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不少学生在师道尊严与学业的双重压力下,或不敢多说,或不愿多说,或习惯沉默。然而,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我们会发现:善于表达与合作交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交能力,是融入并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那么,学校能否提供这样的机会和舞台,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能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引导?笔者在英国课堂上的教学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主角;引导;平等与信任;包容与鼓励;融洽氛围
中图分类号:G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70-02
笔者有幸暑假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andrews)与邓迪高级中学(High School of Dundee)交流学习。在此期间,我深入课堂,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参加全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机会了解与体会到英国课常教学第一线的一些情况:采用小班制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畅所欲言的热烈的课堂氛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国内,笔者是一线的教学人员,因此能深深地体会到两国课堂教学理念的差异,故将我所见、所闻、所思,与大家分享。
一、让学生有充分表演与展示的机会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但不应始终都是主要的表演者,应当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以训练学生采编新闻稿件能力的一堂课为例:Ally老师首先让学生听一段英国BBC台近日的新闻报道,请学生在听完后,说一说刚才的新闻报道涉及到几个新闻事件。再听一次后,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每个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老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在黑板上列了几个有趣甚至是搞笑的新闻话题,先推举一位同学担任新闻主播,将另外的学生分成三组,请每个组选一个话题编一段新闻稿。我们有的同学担任记者,有的担任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有的担任事件的分析专家。每个组的成员共同商讨新闻的具体内容。先是进行模拟播报,然后由老师负责录影的正式播报。最后由学生当中的电脑高手负责简单的后期制作、处理。我们知道,“BBC新闻”是英国著名的电视节目,我们的新闻主播名字的字母组合刚好是CBC,所以我们就把自己制作的新闻称为“CBC新闻”。当新闻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津津有味地欣赏自己的“CBC新闻”时,那是一种怎样的自豪与享受!
二、老师要善于引导
老师应当是课堂的引导者,不要始终对所有的环节大包大揽,应引导学生亲自去完成任务。记得第二天是周六,我们要去爱丁堡(Edinburgh)一日游,我们知道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城市比较大。要求学生不能迷路,会熟练地问路并按时找到指定的集合点。于是在星期五的时候,Eddie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堂如何问路的英文课。这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Eddie老师首先把他认为在各种情景下可能用得上的问路方法说了一遍,特别有点难度的问法还写在黑板上。剩下来的大部分时段,在Eddie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唱主角的几乎都是我们学生:老师首先要求每位学生认真思考,详细而真实地表达去你家最近的公园如何走,要让从来没去过的人,听完你的描述,真的从你家出发,可以找到这个公园。我们学生在描述的时候,Eddie老师就根据你的表达,“实地”从你“家”去“公园”了,当他听不懂或“迷路”时,就停下来用非常搞笑的动作困惑地看着该生,这位同学就要考虑调整或纠正他的表达方法了。接下来是非常有效的巩固训练: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小小的某城市地图。让每两位同学背对背一组,先由一位指定出发点,但不能告诉对方终点在哪里(Eddie老师随时会出现在你这个小组倾听哟!),然后描述每一步如何走,最后到达什么地点。如果对方顺利地找到了,说明表达者与听者都过了这一关,否则至少有一方出现了问题。然后双方调换角色,换个出发点与终点进行训练。完成后与另一组对换一名成员继续训练,如此不断对换,直到你与班上的所有同学都顺利配合完成任务。经过这一轮强化训练,即使英语水平不好的笔者,在第二天逛爱丁堡市时,也敢熟练地开口问路并能基本听懂对方的回答了。
三、平等与信任
