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他读什么书?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热映并不让人意外,意外的是电影带火了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正是它诱发了男女主角吴秀波与汤唯的书信传情。
  两个行走在大洋东西都市里的孤独灵魂,因为各自往查令十字街84号寄了一封信,开始有了交集,两段失败的人生,因为一封封被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老板“转交”的信越走越近……
  电影大卖,这个书名也成为网络热搜名词。其实,这部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中文译本的小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长销书”境遇,如今销量猛增了好几倍。记者了解到,这本被称做“爱书人的圣经”的书,2005年5月首次被译林出版社引进到国内,在电影上映之前只出过一版。电影上映之后,无论是之前的普通版,还是配合电影上映的珍藏纪念版,在购书网站上都迅速被抢购一空,印刷厂不得不加班赶印。有趣的是,早在电影上映前,记者采访导演薛晓路时,她就曾预言:“这次他们应该会再版”。
  在国外,图书因影视剧而火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有巧思的导演经常会在作品中刻意植入代表自己立场或是对故事结局或主旨有暗示意义的书,而这些书也往往会随着影视剧的热播而成为畅销书。
  可是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之前,内地影视剧中却鲜有提到读物的情节,尤其是爱情片,主人公(其实是编剧导演)一门心思只顾着谈情说爱、哭天怨地,哪有闲心读书呢?
  从这一点上看,薛晓路不愧“第一编剧”之称号——用一本名著为电影铺下了深沉的底色。



  2005年《查令十字街84号》出中文版当年编辑张远帆如是说:
  “爱情的另外一种译法”抑或“君子之交”
  Q:当时为何决定引进出版《查令十字街84号》?
  A:一个编辑做一个选题要考虑它实际的价值和它与市场的结合度,这本书在它所在的英文世界就很畅销,也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等各种版本,它在图书史上的地位足以让我们引进它。我们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一直主要出版外国文学,出这本书有点像我们义不容辞的一个责任吧。比较有意思的,在《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里面作者还提到了很多书,这些被提到的书我们也是出过的。
  Q:第一版出了多少册?销量如何?
  A:第一版出了一万册,印了之后也有一直在不断加印,销量不错。到第一版的最后一次,我们一共印了24次,共有超过十万册。
  Q:据说本书译者陈建铭是一名台湾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和原著的书店老板Frank身份有点儿不谋而合?新书修订,陈老师还特意从台湾寄了书信来?
  A:当时在台湾他已经翻了这本书了。后来我们确实也曾考虑过换一个译者。但我看了他译本之后,认为他确实是翻译《查令十字街84号》一位特别好的人选。
  陈老师也是一个奇人,一直深居简出。虽然可能也会通过E-mail和你联系,但他还是会更喜欢用文字、书信的方式与你交流。陈老师平日也会寄一些书给我们,都是觉得我们看不到的台湾版好书,当然,我们看到内地一些好的书也会寄给他。这次,他通过邮寄的方式把修改稿给我们。
  Q:看《北京遇上西雅图2》了吗?有人说薛晓路导演用两小时给你们打了一个大广告。
  A:我看了,我觉得这部电影拥有一个比较扎实的剧本,剧本需要给两个人找一个隔空对话的桥梁。薛晓路导演选择了书信,选择了一个影视的经典,也是一本书籍中的经典。薛晓路导演之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图1》我也看了,有致敬电影《西雅图夜未眠》的意味,也算是导演个人拍摄习惯和套路的延续吧。导演把这本书作为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具,因为她的传播,更多的读者了解到了《查令十字街84号》,作为该书的中文出版方我们很开心,也表示万分的感谢。
  Q:电影上映之后,这本书销售有多火?
  A:最近确实挺好卖的,很多读者想读这本书。我们之前出的是平装版。其实我们一直想出一个纪念版,因为今年正好是《查令十字街84号》的作者海莲·汉芙诞辰一百周年,我们一直在酝酿中。正好赶上电影上映,我们就在4月底出了这本书的精装纪念版——因为海莲·汉芙是在4月去世的,电影里也有进行这方面的致敬。
  Q:这次印了多少册?
