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破题之年。实践证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政府转型。“十一五”规划曾明确把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改革攻坚的重点。五年过去了,行政体制改革虽有多方面进展,但未有实质性突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仍十分突出。就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尽快改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尽管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曾对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历史贡献,但时至今日,已弊大于利。以做大GDP总量为主要目标追求、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上重化工业项目为突出特点、以资源配置的行政控制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非改不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的条件下,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既不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更不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没有希望。
二、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导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實质,是实现发展导向由经济总量向国民收入的转变,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导向,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改变经济结构。
三、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阶段,公共产品短缺取代私人产品短缺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国有资源应更多地向公共领域配置。从现实情况看,国有资源长期被更多地用在做大GDP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加快改善民生,而且挤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使垄断行业改革难上加难。
一、尽快改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尽管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曾对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历史贡献,但时至今日,已弊大于利。以做大GDP总量为主要目标追求、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上重化工业项目为突出特点、以资源配置的行政控制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非改不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的条件下,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既不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更不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没有希望。
二、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导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實质,是实现发展导向由经济总量向国民收入的转变,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导向,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改变经济结构。
三、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阶段,公共产品短缺取代私人产品短缺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国有资源应更多地向公共领域配置。从现实情况看,国有资源长期被更多地用在做大GDP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加快改善民生,而且挤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使垄断行业改革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