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趋向成熟,网购已成为众多青年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其间,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在逐渐兴起。但受制于物流业的局限,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农电商兴起
电商先驱马云曾言“十年后再不做电子商务将无商可务”。马云的话获得了众多追随者的认同,也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认可。
近两年,中国电子商务呈现“井喷”态势。2013年12月19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年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预计将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将超过1.8万亿元,中国也由此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国。
电子商务强势崛起,成为我国新经济的引擎,同时也成为改变市场格局、创造新的商业秩序最为火爆的关键词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络零售已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2013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达350亿元,吸引着越来越多年龄段的人上网购物。
电子商务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对传统营销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它们纷纷开始实施线上战略,国内连锁企业百强中,目前已有60多家投资进军电子商务。而与此同时,涉农类电子商务平台也商机显现。据商务部2013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
姑且不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如何,电子商务的出现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国农村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在浙江、山东、福建的一些农村,“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成为墙头标语,这也是中国不少县城正在通过互联网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以地处浙江山区的遂昌为例,这个县城的居民总计开了1200多家淘宝店,年销售总额超亿元。
电子商务在改变农民生活的同时,部分先知先觉的农民也在借助网络优势向外界推介其产品。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湾头村,刚刚走进村子,手机WiFi列表就跳出一串信号名称,让人颇感新鲜。据村民介绍,无线网络“一搜一大把”的背后,是湾头村几乎家家户户上网卖草柳编工艺品的经济模式逐渐兴盛。从原来的出口加工基地,到现在的网络销售集中地,电子商务正在改变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电商江湖风起云涌
众所周知,电商平台是个“烧钱”的项目。相对于未来巨大的“圈钱”机遇来说,众多的风险投资商也乐意在电商平台这个项目上“烧钱”。
一些媒体和业内分析人士透露,目前,一些国际知名资本已经渗透进了中国电商界。例如红杉资本,近年来先后投资的电商包括京东、携程、麦考林、唯品会、聚美优品、乐蜂网、赶集网、美团网、大众点评等,其中唯品会已经于2012年在美上市。
另一些从创业初期就引入外资的网店,也在资本后盾支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网络坚果品牌“三只松鼠”除了网店客服、品牌形象一贯热衷卖萌,办公场所酷似森林游乐场之外,这家总部位于安徽的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中外合资”,也引起一些消费者注意。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2012年中国电商领域投融资案例共计139个,融资总金额达65.08亿美元。2013年上半年监测到的中国电子商务融资事件共有48起,总额达91.19亿美元,其中风险投资44起,融资金额为78.36亿元。
众多知名的电商平台涉足农产品销售,让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专业农产品电商平台显得有些“惊慌失措”,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如何在风起云涌的电商江湖中争取一席之地,是摆在众多农产品电商平台投资者面前的一个“考题”,跨过这道坎,可能就有“跑马圈钱”的机遇,跨不过去则会慢慢死掉。
2014年3月10日,知名电商京东商城与腾讯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战略入股京东15%,同时双方资产将进行整合。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明显是对抗去年阿里巴巴与新浪的结盟。
强强联合“跑马圈地”让本来生存空间狭小的农产品电商界“雪上加霜”,农产品电商平台该何去何从?
