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腿菇增产七法
黄福先
1 巧用草木灰。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磷、钙、镁等鸡腿菇生产所必需的有益元素。用其拌料和喷雾能使鸡腿菇增产10%~30%。具体方法是:①拌料时每100千克原料加入草木灰3~5千克,可补充微量元素,提高pH值,减少污染并可增产20%左右。
②用草木灰1千克加水10升,浸泡24小时,用3层纱布过滤,滤液再加10倍水,即可用于喷施。在第一潮菇采收后喷施料面,每一次每平方米用0.2~0.4千克,可以补充营养,提高酸碱度,增加后潮菇的产量。
2 巧用三十烷醇。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鸡腿菇栽培中,以100升水加入100毫克三十烷醇纯品拌料,菌丝萌发快,可提前8-10天发满培养料,提前5~6天形成原基。在第一潮菇采收或原基形成后喷雾(以100升水加入10毫克纯品三十烷醇的比例配液),每次每平方米喷50-100毫升。3天喷1次,直到采收完毕,可增产10%-20%。如100千克喷液中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200克,碳酸钙100克,尿素50克,可增产50%左右。
3 拌α-萘乙酸。α-萘乙酸是一种外源性生长刺激素。有助于氮素营养和碳水化合物向子实体输送。用100升水加50毫克纯品-α萘乙酸,再加尿素、碳酸二氢钾各25克混合均匀,拌制培养料,可使鸡腿菇发菌期缩短6-8天,子实体提前4~5天成熟,增产15%以上。
4 拌丰鲜素。丰鲜素是一种新型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融促、控、调于一体,一般每100升水加500毫克纯品丰鲜素拌料,能促进菌丝早发,出菇时间提早5~6天,增产30%。
5 拌叶面宝。叶面宝也是一种新型广谱植物生产调节剂。每100升水加叶面宝20毫升进行拌料,可促进菌丝早发满、早现蕾、早出菇,使鸡腿菇增产35%左右。
6 拌稀土。试验证明,用稀土拌料栽培鸡腿菇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子实体产量和增加子实体干物质的作用。使用浓度为100升水加入8~10克纯品稀土进行拌料。鸡腿菇长满料时间可提前3-5天,出菇时间提前6~9天,增产幅度为36%,干物质含量增加20%,效果十分显著。
7 喷磁化水。水通过磁化作用即变成磁化水。水经磁化后。导电率下降,溶解量增加,渗透压增大,水分子更容易渗到细菌中去。并可促进石膏粉、过磷酸钙等物质的电解分离,从而加强养分的输送,加速菌丝的吸收利用。促进鸡腿菇早现营早出菇,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
用两块马蹄形磁铁同极相叠。使水从磁场中流过,即成磁化水。为增强效果,可在每10升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1克,制成水溶液。再进行磁化。当第一潮菇的菇蕾形成后,随着子实体的生长,用4000高斯的磁化水喷洒料面及菇体,每天喷2~3次。使空气湿度提高到90%~95%。采收前一天和采收后3-4天停止喷水,可提前5-10天出菇,增产15%左右。以后几潮菇如前管理,如此喷水。除增产外,还可使菇体增大,菇肉肥厚,改善品质和风味。
冬栽平菇退菌的防治措施
张石添
1 退茵症状。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很是稀少。主要原因是发菌棚通气不良,因保温导致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次要原因是基料营养不足、菌种老化。
2 处理办法。打开发菌棚通风孔,令棚内通风;使用直径12毫米的钢棍。给菌袋纵向打孔2-4个,钢棍旋转抽出。保持孔径;菌袋周身打微孔,每袋30个左右,牙签直接扎破塑膜即可:设法提高发菌棚温度至20℃左右:出菇后喷施三维精素。经处理后,一周可恢复发菌,菌丝洁白,态势良好,退菌处可布满浓密的新菌丝,半月后可全部正常出菇。
3 预防措施。在生产前,对菌种、原料做有效检验。尤其菌种的脱毒是重点之一:基料需科学的设计配方,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使其营养丰富而且均衡,为平菇菌丝的健壮和提高抗性奠定合适的物质基础:强化对菇棚和污染菌袋的消杀处理,将已发生退菌的菌袋进行纵向打孔并增加微孔,适当提高棚内温度,降低湿度,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发菌期间每隔3-7天喷洒一遍百病去无踪溶液,以确保发菌的顺利进行。
