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Dδ缺失加剧UV-B诱导的膜伤害

来源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测了拟南芥野生型(WS)及磷脂酶D8缺失突变体在uV-B辐射下的膜脂分子变化,并比较了二者在紫外辐射下的膜脂含量、双键指数及碳链长度的差异。结果发现,紫外辐射导致植株膜脂发生了降解,其中叶绿体膜脂MGDG和DGDG是膜伤害的主要作用靶点,而且突变体中的膜脂降解比野生型剧烈。上述结果说明磷脂酶D8的缺失会加剧紫外辐射诱导的膜伤害,导致植株对紫外辐射更加敏感。
其他文献
“白加黑片”是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过量服用呵引起中毒症状,轻者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有甚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我科近期收治1例急性“白
自噬是一种基本的细胞过程,其在亚细胞器和蛋白质的转换中起作用。激活自噬可阻止氧化应激导致的蛋白质受损或细胞器损伤的病理进展。选择性自噬通过降解受损的蛋白质维持细
A new species with two varieties, Meconopsis balangensis varieties balangensis and atrata (Papaveraceae), is described and characterized. Differences separating
期刊
用焦锑酸盐沉淀法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胚囊发育过程中的Ca2+状态进行超微细胞化学定位。观察结果发现:功能大孢子时期,珠孔端的胚囊壁上开始出现小颗粒的Ca2+沉淀,但功
目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已由诱导免疫应答转向诱导免疫耐受。经典的髓细胞样DC(mDC)及最近新发现的类浆细胞样DC(pDC)亚群的致耐受作用已经明确;DC诱导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Cleveland Clinic的Mason Sones发明了选择性冠脉造影以后,冠心病的再血管化才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治疗方式[1].在此之前,尽管有许多冠状动脉外科治疗方式,
目的 探讨多排CT(MDCT)对肝移植成人受体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部特征改变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首次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肝移植的成人患者19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1 12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总结并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外科技术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997年~2005年4月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 120例,其中非体外循环
公文校核,是减少发文数量、规范办文程序、提高公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公文印制前的最后把关,在公文处理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而严把公文校核中的政策关,则是保证公文权威性
近年来与WRKY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VQ-motif蛋白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它是一类植物特异性蛋白,目前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已鉴定到34个成员,据其所编码氨基酸的序列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