病例分型的理论体系,对医院已有的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型并分析,从中阐述按分型
期刊
遵循绩效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定量与定性等基本原则,构建了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楼项目绩效评价的流程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项目决策、项目管理与项目绩效等三个维度,涉及项目产出比、社会经济效应等20个定性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楼项目的成功实现,体现了项目决策、建设管理等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是促进医疗机构持续改进的一种国际标准,其标准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旨在规范管理,确保安全[1].我院自2007年11月接受JCI基线调查,之后全面启动JCI评审,2009年9月底接受模拟检查,在2010年1月底进入正式检查期并通过评审。
期刊
目的 构建医院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项目业绩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借鉴关键绩效指标的理论和方法,以某医院异地扩建项目为例,根据项目实施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建立医院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确定一级指标为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其中业务指标又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及20个三级指标;财务指标也设置了1个二级指标及3个三级指标,据此对项目业绩进行客观、科学地绩效评价.结论 医院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
自2007年,芜湖市探索以创新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机制为核心,以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两翼,以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动力的“一核两翼四轮驱动”的改革模式,总结芜湖市医改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实效。
后勤部门是辅助医院临床业务的服务支持型部门,因其"非核心"的角色而容易不受重视.随着社会经济和医保制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服务的观念也逐渐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后勤服务的价值凸显.国内医院开展针对住院患者的医院膳食中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者对膳食满意度低会导致中断住院治疗,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医院后勤维修满意度偏低也间接影响了医院医护服务品
期刊
重症监护病房( ICU)是医院危重病人集中、高精尖仪器集中、医护人员集中的重要医疗场所。传统医疗管理模式中,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管理,主要依靠医护人员的严密观察和护理。而借助信息化平台,应用射频识别标识及传感技术,对病人病情和生命体征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的密集监测和采集信息的综合分析,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有效处理,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提高重危病人抢救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