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联合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联合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联合锁定重建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负重及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氧化应激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和3-硝基络氨酸修饰蛋白(3-NT)水平及术后不良事件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对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80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ERAS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ERAS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乳酸水平,术后第1天及第3天血清反应蛋白(CRP)、皮质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内并发症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ERAS组术后24 h血乳酸水平均低于
目的:探讨根管侧穿修补材(iRoot BP)与无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治疗年轻恒牙意外露髓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年轻恒牙意外露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iRoot BP组和MTA组,每组各52例。iRoot BP组患儿采用iRoot BP盖髓治疗;MTA选用MTA盖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盖髓操作时间、治疗结束3个月后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儿疼痛情况(VAS评分)、牙龈健康状况(GI及SBI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填体不牢固或缺损、牙冠变色、牙髓活力异常、无牙本质桥形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骨缺损再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07例种植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4).对照组接受Bio-
目的:探讨补肾壮腰汤联合电针加推拿治疗对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神经功能、腰部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DLSS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电针加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壮腰汤,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优良率、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评分(JOA)、影像学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出血性转化(HT)检测的敏感性及不同HT面积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接受静脉溶栓救治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SWI检查和颅脑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技术的HT检出情况及不同HT面积对患者神经缺损的影响。结果:SWI检查溶栓后发生HT的总检出率为42.22%(38/90),其中HI-1型比例最高(26.67%,24/90);头颅CT检查发生HT总检出为27.78%(25/90),其中HI-1型所占比例为(14.4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25)及亚低温治疗组(观察组,n=25)。治疗7 d后,评估治疗效果,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昏迷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盘厚度联合脐动脉血流对预测胎儿结局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胎儿结局将496例孕妇分为结局良好组(n=416)及结局不良组(n=80)。比较两组孕晚期各项指标,采取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胎儿结局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相关指标对预测胎儿结局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孕前空腹血糖(FPG)、孕前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2 h PBG)、孕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晚期结局良好组孕妇的FPG、2 h
目的:通过缺氧复氧(H/R)致肝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模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探索TTC36蛋白对缺氧复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动态表达,为临床上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监测指标。方法:选取人正常肝细胞LO2经过厌氧袋和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处理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检测LO2细胞在缺氧复氧过程中的细胞活力、肝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的差异,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利用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TTC36蛋白在缺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青光眼(AG)患儿房水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150例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手术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患儿根据术后随访期内是否发生青光眼分为青光眼组(AG组,n=56例)和非青光眼组(非AG组,n=94例),比较两组随访期间房水中IL-17、VEGF、TNF-a表达水平和眼压情况。结果:术中,AG组和非AG组房水IL-17、VEGF、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鼠肺缺血再灌损伤(L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2.5 mg/kg)组、中剂量(5 mg/kg)组和高剂量(10 mg/kg)组,每组各8只。实验前5 d,槲皮素各剂量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槲皮素,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微血管钳闭塞左肺门肺血管建立LIRI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测量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肺组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