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定量化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

来源 :石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地质特征,依托油藏工程方法,利用油藏物质平衡原理,结合现场实验,分析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定量化注水技术。该技术实现了缝洞型油藏注水时机的准确把控,可有效保持油藏能量及泄油半径。对于单井缝洞单元注水替油井实现了周期注水定量化设计,对于多井缝洞单元水驱井组,通过采油井分水量计算,实现了注采井组多流线差异化定量水驱及均衡波及。该技术的使用对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高效开发,有效提高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物质平衡方程;定量化注水;采收率
  一、地质背景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區南坡阿克库勒凸起南部,是典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油藏(漆立新,2014)。受多期构造岩溶控制,储集空间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基岩基本不具备储渗能力,储集体非均质性极强,空间分布复杂(李阳,2013;金强等,2013)。开发过程中普遍出现含水快速上升,产量递减快,常规开发手段开发效果不理想,采收率较低。
  二、定量化注水理论依据
  2.1单井注水替油
  生产实践表明,储集体发育程度越好,规模越大,其注水替油效果越好,尤其以溶洞型储集体效果最好。
  2.2单元注水
  开发实践表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有相当一部分注采单元为一注多采或多注一采模式,要保证注水过程均衡波及,需要精准确定每口受效井的分水量。同理,可根据油藏物质平衡原理,计算单元中受效井的分水量。
  定量化注水技术可以实现单元注水量的定量化配注与调整,通过调整生产压差、注水参数等方式,来调整井间压差,从而分配引导分水量,使得同一注采井组中,不同受效井均达到注采平衡,均衡波及。
  三、定量化注水生产实践
  3.1注水替油井的定量化注水实践
  以A井为例,该井钻完井过程中发生少量漏失(205.5m3),钻遇溶洞型储集体。投产即带水,累计产液2442t,产油2164t后停喷转抽,生产过程中与邻井无明确动态响应,为典型的定容性单井缝洞单元。计算出A井转抽生产期间的单位压降采出量(表 1),符合实际开发需求。
  通过使用定量化注水技术,对A井实施三轮注水替油开发,三轮注水能量均保持较好。单位压降产液量EEI未出现大幅下降,有效保持了油藏泄油半径,三轮次注水替油累计实现增油5086t。
  3.2单元注水井组的定量化注水实践
  B注采井组中B井为单元注水井,受效井为C、D、E井,生产期间井间动态响应明确,为典型的大规模多井缝洞单元油藏。为使井组中各受效井均能达到均衡波及,通过式计算各井分水量,同时计算各井连通程度,合理调整B井注水量及受效井工作制度。以第1周期为例(表 2),B井注水5441m3,计算出C井单位压降采出量EEI=1411m3/MPa,注水过程中采出量为QC=1424m3,注水初期与末期压力上升值P=0.7MPa。C井注水分水量为We=2412m3。D井单位压降采出量EEI=677m3,注水期间产出量为Q=1158m3,始末状态压力上升值为P=0.5MPaD井注水分水量为We=1497m3。E井单位压降采出量为EEI=416m3,注水期间产出量为Q=531m3,始末状态压力上升值为P=2.1MPa,计算出E井注水分水量为We=1405m3。计算三个受效井分水量合计为5314m3,实际注水5441m3,误差率2.3%,符合实际开发需求。
  根据物质平衡理论,在一个注采井组中注水分流量最合理科学的分配方应该与各采油井井控储量相匹配,即各采油井分水量应该与其单位压降产液量呈正比。基于此理论,对于B井组,可根据单位压降采油量计算合理分水量,由上文可知EEIC=1411m3/MPa,EEID=1008m3/MPa,EEIE=594m3/MPa(表 2),因此理想分水量比例WC:WD:WE=0.47:0.34:0.19。由前期注水情况可知,第一、二周期注水实际分水量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表 3),计算可得注水井与各采油井井间导流能力为FC=15.8m3/d/MPa,FD=11.5m3/d/MPa,FE=5.2m3/d/MPa,各采油井导流能力比例为FC:FD:FE=0.49:0.35:0.16。
  对照前期各井注水分水率与理想比例的差距,结合井间导流能力,对各采油井进行调整(表 3)。分析认为:E井实际分水量偏大,而D井实际分水量偏小,因此,在第三周期注水过程中主动下调了E井工作制度,减小其与注水井B的井间压差,从而减小注入水向E井的分水量;相反,D井上调工作制度,增大其与注水井B的井间压差,从而增大注入水向D井的分水量,保证了水驱的均衡波及。通过工作制度的调整,使各采油井分水率均接近理想比例,使得井组内水线达到均衡波及,最大程度动用井间储量,有效提高了井组采收率,实施注水三周期,累计增油23536t,增油效果显著。
  四、结论与认识
  (一)依托物质平衡原理,对于定容性单井缝洞单元实施单井注水替油,通过单位压降采油量和单位压恢耗水量两项参数定量化设计周期注水量,有效补充了油藏能量,减少了无效注水量,实现了油藏的稳定动用。
  (二)依托物质平衡原理,对于大规模多井缝洞单元中的注采井组,通过各受效井单位压降采油量比值定量化设计合理分水量;结合注采井组井间导流能力,通过调整井间压差,使各采油井分水率接近理想比例,从而避免井组注水水窜,延长单元注水有效期,提升水驱开发效果。
  (三)生产实践表明,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定量化单井注水及单元注水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注水开发效果,是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中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的水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何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废水分类、处理原则,重点介绍了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工业废水;处理原则;处理方法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期刊
