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课堂教学问卷分析及优化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调查安徽财经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从建立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加强教学监督,严格考试制度等措施,优化公选课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选课;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2
  1引言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重要作用。为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认真剖析影响公选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找出优化公选课教学模式的对策,使公选课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突出学生个性培养等方而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安徽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从对公选课兴趣、学习动机、教学态度等10个方面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427份,回收问卷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2.1 对公选课的兴趣调查
  从对公选课的兴趣调查(图1)可以看出,兴趣高的占56%,兴趣一般的占42%,兴趣低的仅占2%。绝大部分学生是按照兴趣选课的,包括一般兴趣和较高兴趣。但学校安排的公选课有时与专业课冲突,导致选不了自己感兴趣的课。最后不得不选“兴趣低”的课程。
  2.2 对公选课的学习动机调查
  从对公选课的学习动机调查(图2)可以发现,公选课的选课动机主要是凭兴趣,有67%的学生持这种观点,持挣学分和学知识的选课动机的学生合计仅占33%,不足兴趣选课的一半。
  2.3 对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调查(图3)可以发现,多数人认为(占59%)对公选课采取一般性的教学管理就可以了,但是,认为公选课应该严格管理比不严格管理要高出5%。
  2.4对公选课教学态度的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态度调查(图4)可以发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的占比59%,认为教师教学态度一般的占比36%,对教师教学态度不满意的占比5%。
  2.5对公选课学习态度的调查
  对公选课的学习态度调查(图5)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一般的占比60%,学习态度认真的占31%,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占9%。
  2.6公选课的教学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方法调查(图6)可以發现,学生普遍适应多媒体教学方法,有59%的被调查者喜爱这种教学方法。多媒体集视频、图片、表格、文字等形式于一体,加上老师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动作,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与模拟教学使学生有亲临实境之感,师生间易形成较好的亲和力,也要重视加以采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必须坚决摒弃的。
  2.7公选课考核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核方法调查(图7)可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写一篇论文,有55%的被调查者选择这种方法。公选课考查以写论文的方式实施,的确是师生双方都喜欢的方法,老师喜欢是因为它便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思维,也便于统一标准。学生喜欢是因为不用死记硬背,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组织材料,完成论文。作业或课堂提问可作为辅助测验方法,作业一般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配合论文完成总体测验。
  2.8公选课缺勤次数调查
  对公选课的缺勤调查(图8)可以发现,缺勤3次以下的占比72%,4-7次占比22%,8-11次占比4%,12次以上占比2%,多数学生能坚持到教室听课。
  2.9公选课考勤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勤方法调查(图9)可以发现,选择随机抽查占的比例最高达到57%,提问代点名和不考勤分别占18%和16%,选择每次点名的仅占9%。
  2.10公选课的考评满意度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评满意度调查(图10)可以发现,满意的占比63%,不满意占比仅7%,一般的占比30%。学校对公选课的总体考评基本满意,项目包括教学管理、考勤方法、学习态度、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试方法、教学效果,学习成绩等等。
  3优化公选课教学的对策
  3.1建立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为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一般应从有利于学生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等方面构建公选课的课程体系。
  3.2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精品课程
  高校在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中应把国家的教育目标、学校的办学特色、社会市场的需求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对教学效果好、学生选修踊跃的公选课,学校应给予资金及设备的投入,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网络教学方面给予资助,并在评级、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除应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一些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学校应当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开设公选课,严格规范公选课的准入机制,加大公选课的资金投人。鼓励教授、名师开设公选课,以确保并提高公选课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同时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科研人员及退休教授开设公选课,并可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样式来进行公选课教学,扩大学生的视野,以此构建多元化、特色鲜明的公选课师资队伍。
  3.3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要求,了解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运行流程、课程内容及教师情况。教学管理部门应编制详细的手册,其中应含有内容简介、课程类别、选课对象、奖惩方法等。另外,对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作介绍,包括学历、职称、教学经历、研究方向、论著等。使学生在选课前对自己所要选择的课程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经过一到两周的试听,学生一次选择成功的比率将大大提高。针对学生避重就轻“凑学分”的情况,学校还可以通过相关管理措施加以引导。比如,合理划分公选课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选修一定类别的课程;不同类别的课程,可视课程的选课对象来进行内容组织,学分的权重应有体现,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部分课程的学分好混而蜂拥选之。
  3.4加强教学监督,严格考试制度
  公选课的教学监控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公选课应当比照必修课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组织,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制订和实施课程质量调查制度,采取专家听课、同行互评及师生互评等有效途径,从多种途径收集各方面信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应转变观念,采取多种考核形式,健全考试机制,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平时考查在最终成绩认定中的比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对公选课的考核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读书心得、调查报告、课题设计、论文答辩、开卷或闭卷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钱厚斌.加强高校公选课教学与管理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02):105-107.
  [2]吴慧华,徐燕. 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01):71-72.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 策略 法时机 思考 预设问题生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
期刊
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把课堂教学立体化,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
期刊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正如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步根海老师所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却恰恰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大问题。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了这篇文章让我们“教什么”的时候,我们才能正确的设计“怎么教”。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因为语文所要传递的是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只有细细品味、咀嚼,我們才能
期刊
摘要: 语文教育因其工具性和深厚浓郁的人文性成为学生实现社会化和精神成长进程中的重要课程。而现今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疏离。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把生活作为语文教育与教学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需要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理解生活、探究生活,方能彰显语文教育的本真价值。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 生活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津津乐道于合作探究、踊跃发言、成功展示……呈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合作学习的绚烂春天。  关键词:合作;合作探究;踊跃发言;成功展示  一、情境创设,激活合作动机  《儿童与艺术》“有关艺术创作的动机”中指出:“外部动机由影响儿童的外在力量组成(像竞争、等级
期刊
摘要:在高校《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中,提倡自主式学习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学生积极参与,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自主式学习;曲式与作品分析;学习模式  本文系2014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LY-5-20-W73) 《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学习模式研究》(吉
期刊
摘 要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一些老师在践行“三维目标”时,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准备的。本文重在利用物理小实验让学生在课堂、家内体验“过程”教育,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培养必要的能力。  关键字 过程教育 后续发展  传统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导致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无趣,敬而远之。近几
期刊
摘要: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教学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出更适合的教學方法,是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日本古典文学课程导入传统教学方式与MOOC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主要从对古典文学作品《竹取物语》的课程所面临的问题着手,尝试利用MOOC教学平台来设计新型授课方式,以此探讨教学模式的新视角。  关键词: 日本古典文学; MOOC; 竹取物语  一,日本古典文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当今,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改革必须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
期刊
〔摘要〕高校大课堂教学的把控不同于小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师把控大课堂教学、提高大课堂教学实效?大课堂主讲教师应对讲授内容熟稔,将每堂大课当做讲座课对待。课堂管理上应该多设问、偶走动、抽考勤、忌指名。  〔关键词〕课堂教学、大课  【分类号】G641  一、大课堂与小课堂之比较  课堂教学是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目前各类各级学校大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不同,在现实的办学条件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