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头晕常见病因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病证结合模式探讨老年人头晕常见病因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433例老年头晕患者,按照西医的诊断标准明确梅尼埃病、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慢性主观性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和高血压急症等头晕常见的7种病因,对上述病因的头晕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梅尼埃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肝阳上亢型、痰湿中阻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肝阳上亢型,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肾精不足型;肝气郁结型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中,及肝阳上亢型在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病因(均P<0.01);直立性低血压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主要证型为肾精不足型(P<0.01,P=0.015).慢性主观性头晕与其他6种病因的证型构成差异显著(P<0.01);梅尼埃病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之间、前庭神经炎和高血压急症之间的证型构成最为相似.结论:老年人头晕的常见病因的中医证型构成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简阳市中医医院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柴胡承气汤.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APACHEII)评分水平、总有效率
目的:本研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中医证型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CAG伴IM患者259例,主要分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3个证型,观察CAG伴IM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把其病理标本实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3个证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目的:探讨器具辅助松解技术作用于后表线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北京同仁堂(漳州)就诊的急性腰痛患者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器具辅助松解技术工具在后表线上进行分阶段中度力量慢速刮拭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两侧肾俞、大肠俞、委中、环跳、腰痛穴和阿是穴的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评定法、视觉模拟评分法、日本骨科协会下背痛评分和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差异比较两组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手法松解术应用于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的8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手法松解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小针刀配合臂丛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的差异,并检测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患者白
目的:探讨电针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型)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普仁医院2018年9月-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25例,予以甲氨蝶呤治疗)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电针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因子[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uclear Factor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
吴净主任医师从医30载,对治疗慢性肾衰竭有独到的治疗思想及方法.现分析并总结导师吴净主任医师以“益气化浊法”为主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文章通过病因病机分析、辨证施治等方面展开论述吴净主任医师以“益气化浊法”为基准,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加减用药的治疗思想,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提供不同的治疗思路.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西医组(40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组(4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生长抑素、胃泌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治疗后的胃脘胀痛、消化不良、嗳气及反酸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治疗后的生长抑素水平高于西医组、胃泌素水平则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
情志病多为癫狂、郁病、脏躁、百合病等.符老认为,临床上以痰热导致的兴奋性情志病最为常见.重阳则狂,热盛于内,令阳气浮越,则神志躁动,痰热上壅,阻塞心脑通道,神明失常,而致“癫狂”.治疗上灵活应用清心化痰法治疗辨证属痰热的多种情志疾病,治以清心凉血,使邪去则病自安,充分体现了中医知常达变、异病同治的思想.
目的:研究芪参五苓汤配合艾灸治疗水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5例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艾灸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芪参五苓汤配合艾灸治疗.比较两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及24小时尿量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小管损害标志物血清β2微球蛋白、白蛋白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小时尿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24小时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24小时尿量高
目的:分析益气散结汤及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对疼痛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45例进行益气散结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