摘要:随着油田开采,部分油井进入高含水期,含水率不断上升,增大油井提液强度,导致杆管间工作环境的恶化及润滑条件变差,随着斜井的增多,抽油机井管杆偏磨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高含水期;含水率;腐蚀偏磨;  一、管杆腐蚀偏磨危害  通过调研2019年X作业区井下作业类别中发现,因腐蚀偏磨而发生检泵作业占91.2%,腐蚀偏磨危害:①杆与管之间的偏磨缩短了油井生产周期,作业费用及作业井次增加。②抽油机井
期刊
摘要:不断提升井下作业的质量,避免安全事故产生是井下作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井下作业企业必须要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通过多方努力实现施工质量的优化。石油企业在极力提升自身施工技术的同时必须重视井下施工安全,坚持科学施工和安全施工并行。  关键词:井下作业;施工过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途径  引言  石油井下作业的修井作业施工,是油田生
期刊
摘要:存储式测井是一种综合了多门学科的技术和知识的新型的测井技术,它完美的解决了复杂井例如大斜度井、水平井、超深井等的电缆测井的难题,而采用的是一种无电缆测井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地面系统的组装和参数配置,可以实现对一些复杂井的测井技术,提高了石油勘探的效率。  关键词:储存式水平测井;水泥胶结;  1 引言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进度在不断深入,各种复杂井不断的挑战着石油勘探者的极限,例如水平井、超
期刊
摘要:石油测井技术如今有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含电法、声波、放射性、成像等技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测井的采集过程集成化,能够更加高效的工作;测井的资料收集过程越来越动态化,以实现实时数据的检测,同时从二维向三维发展;在技术和装备上也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设备更加先进安全,技术更加的科技化,相信未来测井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加的完善,去向更广阔的天空。  关键词:石油行业;测井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1石油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级无人机依靠高技术水平、高空监控、高速运转和高清视频图像——“四高”的作业能力成为了工业企业的新宠。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应用巡查无人机大大减少了环境监测、日常管线巡护等作业的工作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此,探讨无人机油气田巡查系统的发展,并分析其应用可能性与展望未来。  关键词:无人机;巡查系统;环境监测;管线巡护;发展  前言  近年来,长庆油田以稳产 5000
期刊
摘要:英西油田浅表层、砂岩层易发生失返性漏失,目地层裂缝空洞发育存在漏转喷井控风险,井漏导致钻井周期长、成本高,通过区块地层分析、堵漏经验、钻井施工情况,总结出一套快速、高效、经济防漏堵漏技术措施,提高英西区块钻井经济效益。  关键词:英西;失返性漏失;防漏堵漏;经济效益  英西地区位于柴西南区英雄岭构造带西段,地面以风蚀山地为主,整体处于柴富烃凹陷内,油气资源丰富。纵向地层岩性及物性差异加大,浅
期刊
摘要:在进行油田开发之前,必须要对地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利用先进的勘测设备对油田地质层进行详细的勘探,制定科学合理的油田开发策略,并且在进行油田开采时,还要对油田的地质结构进行实时分析,了解油田油层发生的变化,对石油的储量进行预测,以便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  关键词:石油地质;油气田开发;影响  1油气田开发中的地质分析  1.1地质构造特征产生的影响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当中,地质构造所产生的
期刊
摘要:当下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我国化工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我国化工行业的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化学分析在化工材料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化工行业也是一个危险性极高的产业,安全管理成为了社会与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分析在化工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本文简述了化学分析现状,化学分析在化工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化学分析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化学分析;化工材料检测;化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DPC2803型往复式壓缩机构造和工作原理,针对往复式压缩机动力缸体开裂原因展开分析,通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预防缸体开裂的实施措施,从而降低缸体的损坏率,延长缸体使用寿命。  关键词:缸体构造原理;缸体开裂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前言  DPC2803型往复式压缩机组缸体,是可燃气体压缩、燃烧的空间,压缩机组工作中,燃气温度最高能达到2200-2800℃,压力高达1-3MPa,高温直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