黄福先
1 巧用草木灰。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磷、钙、镁等鸡腿菇生产所必需的有益元素。用其拌料和喷雾能使鸡腿菇增产10%~30%。具体方法是:①拌料时每100千克原料加入草木灰3~5千克,可补充微量元素,提高pH值,减少污染并可增产20%左右。
②用草木灰1千克加水10升,浸泡24小时,用3层纱布过滤,滤液再加10倍水,即可用于喷施。在第一潮菇采收后喷施料面,每一次每平方米用0.2~0.4千克,可以补充营养,提高酸碱度,增加后潮菇的产量。
2 巧用三十烷醇。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鸡腿菇栽培中,以100升水加入100毫克三十烷醇纯品拌料,菌丝萌发快,可提前8-10天发满培养料,提前5~6天形成原基。在第一潮菇采收或原基形成后喷雾(以100升水加入10毫克纯品三十烷醇的比例配液),每次每平方米喷50-100毫升。3天喷1次,直到采收完毕,可增产10%-20%。如100千克喷液中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200克,碳酸钙100克,尿素50克,可增产50%左右。
3 拌α-萘乙酸。α-萘乙酸是一种外源性生长刺激素。有助于氮素营养和碳水化合物向子实体输送。用100升水加50毫克纯品-α萘乙酸,再加尿素、碳酸二氢钾各25克混合均匀,拌制培养料,可使鸡腿菇发菌期缩短6-8天,子实体提前4~5天成熟,增产15%以上。
4 拌丰鲜素。丰鲜素是一种新型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融促、控、调于一体,一般每100升水加500毫克纯品丰鲜素拌料,能促进菌丝早发,出菇时间提早5~6天,增产30%。
5 拌叶面宝。叶面宝也是一种新型广谱植物生产调节剂。每100升水加叶面宝20毫升进行拌料,可促进菌丝早发满、早现蕾、早出菇,使鸡腿菇增产35%左右。
6 拌稀土。试验证明,用稀土拌料栽培鸡腿菇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子实体产量和增加子实体干物质的作用。使用浓度为100升水加入8~10克纯品稀土进行拌料。鸡腿菇长满料时间可提前3-5天,出菇时间提前6~9天,增产幅度为36%,干物质含量增加20%,效果十分显著。
7 喷磁化水。水通过磁化作用即变成磁化水。水经磁化后。导电率下降,溶解量增加,渗透压增大,水分子更容易渗到细菌中去。并可促进石膏粉、过磷酸钙等物质的电解分离,从而加强养分的输送,加速菌丝的吸收利用。促进鸡腿菇早现营早出菇,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
用两块马蹄形磁铁同极相叠。使水从磁场中流过,即成磁化水。为增强效果,可在每10升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1克,制成水溶液。再进行磁化。当第一潮菇的菇蕾形成后,随着子实体的生长,用4000高斯的磁化水喷洒料面及菇体,每天喷2~3次。使空气湿度提高到90%~95%。采收前一天和采收后3-4天停止喷水,可提前5-10天出菇,增产15%左右。以后几潮菇如前管理,如此喷水。除增产外,还可使菇体增大,菇肉肥厚,改善品质和风味。
冬栽平菇退菌的防治措施
张石添
1 退茵症状。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很是稀少。主要原因是发菌棚通气不良,因保温导致菇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次要原因是基料营养不足、菌种老化。
2 处理办法。打开发菌棚通风孔,令棚内通风;使用直径12毫米的钢棍。给菌袋纵向打孔2-4个,钢棍旋转抽出。保持孔径;菌袋周身打微孔,每袋30个左右,牙签直接扎破塑膜即可:设法提高发菌棚温度至20℃左右:出菇后喷施三维精素。经处理后,一周可恢复发菌,菌丝洁白,态势良好,退菌处可布满浓密的新菌丝,半月后可全部正常出菇。
3 预防措施。在生产前,对菌种、原料做有效检验。尤其菌种的脱毒是重点之一:基料需科学的设计配方,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使其营养丰富而且均衡,为平菇菌丝的健壮和提高抗性奠定合适的物质基础:强化对菇棚和污染菌袋的消杀处理,将已发生退菌的菌袋进行纵向打孔并增加微孔,适当提高棚内温度,降低湿度,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发菌期间每隔3-7天喷洒一遍百病去无踪溶液,以确保发菌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