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油田S210复杂岩性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jihu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郝家油田河11断块复杂岩性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剩余油滴微观受力状态方程,结合油藏工程原理及油气地下渗流理论分析剩余油滴在孔道中的分布情况,利用数值积分及概率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分析单砂体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关键字:河11断块;剩余油饱和度;微观孔隙结构
  郝家油田河11断块沙二10层系属于复杂岩性断块油藏,目前处于高含水阶段,由于砂体受岩性构造双重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面对目前低油价的严峻形势,定性研究已经不能满足油藏精细开发的要求。根据微观孔隙受力分析对剩余油分布进行定量评价[2],寻找剩余油富集地区,为此类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1.河11工区概况
  郝家油田河11断块区位于中央隆起带西倾部位,郝家鼻状构造的东北部,地层整体构造背景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发育多条断层,各小层构造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地层整体呈现为单斜,东高西低,地层倾角约8-12°。
  其中沙二10是主要含油层系,主体上属半深湖-深湖相斜坡浊积扇沉积。纵向共计发育5个含油砂组,15个含油小层,平面上砂体分布异常零散,砂体厚度大,辫状水道发育的位置,渗透率值大,边部物性差,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
  2.基于微观孔隙模型剩余油饱和度分析
  2.1確定剩余油最大毛管半径与生产井井距的关系
  我们采用简化的平行毛管束孔隙结构模型,在平行毛管束模型中选取一等径毛细管,分析认为当毛细管中油滴处于静止状态时,主要受注入水驱替力、浮力的分力、楔压效应阻力和重力浮力沿垂直于渗流方向上旳分力所产生的摩擦力作用,确定其合力为:
  假设储层为均值储层,渗流模式为平面径向流,由平面径向流压力分布知,当剩余油油滴静止时,r处的驱动力刚好能够驱动孔喉处的原油时,则满足下列方程:
  由上面表达式可以得出剩余油最大半径 与地层任一点到生产井井距R的关系。
  2.2确定剩余油所占孔隙空间比例
  油藏中毛细管孔隙主要通过孔道半径和孔道长度来表征,一般情况下孔隙半径概率密度分布均满足威布尔分布。
  这里我们选用复化辛普森公式来确定剩余油所占孔隙空间比例。将积分区间[a, b]划分为n等份,在每个子区间 上釆用辛普森公式,若记 ,则得:
  可得不同的毛细管孔道半径r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同时可得不同的井距对应不同的含水饱和度值,通过 可得含油饱和度值。
  3. 现场应用
  河11沙二10井区目前储量失控砂体45个,剩余油分布零散,我们选取河22-14井区进行剩余油分析,河22-14砂体面积0.45km2,储量11万吨,砂体为封闭砂体,目前砂体只采不注,油井末期高含水,但目前该砂体采出程度仅为26%。
  通过分析发现,高剩余油饱和度值(>30%)区域主要分布在离井80米以外的区域,该区域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区域。同时可以根据饱和度分布情况,绘制饱和度分布曲线,为下步储量挖潜提供依据。
  4.结论
  (1)河11断块区属于复杂岩性油藏,区块内砂体数量众多,各砂体情况不同,剩余油分布也不同,给剩余油挖潜增加很大困难。
  (2)根据剩余油微观受力模型,以及岩心孔隙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剩余油滴在储层孔隙体积比,建立一套定量描述剩余油分布的方法。
  (3)通过对单元储量失控砂体的计算,剩余油在距离高含水井80米以外的区域比较富集,150米外基本未动用。
  (4)通过对剩余油定量描述,为进一步精确绘制饱和度分布图提供依据,降低区块剩余油挖潜的风险。
其他文献
摘要:地层含油气后对高频成分吸收增强、吸收系数增大,因此利用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属性可间接地检测储层含流体发育特征。针对新北油田馆上段IV砂组发育的河流相砂岩,利用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属性对该区储层的含油气性进行识别,其结果与实钻井有较好的吻合度,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吸收衰减属性;新北油田;油气检测  新北油田位于沾化凹陷与黄河口凹陷之间的大型潜山披覆带,主力含油层系为馆陶组上段IV砂组一套
期刊
