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在修复指端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外伤致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91例(102指),64指合并部分末节指骨外露,其中男性60例,女性31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6.3岁.彻底清创后,应用双层人工真皮覆盖创面,术后定期换药、包扎,4~6周后拆除人工真皮硅胶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感染情况.测量手指末端两点辨别觉.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有无瘢痕形成.结果 9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66例患者(75指)人工真皮覆盖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一期愈合,未见指骨外露,未见感染.25例患者(27指)仍有部分创面残留,经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患指创面愈合后外观良好,质地坚韧,无色素沉着;VSS评分0~4分,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形成;无手指臃肿,感觉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两点辨别觉3~6 mm.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在修复手外伤后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合并部分末节指骨外露创面中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创面愈合后外形及功能满意,无需行皮瓣移植修复及残端修整,最大限度恢复患指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重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短期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选择因重度MR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重度MR组)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
软骨细胞作为一种力学效应细胞,在体内多轴载荷的刺激下,能够产生多种物理化学信号,从而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凋亡.为此,模拟体内力学环境成为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一大研究
目的 观察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及细胞系中miR-597的表达情况,以及上调miR-597表达对HCC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例HCC患者,其中男
作为当年量子基金的共同合伙人,吉姆·罗杰斯整整比乔治·索罗斯小了12岁。两人的搭档仿佛金庸小说中全真教主王重阳与师弟周伯通。一个开山立派、总揽全局,而另一个痴迷专注
内、中膜厚度是临床上用于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目前,基于B超图像测量内、中膜厚度通常由专业医生手动标记内、中膜边界来实现,过程繁琐耗时,人为影响因素多。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聚类灰度阈值法,以检测B超图像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首先基于GMM对颈动脉图像灰度聚类,然后用灰度阈值法检测血管壁内、中膜的分界,最后测量二者的厚度。与直接使用灰度阈值法的测量技术相比,颈动脉
血管支架的虚拟释放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手术规划、风险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编织型支架和覆膜支架虚拟释放的数值仿真平台,利用该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将转型期再分配制度安排与居民消费差距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与收入分配制度相比较,转型期再分配制度进一步导致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消费差距的扩大。目前应
国医大师薛伯寿在临床应用《内经》“木郁达之”之法治疗内科疾病常获显效,以三例医案胃脘痛、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咳嗽为基础,探讨和分析“木郁达之”治则的重要性及其在临
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提出一些看法,想要改变当前的教育局面,可以从让学生在学习时掌握更多主动权,教师教导时丰富更多课外知识,使用丰富多样的多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