  A:现在应该超过十万册了,卖得挺好的,网上一直在预订。一开始,很多网站和书店没有想到这本书这次会卖这么好,因为这本书卖了很多年了,是一本长销书,这些书店每年都能估算出大概能卖多少册——总的来说一年顶多卖个一万册、两万册。今年因为电影的口碑效应,一下子卖得很多,有点供不应求的感觉,大家都没想到。
  Q:《查令十字街84号》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
  A:我个人特别喜欢这本书,所以才出版它。我觉得每个人都对书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觉得它是爱情,有人觉得这就是纯粹的本初的“君子之交”。我们有一个好朋友叫张立宪,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爱情的另外一种译法》,当时他觉得这本书里面是有爱情的;但过了十年之后,他再看这本书就觉得是“君子之交”了。
  我觉得一本书可以被称作是“圣经”,那还是因为它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境遇中会有不同的感受吧。我觉得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一个尽量好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让大家同时有一个充分的解读空间,比如薛晓路导演通过它想到了一部电影。有人可能觉得不好,有人可能觉得特好,我觉得都是有意义的,毕竟这种表达让人在这本书中能够继续汲取营养吧。
  延伸阅读:《查令十字街84号》一本书中有书的书
  1949年9月的一个夜晚,穷困潦倒的33岁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海莲嗜书如命,却买不起纽约书店里的新版书,于是她写信给这个大洋彼岸的马克恩与科恩书店,希望购买绝版旧书。去信地址是:查令十字街84号。很快,她收到署名“FPD”的回信:称找到了她想要的书,还细心地随信附上英版和美版发票,还有找零。他就是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她爱书,而他是个严肃但很专业的书商,细心且耐心地为她寻找各种版本的旧书,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们用书和信,成为了彼此最默契的“精神伴侣”。   查令十字街84号是汉芙魂牵梦萦的地方,屡次想去都未能成行,直到1969年,一封信带来了弗兰克病逝的消息。1970年,汉芙将20年来的书信都交给出版商出版,书名就定为《查令十字街84号》。失去了弗兰克的海莲·汉芙,一生仍清贫且孤独。1997年4月汉芙在家中去世,享年81岁,终身未嫁。
  《查令十字街84号》刚在美国出版时销量平平,只在小圈子里流行,但在英国出版后引发轰动,渐渐地开始被翻译成全世界多种语言出版。
  1975年,《查令十字街84号》第一次被拍成电影。六年以后,它被英国戏剧界改编成了舞台剧。再过了六年,它又再一次被美国人改编成了电影,由安东尼·霍普金斯等老戏骨出演,风靡一时。如今,《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因为书中大部分书信的确都是围绕图书的,其中不乏经典。在电影“不二情书”中,“渣男”祖峰饰演的失意诗人对汤唯说他读过《查令十字街84号》里提到的每一本书。在此特地为大家挑选了这本“爱书人的圣经”中提到的8本书。
  《哈兹里特散文选》
  威廉·哈兹里特/著 沙铭瑶/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年
  这本书是《查令十字街84号》里海莲·汉芙第一次向弗兰克写信索书的书单中的一本。作者英国人哈兹里特是一个纯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直言不讳,富于论辩性为特色,剖析事理常见锋芒。
  《钓客清话》
  艾萨克·沃尔顿/著 缪哲/译,新星出版社 2014年
  此书是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艾萨克·沃尔顿所作,他将垂钓经验和人生体察相结合,被誉为垂钓者的“圣经”。至二十世纪中叶,此书至少再版了350次。《查令十字街84号》中海莲还向弗兰克索要了这个作家的另外一部作品《五人传》。
  《普通读者》
  弗吉尼亚·伍尔芙/著 多版本
  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随笔精选。在《查令十字街84号》里,弗兰克给海莲的信中写道:“当您收到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普通读者》上、下两卷时,一定会十分惊喜——它们已在寄往您的路上。
  《项狄传》
  劳伦斯·斯特恩/著 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
  《项狄传》全名为《绅士特里斯舛·项狄的生平与见解》,书中绝大部分是特里斯舛讲述别人,叙述的顺序完全打破了顺着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的传统程式。米兰·昆德拉认为它成为了西方小说朝意识流方向发展的源泉宝库。
  《美国游记》
  托克维尔/著 倪玉珍/译,上海三联书店 2010年