摘要:现河庄油田稠油主要分布在河31单元,含油面积2.11Km2,地质储量223×104t。本文在对河31区块目前稠油开采工艺进行适应性分析,对部分问题做出相应对策和看法。为现河庄稠油油藏挖潜工艺的优选提供依据,为下一步治理提供对策,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稠油老区开发效果。  关键词:稠油;举升;开采工艺  1.区块概况  现河庄河31断块区位于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是一个反向屋脊式断块油藏。沙二3-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得环境保护成为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汽车的保有量持续增长,而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及机动车环保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机动车环保检测系统建立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检测系统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摘 要:孤东八区馆上段是孤东油田主力注水开发单元,从2002年1月停注聚合物至今,进入后续水驱阶段。该阶段水井进行细分注水,目前正处于转后续水驱含水快速上升期,综合含水由注聚前87.2%上升到目前94.5%,含水上升率为2.6%,实施有效的调配是注水开发单元下一步开发的关键。  关键词:注水开发单元;调配;脉冲注水  一、立项依据:  孤东八区馆上段是孤东油田主力注水开发单元,经历了天然能量开采阶
期刊
摘 要:向油井注入高干度的蒸汽是提高油汽比的关键点。本文通过保温管线传热机理的研究;计算保温材料每千米热损失、蒸汽干度降低值;通过钛陶瓷保温材料和硅酸铝岩棉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防水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寿命的比较,可以看出钛陶瓷保温材料以上四方面性能均优于硅酸铝保温材料,是注汽管线保温材料的升级换代产品。  关键词:注汽管线;保温材料;钛陶瓷;硅酸铝;热损失;干度  稠油热采是向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
期刊
摘 要:目前油田抽油机井占油井总数的比例达到 90%以上,大部分油井通过人工测量,效率低,人工判断不准确,无法及时准确掌握油井运行状况,从而对油井生产、日常管理带来不便,严重制约了油田的發展。如何降低机械采油成本、提高油井正常生产时率、延长油井免修期等技术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油井优化诊断技术应运而生,能够及时发现油井故障,实现提高油井时率和单井产量。  关键词:油井;优化诊断;生产时率;油井免修期
期刊
摘 要:抽油机采用抽油杆向井下泵传递动力,杆管接触时,相对运动造成抽油杆与油管的磨损,称为偏磨。偏磨使抽油杆磨损,降低了抽油杆的强度,造成抽油杆断裂,磨穿油管壁,影响油井正常工作,给油田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调研分析了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853-7井杆管偏磨和治理方面的现状,研究了造成杆管偏磨的机理,危害以及治理方案。  关键字: 油井偏磨 HDPE内衬油管 油杆断脱  一、前言  油田开发进入
期刊
摘 要:采油厂区块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躺井率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产。其原因主要在于各类生产设备进入加速淘汰期、精细管理程度不够、生产参数高,油管和抽油杆磨蚀加剧等因素,必须加强油田单元的综合调整,强化技术推广应用,加大专项治理的资金投入,建立躺井预警机制,才能有效控制躺井率,增强稳产基础,实现老油田生产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油田躺井;精细管理;治理对策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深入,尤其是
期刊
摘 要:低渗油藏发育有自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影响了注入水的推进规律,使得在裂缝不同部位的油水井呈现出不同的注水开发特征,产生了不同的开发效果。通过早期注水,掌握合理的注采比及不稳定注水、高压注水等工艺,提高油藏的产量和采收率,收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油田;低渗透油藏;裂缝;注水;对策  前 言  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地下矛盾日益激化,原油自然递减幅度加大,产量一度呈现大幅度下滑趋势。研究表
期刊
【摘 要】抽油机深井泵采油中,油管与抽油杆偏磨是造成抽油机井躺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油管与抽油杆之间偏磨损伤机理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偏磨速度的因素,提出了减缓偏磨速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偏磨机理;应力分析;减缓;对策  随着油田不断深入开发,综合含水逐 渐上升,油井的偏磨、腐蚀等情况不断加剧。有杆泵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井身结构限制、管柱失稳和管杆弹性变形、产出液性质影响等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