平等与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任课的Eddie老师身高两米零二,每当我们学生与他交流的时候,他总是尽可能地半蹲着,以便与我们保持相似的高度倾听、平等地交流,绝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因此,同学们在他的课堂上,总是能愉快地畅所欲言。在我们班,有一个英文名叫Yefei的女孩,每次发言的时候她说得较少。但Ally老师相信她有这个能力,非常信任地委派她担任前往邓迪高级中学交流的首席翻译,结果她的表现真的很棒,整个过程英文翻译得非常流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四、鼓励
鼓励永远是一剂有效的不违规的兴奋剂。在英国学习交流的那段时间,我和我的“学生同学”总是快乐的,因为老师总是在表扬和鼓励我们。记得我在参与彩排新闻节目时,我讲完后,老师带头热烈地鼓掌,我当时好高兴。然而,当事后Ally老师悄悄问我的“学生同学”时,我才知道,老师其实没有完全听懂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但我仍非常感激Ally老师给我的鼓励。我们就是在这种鼓励声中,愉快地学习、交流并敢于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下面发生的这件事情,或许你觉得很普通,但它却是老师一个惊人的鼓励动作:那天我们是在做一个要用到掷色子的游戏,老师说根据积分,第一名的将有奖励。游戏规则中有一条是必须掷到“六点”才能走下一步,其中有的同学一直运气不好,往往人家走了好远,他还没启动(没有掷到“六点”),当然分数肯定低。但是在最后颁奖时,Ally老师居然准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精美的奖品。另一个是谁的呢?老师说:能掷到最少分数的,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你每次都要成功地回避掷“六点”。好多同学因为分数太少本来已经放弃计算总分了,听到Ally老师的鼓励,都争当“成功地回避掷′‘六点’”的成功者。其中一位同学就是在这种快乐惊喜氛围中,兴高采烈上台领奖的。在我们短暂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处处充满了友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在大家心目中,毕业(结业)典礼肯定是很隆重而又严肃的,但Ally老师却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海边的沙滩上给大家颁发结业证书。领取证书的同学们,个个喜气洋洋,那开心样子俨然拿到博士学位似的。
我想,人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不仅是知识的成长,更是综合素质的成长。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毕竟人不是机器,学生也不是学校这个工厂需要生产的产品,人充满了情感,是多样化的;人们需要交流,甚至有时候需要善于表达。因此,我们要营造一个让学生大胆表达与合作交流的融洽氛围。一个充满温馨的人文环境,会焕发人心灵的美感,使人与人和谐共处,而善于表达与合作交流,也会使人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
关键词:主角;引导;平等与信任;包容与鼓励;融洽氛围
中图分类号:G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70-02
笔者有幸暑假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andrews)与邓迪高级中学(High School of Dundee)交流学习。在此期间,我深入课堂,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参加全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机会了解与体会到英国课常教学第一线的一些情况:采用小班制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畅所欲言的热烈的课堂氛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国内,笔者是一线的教学人员,因此能深深地体会到两国课堂教学理念的差异,故将我所见、所闻、所思,与大家分享。
一、让学生有充分表演与展示的机会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但不应始终都是主要的表演者,应当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以训练学生采编新闻稿件能力的一堂课为例:Ally老师首先让学生听一段英国BBC台近日的新闻报道,请学生在听完后,说一说刚才的新闻报道涉及到几个新闻事件。再听一次后,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每个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老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在黑板上列了几个有趣甚至是搞笑的新闻话题,先推举一位同学担任新闻主播,将另外的学生分成三组,请每个组选一个话题编一段新闻稿。我们有的同学担任记者,有的担任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有的担任事件的分析专家。每个组的成员共同商讨新闻的具体内容。先是进行模拟播报,然后由老师负责录影的正式播报。最后由学生当中的电脑高手负责简单的后期制作、处理。我们知道,“BBC新闻”是英国著名的电视节目,我们的新闻主播名字的字母组合刚好是CBC,所以我们就把自己制作的新闻称为“CBC新闻”。当新闻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津津有味地欣赏自己的“CBC新闻”时,那是一种怎样的自豪与享受!
