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CDIO基本理论,详细阐述民办院校在该理念下人才培养现状和模式,结合当前对工程管理人才要求,对该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分析,为实践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CDIO;工程管理;培养模式
一、 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背景
CDIO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工程教育的模式,将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体现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理念,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课程的一种学习方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团队在本世纪初期率先提出CDIO工程教育模式,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工程教育理念,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突破。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房地产行业也处于低迷状态,市场就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国民办院校培养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主要表现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系统思考的能力;树立CDIO“教、学、做”三位一体新理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建立富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新教育模式。
二、 目前民办院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 教学模式不够全面,人才培养具有片面性。
当前我国民办院校起步晚、发展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制定缺乏权威专家指导和论证,而主要借鉴其他高校的培养模式。另外,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民办高校老师的课时较多、知识面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技能和教法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的内容偏少。
2. 与CDIO理念中人才培养目标差距大。
我国民办院校虽然也在往CDIO教育理念靠近,但是定位较低,偏向于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更好的体现出各大院校创新创业的特色,也无相关的具体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3. 人才培养的可操作性指标不完善。
为了实现“教学做”的教育理念,民办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配套的实验室,其培养过程也严格按照应用型的培养方案执行。但是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落后,依然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缺乏整个培养过程的一套完善、可操作性和针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国民办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实施
1. 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转化为有机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各大民办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其课程体系核心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设置的。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各大院校将其课程体系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集中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其中专业教育模块又分为:专业主干課程 专业任选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涵盖了土木工程、管理、财务、法律四个板块的内容,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数。
2. 加大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提到,要在“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完成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过程”。我国民办院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从改善校内的实践教学条件入手,具体表现为:
(1) 推广专业软件,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参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工程管理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则计算机的应用要贯穿于主要课程的设置中。同时,还应开设了工程管理和计算机交叉的课程,如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BIM技术、工程计价软件应用等,通过BIM技术仿真教学模拟系统和计价软件实验室,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
(2) 增加校内实习实训环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我国民办院校分散和集中安排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其一,每学期根据专业课程设置,保证有1~2门集中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对本门课程在校内进行集中实训,提高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其二,工程管理的分散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刚入学进行认识实习,增加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调动学习专业课程兴趣;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最后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和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形成自己完整、特色的知识体系架构,将实践与理论有效的结合,提高其综合能力。
3. 构建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实践场所的建设。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提到,要在“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完成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过程”。我国民办院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扩建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真实实践教学场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 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拟实践教学场所
以CDIO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培养,多年来,我院与青岛多家建筑施工企业或项目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如青岛盛泰源为我院的建筑材料的实习基地,为本专业提供了相关课程的实践场所,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基地的工程师,直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也实现了“双导师”的合作模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
(2) 强化校企融通,形成产学研合作教育
CDIO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知识,而产学研教育也是从分利用企业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来彰显CDIO理念下人才培养的优势。目前我国民办院校也积极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联系,来寻求产学研的合作教育模式,从本质上解决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与当地二十几家企业建立了这种合作窗口,不仅满足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场所,同时也进行订单式培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国逐步得到普及和推广,得到各大高校的认可,我国民办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造中,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市场需要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彤,张璇,等.SE-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52-57.
[2]张蓉,李春祥.CDIO模式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26-27.
作者简介:
吴霞,李云贵,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黄海学院。
关键词:CDIO;工程管理;培养模式
一、 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背景
CDIO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工程教育的模式,将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体现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理念,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课程的一种学习方式。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团队在本世纪初期率先提出CDIO工程教育模式,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工程教育理念,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突破。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房地产行业也处于低迷状态,市场就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国民办院校培养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主要表现为: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术、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系统思考的能力;树立CDIO“教、学、做”三位一体新理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建立富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新教育模式。
二、 目前民办院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 教学模式不够全面,人才培养具有片面性。
当前我国民办院校起步晚、发展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制定缺乏权威专家指导和论证,而主要借鉴其他高校的培养模式。另外,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民办高校老师的课时较多、知识面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技能和教法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的内容偏少。
2. 与CDIO理念中人才培养目标差距大。
我国民办院校虽然也在往CDIO教育理念靠近,但是定位较低,偏向于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更好的体现出各大院校创新创业的特色,也无相关的具体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3. 人才培养的可操作性指标不完善。
为了实现“教学做”的教育理念,民办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配套的实验室,其培养过程也严格按照应用型的培养方案执行。但是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落后,依然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缺乏整个培养过程的一套完善、可操作性和针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国民办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实施
1. 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转化为有机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各大民办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其课程体系核心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设置的。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各大院校将其课程体系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集中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其中专业教育模块又分为:专业主干課程 专业任选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涵盖了土木工程、管理、财务、法律四个板块的内容,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数。
2. 加大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提到,要在“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完成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过程”。我国民办院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从改善校内的实践教学条件入手,具体表现为:
(1) 推广专业软件,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参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工程管理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则计算机的应用要贯穿于主要课程的设置中。同时,还应开设了工程管理和计算机交叉的课程,如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BIM技术、工程计价软件应用等,通过BIM技术仿真教学模拟系统和计价软件实验室,提高学生对本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
(2) 增加校内实习实训环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我国民办院校分散和集中安排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其一,每学期根据专业课程设置,保证有1~2门集中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对本门课程在校内进行集中实训,提高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其二,工程管理的分散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刚入学进行认识实习,增加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调动学习专业课程兴趣;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最后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和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形成自己完整、特色的知识体系架构,将实践与理论有效的结合,提高其综合能力。
3. 构建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实践场所的建设。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提到,要在“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完成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的过程”。我国民办院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扩建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真实实践教学场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 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拟实践教学场所
以CDIO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培养,多年来,我院与青岛多家建筑施工企业或项目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基地的建设,如青岛盛泰源为我院的建筑材料的实习基地,为本专业提供了相关课程的实践场所,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基地的工程师,直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也实现了“双导师”的合作模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
(2) 强化校企融通,形成产学研合作教育
CDIO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知识,而产学研教育也是从分利用企业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来彰显CDIO理念下人才培养的优势。目前我国民办院校也积极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联系,来寻求产学研的合作教育模式,从本质上解决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与当地二十几家企业建立了这种合作窗口,不仅满足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场所,同时也进行订单式培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国逐步得到普及和推广,得到各大高校的认可,我国民办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造中,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市场需要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彤,张璇,等.SE-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52-57.
[2]张蓉,李春祥.CDIO模式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26-27.
作者简介:
吴霞,李云贵,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黄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