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8 18”讲话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启示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不仅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在实践上指导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谱写新的篇章,而且对于现阶段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方向,必须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 Deng Xiaoping made an important speech on “Reform of the Leadership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hat was published at the enlarged meeting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August 18, 1980. Not only has he developed Marxist political theory and Marxist theory in theory, On the guidance of our country in the new era of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to write a new chapter, but also for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party building system has many implications for the reform: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party building system, we must adhere to emancipate the mind, seek truth from facts, the ideological line , We must uphold socialism and adhere to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must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其他文献
本文是V. 格哈特2007年刚出版就在德国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的政治哲学著作的浓缩精华.格哈特政治哲学的基础是人作为有理性、有生命的自由存在者的个体性;他的主要政治哲学思
邓小平的协商民主思想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和“协商建国”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又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教训的深刻反思。重温邓小平的协商民主思想,对于推动中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
列宁晚年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构想,由于社会实际的相近,同样面临社会主义发展难题的邓小平,借鉴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成果---邓小
青年马克思批判方法的理论动机肇源自现代德国民族国家逐步形成的历史语境。法国大革命之后至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处于典型的民族(哲学反思)精神与政治的“时代错乱”状态。马克
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长期不打仗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军队打赢现代化战争的能力,成为党和国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
本文通过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时代要求以及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作用,得出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以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和军事家的历史担当,对军队法治建设作出了系统的理论思考、科学设计和战略部署:一是科学地厘清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军队建设的本质联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组织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典型的、简约的教学程序。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在多年初中
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