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雨,那人,那情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风了,半掩的书卷泛黄的纸页被轻轻翻起,氤氲着缕缕墨香。静静地听着窗外那雨滴落足之声,望着墙角的那把伞,不由想起那黛瓦白墙内的老人。
  雨伴着和风,在空中连成一丝丝的针线,密密地落在江南的瓦上。
  上完古筝课,天色已晚,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不远处有条小吃街,快步走去,瞬间就被空气中弥漫着的食物香气裹挟。在这春寒料峭的早春里,小吃街像一只冒着热气的暖炉,为过客带来一丝丝温暖,盛上一碗碗暖胃的食物。
  斜风细雨吹落在身上,带来阵阵寒意。选定一家饺子馆,刚迈进小店,迎面就有人为我递上一条毛巾。我细细地擦拭着淋湿的头发,抬头打量着小店,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素净的木桌、木椅,暖色调的灯光照着,让人觉得亲切。柜台后站着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眉宇间融着片片善意。那正是刚才给我递毛巾的人。他朝我笑了笑,顷刻间,那张苍老的脸上,深沟浅壑般的皱纹,浅藏于每一丝展开的笑容中。
  “孩子,来点什么?”我望了望价目表,选定一份三鲜饺子,伸手掏钱,发现口袋空空如也。我出门时明明放在口袋里的钱怎么不翼而飞了?难道是练琴的时候不小心带出了口袋?我站在那儿呆呆地想着,尴尬地低下了头。“孩子,忘带钱了?没事,下次补上就可以了。”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抬头凝视着他。他眼里闪烁着亲切温和,丝毫没有不悦的神色。见我不语,他又说道:“没事的,孩子。就当爷爷我请自己的孙女,好吗?”瞬间,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顿时觉得这方寸小店盈满了浓浓的爱意、深深的亲情。
  窗外,细小的雨点,轻盈而优雅地落下,轻轻敲打在瓦面上,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成一曲明快的小歌……
  窗内,老人忙着洗刷、烧开水,那微微佝偻的背影在小店内忙碌地穿梭着。水烧开了,饺子入锅,调制蘸料,他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起伏于瞬息之间。蒸腾的水汽中,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我眼前。我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入口中。柔滑的外皮,鲜嫩的三鲜馅,入口鲜香无比,我不知不觉沉浸在这家常美味中。放下碗筷,我不知是走是留。“孩子,天都黑了,快回家吧!”老人将一把伞塞到我手中,又在店中忙活着。
  起风了,吹散我脑中的遐思。轻掩书卷,心中却久久不得平静。亦是这雨声,亦是那人语,都深深地浸润在这江南的美好中。
  指导老师:华震艳
  【点评】小作者具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这从习作凝练而又富有韵味的语言中可以看出来。小作者由窗外的雨,想起小吃街那家小店里的老人。小作者对老人的表现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来完成的,老人的善解人意令人感动。在结构上,习作结尾和开头呼应,让人回味。
其他文献
我非常庆幸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家里,我的长辈们,除了给我宠爱之外,还为我营造了非常好的成长环境。  爷爷曾经是个军人,一个爱读书的军人。家里除了书柜里有书,床头柜、沙发、茶几,甚至餐桌上都是书。爷爷教我识字,给我讲书里的故事,从《三字经》到《茶花女》。从两三岁到现在,书一直是我最好的玩具和伙伴。现在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知识面广,语文成绩好。这都要归功于我的爷爷啊。  奶奶没有上过学,目不识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