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能源,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产业。电力系统结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高效处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信息,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促使供电量稳定,进一步提升供电效率。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优势,并探讨了电气自动化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电效率
1 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为了保障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各个电力企业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该行业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为企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方向,目前有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和生产,正在逐渐向智能化转型。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近些年来自动化控制已经应用到了电力领域当中,该项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减少用于系统维护项目的资金,这也为后期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优势
2.1 便于远程监控,及时排除故障
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营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一旦电力系统的某个变电站或者传输线路发生故障,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第一时间查找和确定故障位置,系统将故障信息及时反馈给终端操作平台,操作人员再将反馈信息传达给电力系统维修人员,便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使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2.2 便于集中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系统包括输电系统、发电系统、变电站以及配电站,复杂庞大的电力网络使得每天发生较大的信息量,如果采取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各个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的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各个运营系统,这就容易使局部电网出现运行不畅的情况。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这些分散的信息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处理系统,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筛选功能,及时剔除冗余信息,进而结合可用信息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电力能源。
2.3 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处理速度快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涵盖了光互连技术、总线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仿真建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这些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接收运行状态信息,而且信息的传输速度极快,运算处理速度极快,不仅提高了终端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故障排除时间。此外,受到区域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电力系统在运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造成信息传递中断,但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比如光互连技术,主要利用波导光与自由空间光的互联技术,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外罩,使系统故障率降到最低点。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类型
3.1发电控制
在电力工程当中,发电调控系统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化技术更好地调控电力系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同时,对电力系统当中的各方面的运行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探究,进而对电力系统的每个不同时刻的工作状况都进行适当调节。
3.2电力调度技术
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而言,它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整理由于电力系统所引发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具体分析和研究了收集到的各方面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以及各种不同的设备正常运行进行适当地控制和管理。因为在电力系统平时运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都比较复杂,这样就促使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加,若是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来整理这些相关的资源,就可能会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促使管理难度逐渐降低,这样就会逐渐地实现电力系统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目标。
3.3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来集中化地收集和处理变电站组网当中的相关信息,进而达到电力系统当中的各方面设备的分配工作逐渐地优化,从而促使电力系统本身的生产效率以及运行的稳定程度都得到有效提高。
3.4配电技术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当中的配电技术的运用之下,可以自動化地管理和控制配电网,从而可以促使电能更加高效化分配,进一步保证电力资源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4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4.1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营设备以及仪器仪表进行远程监控,过去,电力系统的局部区域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对大部分区域进行停电处理,这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而应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每一个类型的智能仪表,只需要对局部区域采取停电措施,对其他区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随着该技术的日渐纯熟,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已经能够对电力系统实现分散控制与调节,尤其是针对每一户居民的用电系统,可以实行智能化操控,为此节省了大量的中间调控时间。
4.2 主动实时数据库技术
电力系统对过程控制与数据监测的实时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一旦数据失去实效性,应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主动实时数据库技术可以随时收集汇总电力系统的反馈信息与数据。比如电力系统的局部区域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事故,电力系统能够及时发生突发事故警报,并第一时间将突发事故的数据信息传递给系统终端平台,操作人员根据实时数据,能够准确判定故障位置,为事故抢修赢得了大量宝贵时间。主动实时数据库主要由数据系统、被控系统以及执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数据系统具有存储信息数据与分析处理数据的功能,被控系统是监控的主要对象,而执行系统则主要发挥监视与调控作用,负责控制被控系统。
4.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的应用
当前用电量不断地增加,同时,电网的规模和范围也逐渐地扩大,能够在电网当中适当地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本身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促使供电量的逐渐增加。如果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其中的报警系统就会在发出警报之后,分析其中具体的故障点以及相应的故障原因,这样就可以保证故障检测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即在探查故障这个环节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的优势更加丰富,而且它足够高效、便捷,这样就可以促使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目标逐渐实现。
4.4 技术融合
在互联网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网络和计算机,而网络的传输和计算机的运行都需要利用电力。为了保障企业正常工作,公民正常生活,电力企业也要重视实现计算机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输送电能的效率,还可以保障电网的安全,避免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完善、创新智能技术,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进而满足人们生活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长治久安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方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及火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3):13-14.
[2]苏艳娟,郭丹蕊.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03):202+210.
[3]赵杉.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01):79-80.
[4]陈常青.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2):224-225.
[5]张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55.
