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 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来源 :中国科学D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 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 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 根据以上粒度指标与AMS14C测年相结合建立了近2300 a东亚冬季风高分辨率的时间变化序列. 结果表明近2300 a东亚冬季风变化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900 aBP (50 AD)以前和1450~780 aBP (500~1170 AD)这两个阶段东亚冬季风相对较弱, 与气候变化的暖期相对应; 1900~1450 aBP(50~500 AD)和 780~219 aBP(1170~1731 AD)两个阶段为东亚冬季风强盛期, 与气候变化的冷期对应, 后者为近2300 a以来最寒冷的气候阶段, 对应于小冰期. 其中各阶段内部东亚冬季风有明显的次级波动. 在1900 aBP (50 AD)和780 aBP(1130 AD)前后有两次明显的阶段性的气候由暖转冷突变事件, 后者可能与全球尺度大气环流的改变有关.
其他文献
卫星通信在抢险救灾工作、重大社会活动保电工作及公司互大项目应急通信等保障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有必要对卫星通信在公共安全应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对油气水走向、集输、供注水、供配电、加热、自动控制等工艺进行研究.针对长距离输送进行了油气混输工艺优选,地面工程实现布局优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降耗的目
本文对求真做了一些思考,探讨了教与学当中的真应该是怎样的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真应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思考,从人的个体发展出发,做到求永远的真,永远求真
分析以及总结现今我国公路施工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最新之工程造价管理概念,从成本控制等方面探索我国的公路施工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之
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分析来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理的阐述.
综合施工实践说明了在复杂的地形、水文、地质与相邻建筑、开挖范围、地下敷设设施等多种限制条件下,怎样选择最适合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案,既保证相邻建筑物和基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影响重大,要确实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就要在保护措施上做好工作,而继电保护是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
针对玻璃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四项物理性能检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利用小波变换,对多角度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在每一尺度上进行多阶段目标决策,粗尺度的反演结果作为细尺度反演的先验信息,反演逐步细化,直到最初的观测尺度.为实现多阶段目标决策反演策略应用于区域范围的卫星遥感反演实践提出了一种解决的方法.利用MISR数据,反演内蒙半干旱草场的植被结构参数,初步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
河流水力侵蚀模型(stream-powerincisionmodel)常被用来分析山脉地形是否达到均衡.蓬莱运动的弧陆斜碰撞使得台湾岛造山带的山脉呈现成长的前均衡(南部)、均衡(中部)、崩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