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痫病发展框架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嬗变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痫病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理论形成具有阶段性,分为理论奠定期、由博返约阶段、分化成熟阶段和中西融合阶段4个时期,并在这4个时期中形成了胎中病论、脏气不平论、由惊转痫论、痰痫论、二阴急为痫厥论、奇经八脉论等重要的病机学说和风惊食三分法、五脏六畜类痫法、阴阳二分法和病因-脏腑分类法等有影响的分类体系.并且在不断的自我丰富和完善,吸纳新的现代医学元素以充实理论体系.理清其历史脉络有助于对现代儿童癫痫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遵循生命的规律都是养生的核心.因此,笔者提出了以“律”为核心的养生体系,并以《黄帝内经》为基础,从节律、音律、戒律3个方面初探了“律”在养生中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的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MTLIF)和开放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OTLI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北京医院骨科66例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间不稳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MTLIF(MTLIF组)、33例行OTLIF(OTLIF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发热
分析上海府县旧志涉疫资料,发现前人对疫情的观察主要体现在风俗和谚语中,对疫情的认识既有客观总结疫情发生、传播特点者,也有臆想和迷信成分,需要辩证看待.旧志所载应对疫
文章结合明代瘟疫流行的历史背景,从《温疫论》原文出发,根据达原饮的立法和运用思路及温疫学派相关论述,认为达原饮为邪在膜原而设,治疗“以逐秽为第一要义”.湿热秽浊盘踞
发酵作为常用的中药炮制技术之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改变原有药性、药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微生物技术的融合又发展出现代发酵技术,因微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中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种消化内科的疾病形式,主要就是指胃食管腔内因为暴露在胃液而导致出现的严重胃食管黏膜伤害病症形式,是反流症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导致
期刊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应用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于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阶段接收治疗的7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参考目标,按照电脑随机方法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分析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于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对本院100例预防接种儿童作为课题对象,均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五行音乐调式属性特点各具风格,主治及代表曲目各不相同.然五音调式的应用尚无统一标准,五音补泻是五行音乐发挥疗效的关键,如何应用五音进行补泻对五行音乐临床运用具有重要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变易思维源于《周易》,即反映宇宙万事万物发生、发展、运动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是构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变易是《黄帝内经》变易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