  《美国游记》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美国游历、考察的13种笔记的整理汇编,这些笔记反映了作者对美国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民风民俗等的深刻看法。在《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中,《美国游记》被译为《美洲见闻录》。
  《伊丽莎白时期情诗选》
  暂无中译本
  海莲来信给书店老板弗兰克说:“春意渐浓,我想读点儿情诗。别给我寄济慈或雪莱!我要那款款深情而不是口沫横飞的。”弗兰克就选择了这本《伊丽莎白时期情诗选》,并且在海莲生日当天寄到了。
  《杨柳风》
  肯尼斯·格雷厄姆/著 杨静远/译,三联书店 2015年
  《杨柳风》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也曾译作《柳林风声》,据称影片《疯狂动物城》的灵感即来自此书。电影里的海莲很喜欢这本书里的插图。
  时空背景:当影视遇上书——明明可以靠颜值他们却读书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汤唯和吴秀波书不离手,其实很多热播影视剧中的主人公也是手不释卷的,这些书成为了主人公性格甚至命运的一部分。《现代启示录》里马龙·白兰度的案头书是弗雷泽的人类学奠基之作《金枝》;英剧《皮囊》里,男主角托尼坐在马桶上读萨特的《恶心》……最新例证是电视剧《欢乐颂》,因为高智商女神安迪的一句话一本经济学名著卖断了货。
  《欢乐颂》:《集体行动的逻辑》
  今年大热电视剧《欢乐颂》里,刘涛的一句:“最爱的作者是曼瑟(尔)·奥尔森。”让经济学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卖断了货。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果想对利益集团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那么这本书无论如何是必须一读的书。
  《来自星星的你》:《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2013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一口气带火了6本书。都教授最爱的是《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一经教授推荐, 多年的库存书竟然销售一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局外人》
  201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李安开场就让派读了4本书:印度神话《黑天》、儒勒·凡尔纳《神秘岛》、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和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其实在他早年之作《饮食男女》中,钟国伦在麦当劳外面等待打工女友,靠在摩托车上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
  《和莎莫的500天》:《幸福的建筑》
  2009年,“文艺女青年的情人”囧瑟夫主演了这部小清新爱情片。电影中,囧瑟夫参加女主角的家庭聚会时,送给她的礼物是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
  《缘分天注定》:《霍乱时期的爱情》
  2001年的《缘分天注定》中,女主角把自己的地址写在二手书的扉页中,男主角十年中每逢旧书店必进,只为寻找这本书的踪迹。而这本贯穿整个剧情的旧书,正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喜剧之王》:《演员的自我修养》
  周星驰作品在大笑中不乏深刻含意。证据在此:1999年的《喜剧之王》中,龙套演员尹天仇穷困潦倒,惟一宝贝的财产是本《演员的自我修养》。据说这部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作品在香港书店里常年无人问津,电影上映之后却被抢购到脱销。
  《情书》:《追忆似水年华》
  1995年,岩井俊二导演的《情书》中,柏原崇那张靠窗捧书而立的照片,不知令多少少女神魂颠倒,柏原崇手中拿的正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而两个藤井树之间的隐秘爱情,也藏在这书中。
  《肖申克的救赎》:《圣经》
  1994年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刚进监狱时,监狱长手中拿的是《圣经》,查房拿的是《圣经》,安迪放进保险柜的书是《圣经》,最后,监狱长发现的还是《圣经》。
其他文献
岁末年初,一部《太子妃升职记》火到炸裂。这部没有一个大明星参演,也几乎没有特意宣传的网剧,却因“穷”、“污”、“雷”、“有毒”被街头巷议。收官之时,它已取得了26亿的传奇播放量,为乐视吸引新增会员220万人,带来了4100万收入,成为史上“第一网剧”。“太子妃”的火爆,也让人们对甘薇这位“神剧”背后大boss产生了好奇。在万众瞩目中,甘薇是怎样一步步从“著名花旦”、“京城四美”、“乐视老板娘”,升