二、老师要善于引导
老师应当是课堂的引导者,不要始终对所有的环节大包大揽,应引导学生亲自去完成任务。记得第二天是周六,我们要去爱丁堡(Edinburgh)一日游,我们知道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城市比较大。要求学生不能迷路,会熟练地问路并按时找到指定的集合点。于是在星期五的时候,Eddie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堂如何问路的英文课。这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Eddie老师首先把他认为在各种情景下可能用得上的问路方法说了一遍,特别有点难度的问法还写在黑板上。剩下来的大部分时段,在Eddie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唱主角的几乎都是我们学生:老师首先要求每位学生认真思考,详细而真实地表达去你家最近的公园如何走,要让从来没去过的人,听完你的描述,真的从你家出发,可以找到这个公园。我们学生在描述的时候,Eddie老师就根据你的表达,“实地”从你“家”去“公园”了,当他听不懂或“迷路”时,就停下来用非常搞笑的动作困惑地看着该生,这位同学就要考虑调整或纠正他的表达方法了。接下来是非常有效的巩固训练: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小小的某城市地图。让每两位同学背对背一组,先由一位指定出发点,但不能告诉对方终点在哪里(Eddie老师随时会出现在你这个小组倾听哟!),然后描述每一步如何走,最后到达什么地点。如果对方顺利地找到了,说明表达者与听者都过了这一关,否则至少有一方出现了问题。然后双方调换角色,换个出发点与终点进行训练。完成后与另一组对换一名成员继续训练,如此不断对换,直到你与班上的所有同学都顺利配合完成任务。经过这一轮强化训练,即使英语水平不好的笔者,在第二天逛爱丁堡市时,也敢熟练地开口问路并能基本听懂对方的回答了。
三、平等与信任
平等与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任课的Eddie老师身高两米零二,每当我们学生与他交流的时候,他总是尽可能地半蹲着,以便与我们保持相似的高度倾听、平等地交流,绝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因此,同学们在他的课堂上,总是能愉快地畅所欲言。在我们班,有一个英文名叫Yefei的女孩,每次发言的时候她说得较少。但Ally老师相信她有这个能力,非常信任地委派她担任前往邓迪高级中学交流的首席翻译,结果她的表现真的很棒,整个过程英文翻译得非常流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四、鼓励
鼓励永远是一剂有效的不违规的兴奋剂。在英国学习交流的那段时间,我和我的“学生同学”总是快乐的,因为老师总是在表扬和鼓励我们。记得我在参与彩排新闻节目时,我讲完后,老师带头热烈地鼓掌,我当时好高兴。然而,当事后Ally老师悄悄问我的“学生同学”时,我才知道,老师其实没有完全听懂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但我仍非常感激Ally老师给我的鼓励。我们就是在这种鼓励声中,愉快地学习、交流并敢于大胆地开口说英语。下面发生的这件事情,或许你觉得很普通,但它却是老师一个惊人的鼓励动作:那天我们是在做一个要用到掷色子的游戏,老师说根据积分,第一名的将有奖励。游戏规则中有一条是必须掷到“六点”才能走下一步,其中有的同学一直运气不好,往往人家走了好远,他还没启动(没有掷到“六点”),当然分数肯定低。但是在最后颁奖时,Ally老师居然准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精美的奖品。另一个是谁的呢?老师说:能掷到最少分数的,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你每次都要成功地回避掷“六点”。好多同学因为分数太少本来已经放弃计算总分了,听到Ally老师的鼓励,都争当“成功地回避掷′‘六点’”的成功者。其中一位同学就是在这种快乐惊喜氛围中,兴高采烈上台领奖的。在我们短暂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处处充满了友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在大家心目中,毕业(结业)典礼肯定是很隆重而又严肃的,但Ally老师却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海边的沙滩上给大家颁发结业证书。领取证书的同学们,个个喜气洋洋,那开心样子俨然拿到博士学位似的。
我想,人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不仅是知识的成长,更是综合素质的成长。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毕竟人不是机器,学生也不是学校这个工厂需要生产的产品,人充满了情感,是多样化的;人们需要交流,甚至有时候需要善于表达。因此,我们要营造一个让学生大胆表达与合作交流的融洽氛围。一个充满温馨的人文环境,会焕发人心灵的美感,使人与人和谐共处,而善于表达与合作交流,也会使人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