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控制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控制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与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等造价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价值性,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build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rom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stage, design stage, bidding and contract awarding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completion of the settlement and cost control stage process was studied and discussed, with strong targeted and value sex,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s; Cost manage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主动、预先控制工程造价,并将控制的重点放在事前及事中,使最终结算简单易行,防止出现过分依赖事后结算的做法。造价控制过程是多层次的,重点应放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实践表明,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投资效果的好坏,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包括选择资金的筹措方式、处理各种影响因素对造价的作用、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和风险管理等。具体地说,就是在进行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是做好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可行性研究是综合论证一个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环境上是否对环保有利,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备等进行分析、论证、进行方案优选,从而提出工程项目抗风险能力、是否值得投资修建或怎样修建的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投资估算时应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估算指标进行编制,并合理地预测估算编制后至竣工期间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动态因素的变化。在投资估算编制中,应认真收集整理各种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的实际造价资料;对工程造价的数据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不能生搬硬套;提高造价人员和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合理估算工程预备费等。财务评价时应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据此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的方法。财务评价应采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并以动态为主。
   二、设计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阶段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优化设计,主动地进行造价控制,指导各阶段设计,为节约投资提供技术性依据。
   (一)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包括项目地点的选取、可行性研究分析、建设规模的设计、建设水平和技术装备的评估和投资估算等。此阶段是工程项目的重要阶段,对工程项目能否实施完成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根据有关资料,一般设计费用只占建设全部费用的3%左右,但却影响着工程项目造价的70%以上。合理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既能缩短建筑工期,节约资金,也能减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工作效益。
   (二)优化设计的控制方法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点为优化设计,基本原则为预先、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改变被动反映工程设计的作法。
   具体控制方法如下:1)技术经济指标控制:计算出主要分项工程及主要材料用量,与类似工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馈设计。2)设计优化控制:选派注册建筑师、结构师及配套专业工程师对设计方案或设计文件进行评审。3)材料、設备价格控制:协助业主充分掌握材料、设备信息,为优化设计提供约束条件。4)分阶段设计优化控制:在初步设计阶段充分论证及评审其技术经济合理性,进行造价规划,使工程造价趋于合理,降低设计成本。
   三、招标与发包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阶段造价控制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预先控制的方法,确定对发包方有利的地位和条件,将可谈判的空间压缩至最小。
   (一)细化合同条款的必要性
   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细化合同条款是预先控制工程造价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投标人必须无条件接受和响应,发包人应将未来签订合同所做的工作前移,详细准确地填写和补充协议条款,尽量将在未来签合同时确定的事项减至最少。
   (二)合同条款的确定
   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合同确定、调整及工程变更的条款制定上。首先,造价咨询机构协助业主确定“甲供材”及“甲控材”价格;明确是否计取保管费;甲方指定分包商是否计取总包管理费及施工配合费;明确市场估价项目计取费用情况及规费、税金计取分担方式;界定工程内容、范围及范围以外工程及费用的定价方式。其次,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及参考价,如果设定标底的项目,则应准确编制施工图预算并由发包人根据预算确定标底,应采取措施做好保密工作。第三,采取固定总价合同的,明确固定总价的范围、内容是设计文件及经答疑后的补充文件所包括的全部内容,而不是清单所包括的内容。如果设计文件(含补充通知)明确的工程内容而清单、预算中没有的,视为已包括在清单、预算的相关项目中,不得以漏项、缺项、少算名义追加;如果设计文件(含补充通知)明示的工程内容,其数量与清单数量不符,经答疑后各投标人没有提出异议的,或提出异议后招标人没有采纳的,清单数量不得调整,但报价应综合考虑完成施工图纸中所示全部内容计算出的工程量。第四,采取固定单价合同的,应对报价进行综合分析,对过高或过低的综合单价重点分析,发现采用不平衡报价法的,一律按废标处理;应制定清单外项目的计价方法,例如采用定额基价、取费、按价差的方法处理或按市场综合估价的方法处理。第五,对于工程变更的计价,应按清单报价、定额计价、市场估价的顺序执行,注意正负两方的变更,防止只计正、不计负;对固定总价模式,工程变更所对照的基准数据,是图纸所示全部内容,应对照图纸找差异,而不是对照工程量清单及报价找差异。第六,有甲供材的最终供应的数量应以图纸所示全部内容计算的工程量为准,并加定额损耗,超过合理限额领料的,视为拨付工程款,价格按业主指定价格计算。第七,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当实际工程量超过图纸所示内容计算出的工程量±10%时,发包方有权对综合单价按成本加微利的原则进行调整。第八,采用预算加签证形式的,材料设备价格应实行批价制度。
   四、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阶段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是检查合同计划执行情况并对偏差进行动态的控制。通过现场跟踪控制给审核最终工程造价提供可靠的依据,实质上是将最终的审核向前移。