期刊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筹备了包括文化论坛、电影节、雕塑展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但中国和法国文化交流的热潮仍在继续。2009年尤伦斯和路易威登基金会成为合作伙伴后也推出了各种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今年双方联合策划了“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展览,这是十余年来法国举办的最大的关于中国艺术的展览。  参展艺术家均与UCCA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大部
期刊
?做为80后,刘玉洁的经历是丰富的。从2004年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在短短的7年时间中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2008年的作品《白光》更是深受好评,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生活中刘玉洁是一位随和温柔的纤纤淑女,而在绘画创作中她则极度理性、执着、认真;二维到多维、平面到立体、具象到抽象、正空间到负空间;对于形体与结构感受力的天赋异禀让她作品中原本单调空间下的并置更为精确与纯粹;她观念的表达并不会式微于理性
期刊
刀锋最尖锐,是用来解局的,在无路中找路。他是在最前面,一刀下去见两面,不是在缝隙里游走,而是要劈开一条缝隙。  2016年5月15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实验先锋吴兴国与他的“当代传奇剧场”正在上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缪尔·贝克特的名剧《等待戈多》。这是一部反戏剧的戏剧,最挑战导演能力的戏剧。  吴兴国11岁进入戏校,一生再没有出过戏,以武生立足,再磕头转老生,靠的是京剧吃饭,却眼睁睁看到这个剧种的落
期刊
Jean Paul Gaultier2016春夏高定系列又上演了一场以“宫殿”为主题的怀旧香艳时代剧——混合的便装,八十年代剪裁,闪烁的金属光泽和大胆的色彩渲染出了令人陶醉的派对氛围,设计并延续了之前大火的睡袍、睡衣风格,展现了慵懒的风情。整场秀以一系列睡衣元素开场,条纹连体裤、丝绸长袍、束腰胸衣令人垂涎。之后画风突转,模特们化身“翩翩公子”身着褐红色细条纹套装亮相,展现了男性化的极致诱惑力。腰上
期刊
1. 国贸 2015:通常我们看一个城市的视觉是平行的,透过镜头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世界,通过反光不仅捕捉了“高楼大厦”还“捕捉”了闯进我镜头中的老外2. 后海 2015:画面左边的外国情侣和右边的中国情侣,虽然身处同一时空同一座桥,心里想的,聊的却一定不同。身高的对比,肤色的对比,着装的对比……这些让我觉得真有趣3. 故宫 2015:到了北京在紫禁城总得留个影,但这俩美女一直在做搞怪的表情,
期刊
陆琪在自媒体领域的发展几乎覆盖了所有,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头条号、各种新闻端、脱口秀等等。作为自媒体领域的大V,在谈及自媒体的发展前景时,却称“自媒体必死!自内容永生”。对此,他给出的依据是:“所谓自媒体, 太依赖于平台,所有的自媒体红人都依附于app的点击率,平台的生或死决定了用户的命运。自媒体之所以存在一定程度是因为主流媒体的不接纳。”所以,现在陆琪考虑的是将自媒体的理念转化为可以被主流媒
期刊
中国首部军事题材的网络大电影《天幕行动》一直吸引着大众的眼球。近日,北青周刊记者前往剧组探班。《天幕行动》拍摄条件非常艰苦,每天风吹日晒,主演之一的苗韵桐还给记者展示了他裸露的小臂和戴着手套的手背的肤色差。虽然辛苦,但演员们却乐在其中,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军事迷,“看到真枪,就仿佛宅男看到女神了,我们都爱不释手的。”剧中的三位男主演苗韵桐、叶超和李骁航都是身高超过180cm的帅哥,古铜色的皮肤配上健硕
期刊
明媚耀人的金色笑脸挂饰,象征着正能量的happy everyday情结。清新淡然的外表下暗藏着的率真摇滚心,幻化成霹雳闪电元素独特醒目,恰好捕捉了高圆圆的优雅俏皮却不流俗的个性。而在此款专属合作中,当然不能少了她的“丘比特之箭”爱情信物——可爱的兔子。限量100只的幸福甜蜜,不仅眼疾,还要手快!  Tips!  Drew手袋时尚成长记 “小猪”的璀璨限量人生  自从Drew手袋在2014年秋冬风靡
期刊
见小妖精王子文的那天早晨,狂风大作!  没想到午后,太阳出来啦!所以,当走进怡亨酒店1809号套房的时候,整个人好像被投进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公共泳池。因为套房里的那个没有边界的泳池简直就是一块蓝宝石,能量大大。  一通手忙脚乱中,物质狂瞥到上身穿着MOSCHINO购物袋上装、梳着半丸子头的王子文,半倚在泳池的边,大喊:“还美呢!天呀,都穿帮啦!”  这种场面,如果是一般女明星的拍摄现场,想必所有人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