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模板合成均匀单分散的ZSM-5沸石晶粒

来源 :硅酸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有机模板剂和低水硅比的高浓凝胶合成体系中,采用晶种诱导法合成ZSM-5沸石,考察了不同尺寸晶种和晶种添加量对合成产物形貌的影响及放大合成效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晶种均可诱导形成具有\'六边形\'板状形貌的单分散均匀ZSM-5沸石.晶种大小对诱导形成的ZSM-5沸石晶粒大小有一定影响,小晶种诱导形成的ZSM-5沸石晶粒偏小、结晶度也高,而孔结构性质无明显差别;随添加的晶种量增大,诱导形成的ZSM-5沸石粒径则降低,可从微米级晶粒到亚微米级晶粒的调变,但分散性降低.对小试合成结果进行20倍规模放大,也能获得单分散均匀ZSM-5沸石晶粒,产品结晶度高而无杂晶,收率达90%以上,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放大合成基本达到小试合成的效果.
其他文献
先采用发泡-注凝成型法制备了硅藻土多孔陶瓷,并以此为基体,以Capstone FS-50(CS-50)为改性剂,通过真空浸渍法制备了超亲水-疏油硅藻土多孔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硅藻土多孔陶瓷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及常温物理性能及CS-50用量(质量分数)对改性硅藻土多孔陶瓷表面的油接触角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1100~1200℃),硅藻土多孔陶瓷中圆盘状硅藻土自身的多孔结构被堵塞的越来越严重,孔隙率由84.3%降至81.6%,而抗压强度从0.93 MPa增至2.01 MPa;随着C
以SiC粉、碳纤维和酚醛树脂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压工艺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碳纤维含量、烧结温度和烧结压力对C/Si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及氧-乙炔烧蚀法对样品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抗烧蚀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C/Si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碳纤维含量.烧结温度与热压压力的提高有助于样品的致密化烧结,但过高的烧结温度与热压压力会促进Si元素向碳纤维扩散,对抗烧蚀性能不利.过多碳纤维的引入不利于样品致密化,会导致抗烧蚀性能降
采用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了高铝型硅酸铝纤维板(high-Al aluminum silicate fiberboard,HAF)在915 MHz和2450 MHz频率下,25~1000℃温度范围内的介电参数,并基于电磁波传输线理论计算了HAF的功率透过系数,进而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HAF的透波性能.结果表明:在2种频率下,HAF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均在800℃之后明显增大;不同极化模式下,HAF的透波性能显著不同,其在水平极化下的透波性能优于垂直极化,且水平极化下存在使微波发生全透射的Brew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