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后凝血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TLBF)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39例确诊为TLBF患者,分为两组:非手术治疗组47例,采用卧硬板床及石膏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组92例,采用椎体钢板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技术,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损伤分级.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年2个月,平均脊椎后突角:术前23.5°,术后8.5°;中柱后突程度:术前25%~85%(平均33%),术后0~53%(平均12%);椎体前缘高度: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以来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39例,用Link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获7~26个月随访.结果解剖复位31例,接近解剖复位8例;3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24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89.74%.结论Link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目的探讨与分析快速列车所致火车创伤中关节损伤的变化特点.方法集1997~2000年火车提速后10214例火车创伤中1 279例关节损伤病例,分析在特定条件下的致伤因素、损伤严重程度、损伤类型特点,经AIS-ISS评分证实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提速后关节损伤发生率由提速前33.54%上升到34.12%,死亡率由28.88%上升到30.33%,多关节离断伤由19.84%上升到34.13%,开放性关节损伤由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所致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1997年 1月~ 2001年 12月救治 837例道路交通伤所致骨折的病例.结果道路交通伤所致骨折 837例,死亡 8例;中青年男性占受伤患者的 58.7%;机动车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占 84.6%;骨折部位以下肢最为常见,占 41.5%;每年 1~ 2月和 7~ 10月有两个高峰时间分布;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车祸常累及中
目的评估椎弓根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8~2001年,我们对31例T11~L2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固定和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男24例,女7例,平均年龄38岁.有或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压缩骨折21例,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截瘫6例,爆裂性骨折伴完全截瘫4例.术前和术后均行X片和CT检查.术后通过平均2年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观察脊柱的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的情况.CT和X片
目的研究 V- 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方法对 9例平均 112d的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小腿三头肌 V- 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修补缺损为 3.2~ 6cm,平均 4.6cm.结果平均随访 2年 8个月,按 Arner- 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优 7例( 77.8%),良 2例( 22.2%),优良率为 100%.结论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小腿三头肌 V- Y肌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无内固定异体骨圈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峡部裂滑脱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深低温异体骨圈加自体骨嵌植峡部裂腰椎滑脱症 15例,不加任何内固定,腰围外固定 3个月以上,术后复查 X线片观察融合情况、测量椎间隙高度和滑脱椎位移距离差.结果平均随访 28个月,融合时间最短 8个月,最长 13个月;椎间隙高度减低 3mm 1例, 2mm 4例;滑椎前移 2mm和 3mm各 1例.按 Macna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