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胃苏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

来源 :特别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胃苏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8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28例)与对照组(n=28例),研究组给予胃苏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幽门螺杆菌及保护胃粘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6%、2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苏颗粒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接受早期颅骨修补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90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接受颅骨修补术的实践分为2组,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临床无症状孕妇为观察组,以同期HbsAg和HbeAg阴性的100例孕妇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
目的:在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肠道准备清洁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肠道准备清洁率”为此次活动主题,运用品管手法选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
期刊
目的探讨肺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对真菌病原体的提示意义。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ICU按序收集免疫抑制合并肺IFI的患者资料。IFI诊断标准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HRCT特征与血清GM试验或G试验阳性,符合2008年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临床诊断(probable diagnosis)的定义标准,
目的:判断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以甲组和乙组为主,两组都是40例患者,分别采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47例甲状腺癌患者视为分析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彩超与螺旋CT检查,比较不
目的:探讨将良肢位的摆放应用于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对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
目的:探析疑血常规及血常规分析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20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凝血常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对检测结果
目的:对不同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间收治的97例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的48h内分别对其血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医疗器械的开发应用,大大提高了危重疾病的治疗水平,与此同时也产生一种新的并发症,即ICU综合征.本文结合临床就ICU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