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办报经历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组织的安排,我离开了干了多年的新闻工作岗位.调到汉阳县(今蔡甸区)科委、科协当秘书。我原以为既然是两个机构,必然会有一班人马,不致于像我那样单人独马到处采访新闻写稿子。其实完全不是那回事,科委主任、科协主席都是县长和副县长挂名兼任,由政府办公室代管,无一兵一卒,实际上有名无实。是个空架子。我调去以后,就是一张桌椅和我。成了孤家寡人,加之业务不熟,隔行如隔山,无所事事,一时间思想极不安定。可那个年代的组织纪律相当严明。“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个人必须服从组织”.根本就没有个人讨价还价的余地
其他文献
全国团代会代表王一平王一平,1925年生于四川成都.他父亲王右瑜是同盟会会员,和蒋介石是日本军校的同班同学.1937年,王一平就读成都树德中学,1943年考取内迁到乐山的武汉大学
武昌的中山路和中山桥,汉口的中山公园、中山大道、三民路、民族路、民生路和民权路,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命名的。蛇山上的孙中山总理纪念碑,武昌阅马场和汉口三民路两处的孙中山
董明藏出生于1895年,他的自传写得很清楚。董家是青山余家土库乡的人,估计就在今天的余家头附近。
一、1996年3月,第一次提出武汉市政协全会建议案1996年3月6日.武汉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件建议案:《关于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建议案》(武协字[1996]10
1945年8月15日上午八九点钟光景,我从当时的成都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收听到转播日本东京广播电台播出的日本政府的一篇声明。声明分两次播完,其间中断了约两小时,中断后继续播
武汉,地处内陆深处,武汉的文化带有强烈的本乡本土的“土俗”味道。但因为有了长江,使这座城市充满了一股天然的雄浑大气。这股大气,或多或少冲淡了武汉的土俗,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武昌蛇山旁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阅马场校区内,曾经有一处称为“茧园”的大庄园,占地几十亩,估计面积比山西乔家大院还要大。据记载,整个园区内仅池塘就有7口,每口
1945年8月15日,我永志难忘。这一天我是在成都度过的。1938年我离开汉口.1939年进川到重庆,1941年到了成都。先是在成都金牛坝新生小学当教员,1943年这所学校更名为成都县金泉乡
我的父亲毛君为先生,名祥林,字传祯,号君为,笔名大多山人。生于1908年8月24日,1996年7月14日逝世,享年88岁。父亲在武汉书画界素有十老之称,其绘画作品不仅在省、市内有一定名望,而且
在武汉文艺界。上了年岁的人提起家父巴南冈的名字,差不多是人人知晓。他之所以著名.我想不外乎几个原因:一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他长期从事武汉的文化艺术领导工作.在贯彻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