平台“短板”凸显
如果没有快递,网商将会怎样?促销大潮之下,快递员猝死、快递业辞职潮等消息持续发酵。消费者、商家担忧物流成为网购经济中“掉链子”的短板,购买行为得不到售后保障,狂欢过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天猫商家A21品牌负责人陈宇文表示:“每年双十一,商家最担心的还是物流,跟消费者解释没有用,他们坚持认为是你品牌的问题。”阿里巴巴方面也表示,并非销售额不能过300亿元、500亿元,而是国内快递业消化不了。
怀山堂电商部负责人曹慧宏就认为,物流业的发展明显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这不仅表现在“物流业的服务质量上”,还表现在“物流业的发展不均衡上”,我国的大部分物流只能到达县城,无法到达乡镇,这就导致电子商务的客户群体无法覆盖广大农村。
据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网商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全国网商发展的梯队特征明显,其中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山东等7个省市为第一梯队;河北、湖北等14个省市为第二梯队;黑龙江、西藏等10个省市为第三梯队。造成不均衡的主因,并非信用及金融发展的限制,而是物流业。
物流总量“短缺”与结构失调相伴而生。第一梯队区域的物流水平明显比第二、第三梯队更完善和成熟。在2013年双十一活动中,物流对网商的重要影响表现得十分突出。尽管淘宝网的活动只是C2C,所需要的物流支持远小于B2B的大规模网商,但物流“短腿”已经影响到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评价。“1天收到货是超出预期,3天到货是基本满足,5天以上就会产生抱怨”,网购者的描述很有代表性,也反映了买方对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期待。
相对于普通的商品来说,农产品物流短板显得尤为明显。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认为,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基础,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节点。但是目前受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承受能力的影响,导致我国冷链物流没有发展起来。“冷链物流技术我们是有的,但成本太高,冷链物流业主利润空间小,行业发展没有动力。”张合成说。
如何破解冷链物流发展难题,张合成看好实体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美国就是靠网络商来发展,像冷链这样的问题他们就很可能解决不了,只有实体发展以后才有可能把这个冷链物流装备起来。”
显然,提高物流支撑水平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电商自身的“内功”在竞争中的权重在增大。目前是电子商务的制度调适期,大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网商、服务商、平台都需要找准定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深化,即云计算、大数据都需直击网商当前发展的痛点,为网商赋能创造价值,塑造C2B新活力,共创新景观。
发展靠市场
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短板,但众多的投资者依然看好。
在这条通往农业信息化的路上,不可否认,因为涉农电子商务鲜明的“惠农性”,注定了比其他电商平台走得更艰难。在现实的环境下,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不仅仅要靠“市长”,更要靠“市场”。
湖南省委政研室课题组专家经过调研后认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既要有信息化基础条件,包括互联网、计算机接入水平和移动通信普通应用程度等;又要发挥好农业电商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支撑作用,而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政府扶上马的同时,涉农电商企业一定要“走市场”,否则,即使“扶上马”也会“走得慢”甚至“摔下来”。
目前涉农电商企业至少有三种盈利模式:通过涉农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实用、有价值的服务,向农民等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庞大的农民网友群体将产生大量的流量,因此可以和运营商进行流量分成;瞄准潜在的广告市场,通过掌握海量、有效、精准的数据,在服务农产品进城的同时也可以推动工业品下乡。
或许,经过一番“血拼”后,靠市场的农产品电商最终会发展成熟起来,毕竟“顾客才是上帝”。
链接:
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主要有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C2C(个人对个人)三种形式。
农电商兴起
电商先驱马云曾言“十年后再不做电子商务将无商可务”。马云的话获得了众多追随者的认同,也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认可。
近两年,中国电子商务呈现“井喷”态势。2013年12月19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年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预计将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将超过1.8万亿元,中国也由此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国。
电子商务强势崛起,成为我国新经济的引擎,同时也成为改变市场格局、创造新的商业秩序最为火爆的关键词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络零售已是大势所趋。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2013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达350亿元,吸引着越来越多年龄段的人上网购物。
电子商务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对传统营销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它们纷纷开始实施线上战略,国内连锁企业百强中,目前已有60多家投资进军电子商务。而与此同时,涉农类电子商务平台也商机显现。据商务部2013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
姑且不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如何,电子商务的出现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国农村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在浙江、山东、福建的一些农村,“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成为墙头标语,这也是中国不少县城正在通过互联网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以地处浙江山区的遂昌为例,这个县城的居民总计开了1200多家淘宝店,年销售总额超亿元。
电子商务在改变农民生活的同时,部分先知先觉的农民也在借助网络优势向外界推介其产品。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湾头村,刚刚走进村子,手机WiFi列表就跳出一串信号名称,让人颇感新鲜。据村民介绍,无线网络“一搜一大把”的背后,是湾头村几乎家家户户上网卖草柳编工艺品的经济模式逐渐兴盛。从原来的出口加工基地,到现在的网络销售集中地,电子商务正在改变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电商江湖风起云涌
众所周知,电商平台是个“烧钱”的项目。相对于未来巨大的“圈钱”机遇来说,众多的风险投资商也乐意在电商平台这个项目上“烧钱”。
一些媒体和业内分析人士透露,目前,一些国际知名资本已经渗透进了中国电商界。例如红杉资本,近年来先后投资的电商包括京东、携程、麦考林、唯品会、聚美优品、乐蜂网、赶集网、美团网、大众点评等,其中唯品会已经于2012年在美上市。
另一些从创业初期就引入外资的网店,也在资本后盾支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网络坚果品牌“三只松鼠”除了网店客服、品牌形象一贯热衷卖萌,办公场所酷似森林游乐场之外,这家总部位于安徽的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中外合资”,也引起一些消费者注意。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2012年中国电商领域投融资案例共计139个,融资总金额达65.08亿美元。2013年上半年监测到的中国电子商务融资事件共有48起,总额达91.19亿美元,其中风险投资44起,融资金额为78.36亿元。
众多知名的电商平台涉足农产品销售,让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专业农产品电商平台显得有些“惊慌失措”,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如何在风起云涌的电商江湖中争取一席之地,是摆在众多农产品电商平台投资者面前的一个“考题”,跨过这道坎,可能就有“跑马圈钱”的机遇,跨不过去则会慢慢死掉。
2014年3月10日,知名电商京东商城与腾讯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战略入股京东15%,同时双方资产将进行整合。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明显是对抗去年阿里巴巴与新浪的结盟。
强强联合“跑马圈地”让本来生存空间狭小的农产品电商界“雪上加霜”,农产品电商平台该何去何从?
