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性动作训练对新兵体能训练干预效果的影响

来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纠正性动作训练对新兵体能训练成绩的影响及预防军事训练伤的效果.方法 2020-9月~12月选取武警某支队入伍的新兵316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75±1.86)岁,依据班排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8名,分别进行常规军事训练与在常规军训练基础上使用功能纠正性动作训练各8周.比较两组训练方式提高军人身体功能评估(evaluation methods of military physical function,EMPF)成绩及军事体能考核成绩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种训练方式下两组训练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过8周纠正性动作训练,观察组的EMPF成绩除了双手持球过顶后仰触背动作外,其余6项动作和3个测试项目的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兵体能训练科目(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2 min仰卧起坐、3000m跑)测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EMPF可发现新兵身体功能弱,纠正性动作训练可以提高军事体能训练成绩,并可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其他文献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外周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输血和紧急抢救的工具[1 ].因其能保留在血管腔内,具有方便及时抢救、治疗、避免反复穿刺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3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三甲医院静脉留置针普及率已达80% 及以上,静脉留置针操作及维护已经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5 ].国外在静脉留置针的维护和并发症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对留置针排气方法领域探索较少.Joint Commis-sion Standard LD .5 .2 .医院评审标准中指出,应制定持续性、前瞻性计划来识别病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PTSD)是由突发、威胁或灾难性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或记忆不自觉地涌现与创伤相关的情景,促使患者对周围环境持续保持紧张或麻木状态[1].PTSD患者不自觉地固着于威胁情境,对内心造成极大的负担,约有50%以上的PTSD患者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障碍以及物质滥用等情况[2],即便这些患者日后接受了完整的治疗,仍然会有1/3的人无法痊愈[1].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更使PTSD患病率激增.有学者对新型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