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80例,采集所有受检者的尿道/宫颈口拭子及尿样标本,分别采用液体培养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SAT法检测拭子标本中UU阳性表达情况,以液体培养法结果为金标准,评估SAT技术在UU检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液体培养法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31例(38.75%)UU检测呈阳性,49例(61.25%)UU检测呈阴性;31例UU阳性患者中SAT(拭子)检出29例,检出率为93.55%,SAT(尿样)检出27例,检出率为87.10%,qRT-PCR检出28例,检出率为90.32%;3种检测方法检测UU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T(拭子)、SAT(尿样)、qRT-PCR检测UU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正确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且取材方便、检测快速、污染较低、结果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影像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本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4例的CT和核酸检测资料.结果 4例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其中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双肺多发散在小片状影或斑片样稍高密度影及大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不清晰;纵膈居中,且纵膈内伴或不伴有肿大的淋巴结;双侧胸腔并无明显积液.核酸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 CT联合核酸检测可有效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
目的 探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水平(CRP)、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缓解时间及咳嗽改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
目的 探究限制输血与积极输血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限制输血组(n=31)和积极输血组(n=32).比较两组止血率、Blatchford评分、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输血后24、48、72 h,限制输血组止血率均高于积极输血组(P<0.05).输血后3 d,限制输血组Blatchford评分为(2.89±0.41)分,低于积极输血组的(4.28±0.87)分,差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