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81124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业盛行时期,衰落于大工业兴起时代,回归于后工业时代对制造业的再重视。新时代呼唤新的工匠精神,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需要传承和培养工匠精神,培养对专业的认同感。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实训和校企合作等途径来培养和提升其工匠精神。
其他文献
"微时代"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同时也给青少年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诸多挑战,易导致青少年出现生命价值观淡漠化、人生价值观功利化、审美价值观庸俗化、文化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不仅成为我国创新驱动上的"精神之钙",引领"中国精造"的时代风尚,同时也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融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诉求,而且对推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意义重大。以资源配置为切入点,通过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三大指标对中部六省义务教
新建本科院校正确认识和处理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提和事业起步的关键。质量是大学发展永恒的主题;规模是新建本科院校
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低,采用碱激发剂熟石灰和硫酸盐激发剂硫酸钠相复合的化学激发方法,配制粉煤灰活性复合激发剂,使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快,能满足对早期的设计强度要求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凑叔华以其叙写转型期中国妇女生存处境和心路历程的个性特色立于女作家之林。成名作《酒后》一发表,模仿者甚众,以至形成了名噪一时的“酒后派”;
为了解我国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现状、前沿热点与演化路径,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2—2019年有关我国教师生存状态的411篇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文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