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项目的微观管理

来源 :地质技术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地质项目的微观管理,主要讨论地质项目作为地矿局和地勘单位之间“商品”交换的基本对象,如何在地勘单位内部进行管理。很明显,地质项目宏观管理的意义在于,它为地勘单位在国家委托地质工作(包括预算内地质工作、黄金专项基金)范围内提供一个“市场”(我称模拟地质市场)。面对这个“市场”,每个地勘单位能占有多大份额?从中能获取多少“利润” (节约额)?这就看各自的本事了。地质项目的微观管理,正是探讨这个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矿床静态经济指标的计算可看出,矿山首采期开采矿段建成投产后,矿床的投资回收期较短,投资盈利率及全采期国家税收收益较高。用现金净流量现值和内部回收率等动态指
本文认为近几年地矿部门非金属矿开发应用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其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程度较低。当前加速推进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关键是:要加强技术成果的工业试验,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
文章认为以费用和时间函数的关系作盈亏分析是可行的。因为地勘单位承包工作中,工作量都是已知的、固定的,承包单位的盈亏与施工时间关系极大。文章介绍了根据时间变量,进行
<正> 苏联大约具有世界沉积岩面积的三分之一,即1180万平方公里,成为很有发展前景的矿物燃料蕴藏地区。据现有资料,苏联矿物燃料丰富。其中煤炭资源竟达86,695亿吨,仅是地表5
本文认为地质灾害经济评价是地质灾害经济研究的核心,文章对开展地质灾害经济评价的意义、方法和指标进行了探讨。
继对张玉衡文章讨论之后,一位青年地质经济工作者所作的有益探讨,虽然文中有些论点,尚有商榷余地,但我们主张百家争鸣,欢迎这方面的讨论文章。
“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对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所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我愿意接受处分。”2018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孙金村党支部书记张友云
<正>本文谈了建立地质勘查基金的必要性及地质勘查基金的来源。田纪云副总理最近指出:&#39;我赞成建立地质勘查基金制。现在的根本问题是&#39;大锅饭&#39;,无偿提供,有去无回
笔者认为经营承包责任制仍是加快和加深地勘工作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地勘单位经营承包责任制,应注意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