   1)施工图纸部分:检查合同约定工程内容的执行情况,做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参加审核施工方案并对影响造价的施工措施提出造价控制意见,核实材料、设备价格,实行价格预控制度。2)工程变更及签证部分:审核设计变更及签证费是否符合现行有关规定、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是否与合同的工程内容重复计取;审查费用计算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确保设计变更及签证的严密性。3)工程进度款的拨付。收到监理单位审核签字的工程进度计量支付表及付款申请单后,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与施工方上报的工程量进行核对,按照合同条款提出工程形象进度意见,以作为拨付工程进度款的参考。4)合理控制分包合同价。有些技术性较强或相对独立的特殊专业可能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企业施工,应注意施工接口部分的工程量划分;加强专业分包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尽量采用固定总价闭口合同形式,避免采取预算加签证等开口合同形式,规避工程造价上升的风险。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阶段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最终阶段,在以前各阶段控制成果上,以施工合同为基础,结合设计变更、经济签证等确定工程造价。
   1)现场踏勘。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三方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到现场核实结算资料及竣工图的真实性,并核对工程量。2)审核工程量。根据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经济签证核对工程量,避免重复计量及虚假计量。3)审核设计变更。首先,审查设计变更资料手续是否齐全;其次,核对施工现场和相关资料;第三,审核施工方是否利用工程变更的机会修改合同内错算漏算部分;第四,审查设计变更中减少工程量或取消工程项目是否扣除;第五,审核有无高估冒算工程量。4)审核经济签证。主要包括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合同外的用工、用料、措施或设计变更不及时和非施工方原因引起的返工、窝工费等。
   结语
   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标发包阶段属事先控制,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点;施工阶段属事中控制,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核心;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最终成果;而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管理的主动、预先控制工程造价理念则是实现全过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编委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编委会.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针对沿海地区海水的浮力、流动性、腐蚀性等特点,阐述了泥浆护壁冲击成孔灌注桩在海水环境中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以便大家在施工中参考。  关键词:海水环境泥浆护壁冲击成孔灌注桩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ork experience, in view of the coastal areas of t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施工企业经营过程中,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不容忽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管理,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本文主要论述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关键词】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 abstract 】 with t
期刊
摘要:水利园林建筑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若把水利园林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布置,不仅能丰富和衬托景观, 更能在造景和改善服务条件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园林建筑;布局管理   Abstract: water garden architecture has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if th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
期刊
摘要:月季又名月月红,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花木。介绍了月季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繁殖方法、土壤处理、肥水管理、修剪、促进开花、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种植管理的经验以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月季;繁殖方法;肥水管理;修剪;安全越冬  Abstract: Chinese rose and month of red, green, and beautify the city the im
期刊
摘要:深基坑工程技术在很多工程上应用广泛,本文以临沂某工程为实例加以说明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基坑开挖及支护的具体过程,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深基坑 工程支护 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many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this paper
期刊
摘要:强夯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在吹填砂地基的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于相关的案例介绍,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强夯法处理吹填砂地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强夯法 吹填砂 地基 加固  Abstract: the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a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met
期刊
摘要: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多个要素,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过程,因此,我国现代科技型企业如何实施技术创新也就成为关键问题。  关键词:技术创新;策略;体系;实施;风险  Abstra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is a multiple subject, multiple factors, but it is also a full of
期刊
[Content summary]To constructs the new world history system, should function as the system to understand to intension and epitaxy of the world history, and also define the standard of establishing the
期刊
摘要:通过京杭运河洛社段景观带设计,充分展现地域文化,恢复人文古韵,还原运河情怀,以充分的文化内涵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求亲切、安闲、古朴、自然,使洛社因为洛社新景而被净化,添加人文雅趣,满足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  关键词:生态 休闲 人文 古韵  Abstract: through the hangzhou luck HeLuo club landscape zone for design, ful
期刊
摘要: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人工凹地形和自然凹地形植物种植的观察,从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方面给出初步评价,为改造工作提供依据。通过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收集样地相关参数指标,以及北京历年降雨情况,得出理论坡度、坡长相关函数曲线,并与实际测量坡度、坡长散点进行比对,对地形的改造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微地形雨水收集 土壤流失 植物配置  Abst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