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7月我门诊部收治的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使用缬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90d后血压及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及餐后1h血糖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血压及血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缬沙坦,氨氯地平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01-02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的病因不能通过检查手段被发现,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老年群体,进展缓慢,病程长,且老年患者一般并发糖尿病,两种疾病同时发生,给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带来较大威胁,临床治疗一般以降压药物为主,缬沙坦、氨氯地平均属于常用抗高血压类药物。本次研究旨在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2019年7月我门诊部收治的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4-95岁,平均年龄(82.72±2.65)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75±3.23)年。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4~95岁,平均年龄(82.81±2.58)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83±2.06)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均为原发性高血压,且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③年龄≥60岁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②精神类疾病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
  1.3方法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23,规格:40mg)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80mg/次,1次/d。观察组使用缬沙坦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51,规格:以氨氯地平计5mg)口服治疗,2.5mg/次,1次/d。缬沙坦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90d。
  1.4评价指标①采用上臂式电子语音血压计(深圳市康贝科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90d后测量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90d后,采用血糖测试仪(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TD-4273)检测血糖,取两组患者空腹及午餐后1h指尖血,测量两组患者血糖水平。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压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糖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某些先天性遗传因素及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高钠膳食、肥胖)和生理性减压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此类患者单一用药效果不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血压及血糖。缬沙坦片适应症为原发性高血压,属抗高血压类药物,口服进入人体后吸收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4~97%,降压作用可持续24h,连续用药2~4周血压下降达最佳效果,以原型药物代谢,70%经胆道排泄,是一款血管紧张素II(AT)拮抗剂。缬沙坦可封闭AT的I型(ATl)受体,抑制ATl受体肾上腺球细胞释放醛固醇,选择性的作用ATl受体,且可升高AT水平,刺激AT的Ⅱ型(AT2)未封闭受体,同时抗衡ATl受体的作用,从而达到血管扩张,血压降低的功效,而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率无明显影响。
  氨氯地平属于循环系统药物,是抗心绞痛药物一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口服进入人体后基本在肝脏内代谢,吸收完全且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肾清除是代谢物主要排泄途径,每天服用一次即可维持稳态血药浓度24h,氨氯地平长期口服对患者心率、血压未有明显影响。氨氯地平均可与非二氢吡啶、二氢吡啶结合,由细胞外钙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来完成血管平滑肌、心肌的收缩,且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比对心肌细胞的作用要强,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转运,在酸碱度生理范围内,不影响患者血清钙的含量,属于离子化复合物,通过在结合位点与钙通道受体缓慢地结合或分解进而实现其一步步药效的作用。还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实现不同运动量的心肌需氧量的下降,抑制患者的血管痉挛,恢复冠状动脉以及小动脉的血流灌注。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血压及血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艾司奧美拉唑钠与泮托拉唑钠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上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临床上予以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和观察组(48例,临床上予以艾司奥美拉唑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情況、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数据、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均有效率,总
目的:探讨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普米克令舒和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对
目的:研究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免租组化学在≤1.0cm直肠类癌治疗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直肠类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应用环孢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33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48次监测结果纳入本次研究,均给予环孢素治疗,并分析对不同环孢素给药剂量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液浓度的影响。结果:环孢素给药剂量在<3mg/kg的血药浓度低于给药剂量为3mg/kg~5mg/kg、>5mg/kg(P<0.05),给药剂量为3mg/k
目的:分析保乳与改良根治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共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对半分为两组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辅助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耳鸣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100例耳呜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一组成员纳入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另外一组成员纳入观察组辅助耳鸣习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耳鸣残疾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80.00%)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00%)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HI评分显著更低(P
[摘要]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取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的 疗效及不良反应展开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患 者均接受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观察组在此期间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统计治疗情况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 解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vs 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分析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封闭治疗胡蜂蜇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胡蜂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利多卡因联合
[摘要]目的:给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胰岛素+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观察联合用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的5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其就诊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将仅给患者使用胰岛素的视为对比组;将给患者使用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的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骨密度较对照组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50例,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