平台“短板”凸显
如果没有快递,网商将会怎样?促销大潮之下,快递员猝死、快递业辞职潮等消息持续发酵。消费者、商家担忧物流成为网购经济中“掉链子”的短板,购买行为得不到售后保障,狂欢过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天猫商家A21品牌负责人陈宇文表示:“每年双十一,商家最担心的还是物流,跟消费者解释没有用,他们坚持认为是你品牌的问题。”阿里巴巴方面也表示,并非销售额不能过300亿元、500亿元,而是国内快递业消化不了。
怀山堂电商部负责人曹慧宏就认为,物流业的发展明显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这不仅表现在“物流业的服务质量上”,还表现在“物流业的发展不均衡上”,我国的大部分物流只能到达县城,无法到达乡镇,这就导致电子商务的客户群体无法覆盖广大农村。
据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网商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全国网商发展的梯队特征明显,其中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山东等7个省市为第一梯队;河北、湖北等14个省市为第二梯队;黑龙江、西藏等10个省市为第三梯队。造成不均衡的主因,并非信用及金融发展的限制,而是物流业。
物流总量“短缺”与结构失调相伴而生。第一梯队区域的物流水平明显比第二、第三梯队更完善和成熟。在2013年双十一活动中,物流对网商的重要影响表现得十分突出。尽管淘宝网的活动只是C2C,所需要的物流支持远小于B2B的大规模网商,但物流“短腿”已经影响到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评价。“1天收到货是超出预期,3天到货是基本满足,5天以上就会产生抱怨”,网购者的描述很有代表性,也反映了买方对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期待。
相对于普通的商品来说,农产品物流短板显得尤为明显。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认为,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基础,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节点。但是目前受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承受能力的影响,导致我国冷链物流没有发展起来。“冷链物流技术我们是有的,但成本太高,冷链物流业主利润空间小,行业发展没有动力。”张合成说。
如何破解冷链物流发展难题,张合成看好实体发展冷链物流产业。“美国就是靠网络商来发展,像冷链这样的问题他们就很可能解决不了,只有实体发展以后才有可能把这个冷链物流装备起来。”
显然,提高物流支撑水平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电商自身的“内功”在竞争中的权重在增大。目前是电子商务的制度调适期,大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网商、服务商、平台都需要找准定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深化,即云计算、大数据都需直击网商当前发展的痛点,为网商赋能创造价值,塑造C2B新活力,共创新景观。
发展靠市场
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短板,但众多的投资者依然看好。
在这条通往农业信息化的路上,不可否认,因为涉农电子商务鲜明的“惠农性”,注定了比其他电商平台走得更艰难。在现实的环境下,发展涉农电子商务,不仅仅要靠“市长”,更要靠“市场”。
湖南省委政研室课题组专家经过调研后认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既要有信息化基础条件,包括互联网、计算机接入水平和移动通信普通应用程度等;又要发挥好农业电商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支撑作用,而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政府扶上马的同时,涉农电商企业一定要“走市场”,否则,即使“扶上马”也会“走得慢”甚至“摔下来”。
目前涉农电商企业至少有三种盈利模式:通过涉农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实用、有价值的服务,向农民等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庞大的农民网友群体将产生大量的流量,因此可以和运营商进行流量分成;瞄准潜在的广告市场,通过掌握海量、有效、精准的数据,在服务农产品进城的同时也可以推动工业品下乡。
或许,经过一番“血拼”后,靠市场的农产品电商最终会发展成熟起来,毕竟“顾客才是上帝”。
链接:
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主要有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C2C(个人对个人)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