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安阳市医疗机构输血不良反应状况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安阳市4家医疗机构549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状况,为有效预防和处理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促进输血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4年来安阳市4家医疗机构64 251例输血病历的调查,对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分别按医院、反应类型、输血种类等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64 251例临床受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49例,整体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85%,总体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类别的输血不良反应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占81.95%;不同血液成分中,差异具有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本地区就诊患者的丙型肝炎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9~2012年71 679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液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 就诊患者的抗
目的 研究本地区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检出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15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
医疗用血单位投诉管理是血站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血站来说,主要工作是采集血液,并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制品,其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满足临床需求,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合
因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疗效好、输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临床用量日益增加。为缓解供求矛盾和提高献血者服务满意率,扩展机采献血队伍,根据献血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采机
<正>在医院的治疗及抢救中,输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救治措施。血液从献血者体内采集到输注受血者体内,经历了一个"从血管到血管"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血液采集供应和临床输注两
献血者隐私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献血者招募,影响血液质量的安全。结合工作实际,对献血者隐私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的采用美国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比较Auto PBSC管路和白细胞管路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选择供者/患者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46例64人次,AutoPBSC管路采
microRNAs参与调节正常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调控作用,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microRNAs在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类型识别、诊断、治疗等过程中也发挥着重
随着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各大医院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医院输血科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1,2]。输血科的工作不同于医院其他科室,一个微小的失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甚至危及患
临床输血申请单记录了患者输血前基本状况和输血辅助诊断记录,是临床输血原始记录的客观证据,具有法律效力,是输血相关医疗文书重要的组成部分[1,2]。本院依据《临床输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