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篇累牍

来源 :躬耕·文化精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释】: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成语故事】:“连篇累牍”出自隋朝李谔《上书正文体》(见《隋书·李谔传》)。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的“治書侍御史”李谔是一个很有辩才的人,文章也写得很不错。当时的文风,由于承袭了南北朝时的不良影响,一般都过分追求词句的华丽,而不重视内容,往往空洞浮夸,不切实际。李谔反对这种文体,特地上书隋文帝,请求明令禁止。他的这篇《上书正文体》,后来成为文学史上一篇有名的论文。
  据《隋书·李谔传》载,李谔在论文中对当时文风批评道:“竞骋文华,遂成风俗。……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写文章互相比赛词句的华丽,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文章不讲什么正当道理,只写一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一篇又一篇地写了许许多多,堆满了桌子,塞满了箱子,但写的无非是月哟露哟,或者是风哟云哟,……”。李谔认为,这些东西写得一天比一天多,朝政也就会一天比一天乱。
  李谔的这篇文章,在当时起了很大影响。文中的“连篇累牍”、“积案盈箱”,都是形容言之无物的文章又多又滥。后来,“连篇累牍”便成了成语,人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数量很多而内容重复空泛的文章或文件等书面材料。含贬义。
其他文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聚焦学习教育目标任务,紧扣四个关键环节,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注重学用结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全面铺开,引导全厅47个基层党组织1071名党员干部学党史筑根基、强信心添动力、办实事争先锋,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强组织建机制严督导打造“四个课堂”促学习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结合工作实际,对标对表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期刊
古往今来,官场上不乏为政清廉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常以对联的形式昭示官风、心迹、政愿,既作为自勉警策,又让人检查督促。现撷取几副佳联,以飨读者朋友。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跟牢。  相传南宋时,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有军政大权的余某,他一到任,就在行署大门上自题此联。构思巧妙、对仗工整的联语,表明他肩负重任,脚踏实地,以十年为期,治理全蜀的决心和意志。讀之品之,他高尚的官德令人敬佩。  要一文
期刊
清代的周渔璜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刚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聽,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  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我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
期刊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称赞快递小哥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自治区总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心关爱快递、网约送餐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力度,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身
期刊
“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以善对闻名,但据说有一次被一个小牧童出对所难倒。  一天,有一牧童在路中央玩耍,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正逢李调元坐轿途经此处,见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便吵闹了起来。李下轿探究竟。牧童听闻是李调元后,说:“听闻李大人善于联对,那么今天我出一联,如果你能对得出,我便不再计较。”李调元觉得这小孩很有趣,于是点头应允。牧童言道:踏破磊桥三块石。  “磊”可
期刊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  “且夫秦之所欲弱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若魏。楚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卒虽众,多言而轻走,易北,不敢坚战。魏之兵南面而伐,胜楚必矣。夫亏楚而益魏,攻楚而适秦,内嫁祸安国,此善事也。大王不听臣,秦甲出而东,虽欲事秦而不可得也。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寡可信,说一诸侯之王,出而乘其车;约一国而反,成而封侯之基。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览其辞,
期刊
名联分享  孙中山经典对联  众生平等;  一切有情。  ——题广东肇庆庆云寺  兴办自我;  利归于民。  ——题广东顺德蚕子公司  博爱从吾好;  宜春有此家。  ——题梅县爱春楼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临终遗言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题翠亨村故居卧室  一椽得所;  五桂安居。  ——题中山翠亨村故居  白虹贯日;  紫气滔天。  ——题日本内田良平柔道场
期刊
【成语故事】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典故】一日,冲元自窗外往來,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  【释义
期刊
【解释】: 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语故事】: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出滨、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妇女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
期刊
炎炎夏日去,秋高气正爽。初秋的宁夏天气凉爽,无论在各地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现场,还是在工厂车间、技术创新一线,总能让人感受到朝气蓬勃、奋马扬鞭加快推进先行区建设的热潮。产业是经济发展之本,项目是强力“引擎”,持之以恒抓好重点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宁夏这片热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不断开出繁花、结出硕果。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美丽宁夏是奋斗者的舞台,全区上下牢记嘱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