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治疗后或HR-HER2-晚期乳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ASCO更新版指南》解读

来源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29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发表了《内分泌治疗后或HR-HER2-晚期乳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ASCO更新版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指南专家组对2014年以来新发表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纳入了14篇可能改变临床实践并转化为修订指南推荐意见的关键临床研究、系统综述和指南;对内分泌治疗后或激素受体阴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和靶向治疗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说明,每部分均有总结性的推荐要点和文献更新及分析;最后还纳入了患者代表的意见及其他诊治需要考虑的因素.整体内容较2014年版指南有较大变化,本文将对新版指南进行解读.
其他文献
骨与软组织肉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具有复杂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遗传学特点.化疗虽然是进展期或转移性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基因测序和药物研发的深入,多种靶向药物的疗效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试验和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验证,部分新药获得适应证批准或进入优先审批.这些药物或可改变我们当前和未来的临床实践.
目的 探讨自制凉血愈肤面膜对缓解肿瘤患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EGFRI)所致颜面部皮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应用EGFRI后出现皮疹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7月至9月入院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9年10月至12月入院的32例患者纳入面膜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外用凉血愈肤面膜,2次/d.干预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皮疹缓解率和癌症患者生存质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多样生物学特性的原发交界性骨肿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部分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较高的复发率.骨巨细胞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清楚,主要表现为溶骨引起的临床症状.其治疗策略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栓塞及药物治疗等为辅.骨巨细胞瘤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干扰素、抑制破骨细胞导致骨吸收的双膦酸盐及可阻断破骨细胞成熟从而抑制其溶骨的地舒单抗.干扰素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中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文献均为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对照组,证据级别不高.目前双膦酸盐主要用于骶骨、脊柱和骨盆部位的骨巨细胞瘤,
在中国,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启动的《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本文系统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子宫颈癌综合防控经验,探索了子宫颈癌免疫预防转诊策略.通过建立临床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以期打通有效运行的子宫颈癌三级预防策略,从而惠及更多的女性.
[目的]观察何氏养巢方对肾虚型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及体外人工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何氏养巢方预处理,对照组予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胶囊预处理,两组均采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progestin 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进
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是原发性肿瘤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经细胞毒性治疗后发生的一种并发症,预后较差,治疗方案的选择十分困难.近年来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不断开展,CPX-351脂质体注射液、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抑制剂、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抑制剂、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抗CD33抗体等药物出现,为t-AML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就成人t-AML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73岁,因右半结肠切除术后5年余,肝转移复发综合治疗3年余,发现新发肝占位性病变10余天,于2019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rn患者于2014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提示“结肠占位”.2014年4月30日至北京协和医院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示:结肠中分化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浸透肌层达周围脂肪组织,肠周脂肪组织中可见癌结节形成.淋巴结未见转移癌(结肠中动脉根部0/1、回结肠动脉根0/7、肠系膜上静脉周围0/4、结肠
期刊
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在癌症中排第8位,尽管近年来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但仍然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6大原因[1].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首选,但近2/3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目前,研究证实同步放化疗是不可手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2].尽管如此,近期疗效和预后仍然差强人意,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仅为15%~33%,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左右[3,4].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肿瘤免疫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免疫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特别是
期刊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究中成药治疗胃病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消化疾病分册》中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上消化道出血及胃下垂等胃病的中成药处方,通过频次分析、组方规律分析(用药模式、规则分析、网络展示)及新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手段,分析治疗胃病的中成药组方规律.[结果]共收集89首中成药处方,共计203味中药,其中药物频次大于10的中药17种,主要为补益类及理气类中药,药对频次前3位分别是“甘草、白芍”“白术、茯苓”及“白术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血液中肿瘤细胞产生的游离DNA.ctDNA作为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筛查、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ctDNA的临床应用现状和挑战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探讨ctDNA的临床应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