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收入不菲的诵经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藏区一家寺庙,我有幸目睹了一场让人难忘的诵经。
  大经堂前的广场,先有一个喇嘛盘腿坐下,开始诵经。上午11点,高原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他却念得兴致高昂。一个,两个,喇嘛们陆续把台阶和广场坐满了,一边诵经,一边交头接耳,谈笑,脱鞋,脱帽,并无肃穆的神态。直到两个喇嘛吹起法号,他们才纷纷起立进入大经堂,剩下台阶上的上百只黑色靴子,在阳光下躺着。原来,进入大经堂是有先后之分的,必须等级别高的喇嘛都进去了,这些小喇嘛才能进入。
  里面的诵经就要严肃许多。两位喇嘛盘腿坐在门边的高台上,斗篷背后镶有一串缀满宝石的彩带。但凡有小喇嘛要离开,都得跟他们躬身请假,大喇嘛大喝一声,表示准许。戒律僧执一根宝石手杖,在大殿内巡视,神情威严,有谁不守规矩就会被他教训。
  许多信徒挤在门口,向那两位盘腿喇嘛递上纸条,我猜想纸条上写着他们的心愿。纸条往往卷着一张纸币,多为10元、20元,有些信徒甚至直接把卷着钱的纸条往里抛。喇嘛们早已见惯不怪,坐在靠门口的随意纳几张钱入怀,又抓起面前的钱往里面抛去。更有几个手里拿着一沓纸币,在大殿内四处分发。估计这样一天下来,每个喇嘛都能分到上百元。金钱的施与受如此直接、如此赤裸裸,仿佛那根本不是钱,施的人没有不愿不舍,受的人无须面带感激。或许,在信徒和喇嘛心中,金钱的观念真的很弱,钱财手中过,佛祖心中留。若是拿了钱而面露喜色,或斥为阿堵物不屑一顾,那其实还是在乎钱的一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区别吧!
其他文献
聪明的瑞士人早就领悟了造物主的良苦用心:他们以自己持之以恒的毅力在二百多年间遇山凿洞、遇水搭桥,修筑起世界上最高质量的铁路交通系统,像一张密密麻麻的蛛网,覆盖全国。  是的,铁路。游客可以在瑞士所有的大小火车站和旅游信息中心索取各种各样的列车时刻表。交通部门还提供各种各样的乘车优惠卡:游客可选择购买,做到用最少的开销实现效率最高的旅行。  熟悉掌握了手中的列车时刻表,然后在日内瓦市买了一张只需要5
期刊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有一个名为“KULLU”的山谷,意为“众神之谷”。1300多年以前,玄奘大师离开旁遮普平原后曾经在此游历。  位于今天我国西藏阿里地区西北方的古格、普兰和拉达克古国,曾经在世界屋脊上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很不幸,古格王国于400年以前被拉达克灭国,普兰也随着高原的风而消逝了。群山环绕的拉达克,成了唯一一个留存至今的昔日古国,也成了我此行印度的最后一站。    因为《色戒》,赶赴
期刊
到达西江苗寨时已是傍晚,听见一阵鞭炮声,原来是寨下广场上开工艺品店的阿卓结婚。根据苗族风俗,家有喜事,会一连庆祝三天。第一天,新郎宴请;第二天,兄弟们宴请;第三天,举行送客酒。 我赶去看热闹,才知道这天已是“送客”,许多人挑着扁担从屋子里走出来,两头晃荡着大块的猪肉,这是新婚夫妇给客人的回礼。  我在屋外驻足,立刻便有人请我进屋,给我上了一碗酒:“你该早点来,刚刚散席呢!”  注意到有快乐的歌声
期刊
七八十年前,老广州的苦力搬运员、泥瓦匠、木工,一大早起来,经过茶楼茶居,大多会点一盅排骨饭,干软的饭粒与惹味的排骨,能和浓茶一起驱赶睡意和饿意。    几十年的叹饮早茶习惯,使得一些老茶客视一盅炖饭为人生美食的早操。这是一盅炖饭最诱人之处。  结果,由于一盅炖饭的顽固立场,市民食客解释“一盅两件”的“盅”字时,分化为互相对立的阵营:  “茶客派”认为“一盅两件”里的“一盅”,是指当年食客捧在手里品
期刊
默想喇嘛面容,无法浮现在心上;  未曾想的姑娘面容,却在心里明明朗朗。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持明①仓央嘉措;   行于山下拉萨的民居中,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注: ①持明为对密法有造诣的僧侣。  ——摘自《仓央嘉措情歌》,伊沙翻译。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作为藏传佛教的黄教领袖,24岁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殃及于西藏的政教斗争,被清廷废除。按照清朝官方的资料说,他是在被押往
期刊
出发前做印度攻略,看到许多对女性游客的警告,忧心忡忡。但终于看到很令我开心的一句话:在印度排队,女士有插队的特权。  真去了,确实遭遇到无数的搭讪甚至是“咸猪手”,不厌其烦;但我买火车票也确实从来不用排队(有外国游客专窗除外)。不管是问询还是买票,我总是径直跑到窗口前,大大咧咧地把别人挤开,被挤的人也从无异议——反正除了我们,印度本地女人几乎从不用排队,都是她们的老公或老爸在买票。  一路任插无阻
期刊
梁实秋怀念的羊杂,从口北的绵羊的羊胃开始,定位在盐爆、油爆、汤爆三种做法的“爆肚仁儿”,在他眼里,这肚仁儿就是羊胃最厚实、并剥了皮的那个部位;台湾食家逯耀东也总是唠叨着北京当年“稠浓汤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行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的“炒肝”京城早餐。连蔡澜溜去澳门觅食,也记住了“香味十足的杨六牛杂粥”。  这些好杂之族,能否称为“杂家”?      广州草根百姓中的“杂家”,所好多是酱
期刊
马尔代夫是个美丽的地,马尔代夫也是个简单的地方,在这里,你会发现,原来一天24小时也可以这么过……   7:30am  因为身在热带,你的睡眠时间绝不会太长;因为美丽,也舍不得睡太久。  如果你是个恋床的人,Room service可以为你带来一杯清凉的冻橙汁外加两片培根配面包。不过尝试了酒店餐厅里最新鲜的鱼生和正宗的法式长棍后,就很少有人再愿意“宅”下去了。早晨的沙滩上还残留着一丝凉爽,透过沙
期刊
萨尔拉(Sarlat)是我法国乡村之行的最后一站。国内大部分游客只知道法国有巴黎、里昂,有普罗旺斯和布列塔尼,其实,真正的法兰西美景恰恰在中央高原这些乡村。    非同小可的“1944年6月26日路”    小镇坐落在中央高原西部,兴起于罗马帝国时代,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散落在中央高原的荒僻村寨天高地远,成为保皇派藏匿的最佳地点。从那时起,法国人送给萨尔拉一个“保守小镇”的称呼。  在Mu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