作者简介:潘志鹏(1990-),男,汉族,职称:助理工程师,湖北荆门,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电效率
1 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为了保障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各个电力企业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该行业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为企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方向,目前有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和生产,正在逐渐向智能化转型。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近些年来自动化控制已经应用到了电力领域当中,该项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减少用于系统维护项目的资金,这也为后期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优势
2.1 便于远程监控,及时排除故障
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营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一旦电力系统的某个变电站或者传输线路发生故障,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第一时间查找和确定故障位置,系统将故障信息及时反馈给终端操作平台,操作人员再将反馈信息传达给电力系统维修人员,便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使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2.2 便于集中控制,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系统包括输电系统、发电系统、变电站以及配电站,复杂庞大的电力网络使得每天发生较大的信息量,如果采取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各个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的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各个运营系统,这就容易使局部电网出现运行不畅的情况。而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将这些分散的信息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处理系统,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分析筛选功能,及时剔除冗余信息,进而结合可用信息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电力能源。
2.3 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处理速度快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涵盖了光互连技术、总线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仿真建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这些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接收运行状态信息,而且信息的传输速度极快,运算处理速度极快,不仅提高了终端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故障排除时间。此外,受到区域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电力系统在运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造成信息传递中断,但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规避这一问题。比如光互连技术,主要利用波导光与自由空间光的互联技术,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外罩,使系统故障率降到最低点。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类型
3.1发电控制
在电力工程当中,发电调控系统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化技术更好地调控电力系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同时,对电力系统当中的各方面的运行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和探究,进而对电力系统的每个不同时刻的工作状况都进行适当调节。
3.2电力调度技术
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而言,它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整理由于电力系统所引发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具体分析和研究了收集到的各方面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以及各种不同的设备正常运行进行适当地控制和管理。因为在电力系统平时运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都比较复杂,这样就促使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加,若是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来整理这些相关的资源,就可能会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促使管理难度逐渐降低,这样就会逐渐地实现电力系统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目标。
3.3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来集中化地收集和处理变电站组网当中的相关信息,进而达到电力系统当中的各方面设备的分配工作逐渐地优化,从而促使电力系统本身的生产效率以及运行的稳定程度都得到有效提高。
3.4配电技术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当中的配电技术的运用之下,可以自動化地管理和控制配电网,从而可以促使电能更加高效化分配,进一步保证电力资源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4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4.1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营设备以及仪器仪表进行远程监控,过去,电力系统的局部区域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对大部分区域进行停电处理,这就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而应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每一个类型的智能仪表,只需要对局部区域采取停电措施,对其他区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随着该技术的日渐纯熟,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已经能够对电力系统实现分散控制与调节,尤其是针对每一户居民的用电系统,可以实行智能化操控,为此节省了大量的中间调控时间。
4.2 主动实时数据库技术
电力系统对过程控制与数据监测的实时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一旦数据失去实效性,应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主动实时数据库技术可以随时收集汇总电力系统的反馈信息与数据。比如电力系统的局部区域出现故障,导致停电事故,电力系统能够及时发生突发事故警报,并第一时间将突发事故的数据信息传递给系统终端平台,操作人员根据实时数据,能够准确判定故障位置,为事故抢修赢得了大量宝贵时间。主动实时数据库主要由数据系统、被控系统以及执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数据系统具有存储信息数据与分析处理数据的功能,被控系统是监控的主要对象,而执行系统则主要发挥监视与调控作用,负责控制被控系统。
4.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的应用
当前用电量不断地增加,同时,电网的规模和范围也逐渐地扩大,能够在电网当中适当地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网本身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促使供电量的逐渐增加。如果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其中的报警系统就会在发出警报之后,分析其中具体的故障点以及相应的故障原因,这样就可以保证故障检测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即在探查故障这个环节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的优势更加丰富,而且它足够高效、便捷,这样就可以促使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目标逐渐实现。
4.4 技术融合
在互联网发展与普及的背景下,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网络和计算机,而网络的传输和计算机的运行都需要利用电力。为了保障企业正常工作,公民正常生活,电力企业也要重视实现计算机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输送电能的效率,还可以保障电网的安全,避免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必须重视完善、创新智能技术,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进而满足人们生活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长治久安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方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及火力发电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3):13-14.
[2]苏艳娟,郭丹蕊.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03):202+210.
[3]赵杉.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01):79-80.
[4]陈常青.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2):224-225.
[5]张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55.
作者简介:潘志鹏(1990-),男,汉族,职称:助理工程师,湖北荆门,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