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法制教育要有机的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数学课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数学课堂中有机的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法制意识。
  关键词:法制教育 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法治中国”的科学命题和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任务,这一概念和任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得到正式确认和部署,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得以具体化。“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学习不只是简单知识的记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收获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
  在《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學校要“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对有效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也能有效避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肩负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启蒙者。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充分认清数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不是一句口号,因为对学生来说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是最直接、最实用、最基本的途径。数学学科在当前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数学不仅是一项基础学科,也是一项实用学科,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技能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换句话说,鉴于数学学科处于的重要地位,将法制因素渗透到数学学科中,将提高学科中法制教育的含量,逐渐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起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二、深刻挖掘数学学科中的素材
  要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数学学科教学来讲,既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法制课,也不能忽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教材内容,注重教学的分寸感和恰当性。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鸡兔同笼》一课时,向学生们介绍了这道中国古算题鸡兔同笼的由来,充分介绍了《孙子算经》这本书在我国数学史上的历史意义。更多的了解我国伟大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我还为学生介绍了鸡兔同笼流传到了日本后被改编成了一道“鹤龟算”问题,在教授学生解决这道题的同时,教育学生要保护和传承我国的知识文化。另外,在教授五年级《找次品》一课时,我以找次品牛奶为例题,在解题过程中渗透了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育学生在适当时候可以理由法律保护自身的权益。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老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熟悉教材,在熟悉教材和认真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能找出法制知识的切入点,完成数学知识和法制知识有机结合,在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渗透法制知识才变为可能。
  三、丰富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法制内容
  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在学生实践时能把握时机,灵活而恰当的渗透法制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将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例如:在学习二年级《简单的统计》一课时,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我在带领学生统计前,让学生们先了解了最基本的交通法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强了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的意识和观念。再例如,我在一年级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让学生模拟小小超市,当学生模拟出收到假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的情景时,适时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以及《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爱惜人民币,保护人民币。
  四、利用数学题提升法制思维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书六年级上册“纳税”内容时,在解题过程中,我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融入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在解题中教育学生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犯罪行为,从而对学生进行税法的教育。在教学中我还设计过“乌鲁木齐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等题型,有机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法》的教育和渗透,在一道题目中让学生了解了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中空气污染情况、噪音情况等,然后要求学生制成统计表,既让学生掌握了制作统计表的方法,又使学生懂得了相关法律知识,并让学生们自觉自愿的想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为在这些惊人的数据中,学生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的渗透比刻意的去给学生讲道理要有效得多,把这些问题编成统计资料,这样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实时渗透了相关的法制教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驾驭教材的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注重法制渗透的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有机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实践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方法。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进度把握时机,熟悉数学课本,因材施教,要根据法制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特点帮助学生“情动而达理”,切忌生搬硬套,置數学课本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要对渗透的法制教育知识进行恰到好处的小结和强调,要教育的不露声色却让学生记忆犹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法制教育,只有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点滴渗透,才能找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才能把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们更加健康更加快乐的茁壮成长,成为文明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罗超群.西部素质教育.2015,1(5):86-87
  [2]陈高福.小品文选刊:下.2015(3):72-72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二小学 830000 )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可见,词汇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质量的好坏,单词掌握的多寡,往往直接影响学生各种语言能力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英语教学  作为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學生过词汇关,扫除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在词汇教学中,结合基本词汇过语音
在讲台上不知不觉已经站了10多年,我一直很自信自己对教材、对学生都能做到了然于胸,教学过程也是轻车熟路,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处理也都很有经验.但是,那次上课发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實施,有效性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迈进了一个教学新节点,成为人们在教育当下普遍追求的一种教学新常态。但是现今社会的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旧是有很多低效性的教学模式。有效性课堂教学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决策性课题研究工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各个初中学校在提高初中英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给出对应的战略
摘要:随着时代的更新和国内外的交流逐渐密切,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是一门语言,不同国家的人可以通过英语进行交流。我国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视英语这门学科,让学生从小学起。尽管农村中学也开设了英语课,但是依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硬件设备不行,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缺乏家庭教育等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乡村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想要改善这一现状,就要重视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
摘要:“情境”不是让学生为了故事而故事,为游戏而游戏,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情境创设应对学生学习有意义。情境是对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又要有富有挑战性的、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创设  一、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出口成章、引经据典,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关键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产生巨大变革,不仅课堂主体结构,教学目标与以前不同,教学方法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同时由于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授学生各科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情感教育应运而生。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重新定位自身,重新定位课堂,用情感教育方法
倡导教育家办学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当前这个教育家稀缺的时代,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培育教育家的道路.教育家的今天为如何成为教育家打开了一扇窗.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新课改的要求。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经历、体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平台。特别是实施新课改后,新课程增加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和实验,这些变化反映了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给学生创造一种融洽、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启发式教学;英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变革,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成了许多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