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主动性、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探讨了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详细分析了造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该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方案,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与教师科研、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简介:张志成(1978-),男,安徽潜山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戴鼎震(1964-),男,江苏泰州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L09/002)、金陵科技学院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Y093016)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1-0080-0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提交的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价值的学术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极为重要的教学过程。而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就业与发展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各高校本科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相对滞后、教学条件不足等使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结论和解决手段等方面出现了与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严重脱离的现象,造成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下降或缺失等严重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积极开展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监控和分析工作是高校专业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和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题环节中,专业指导教师发布的课题内容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和科研不能结合,题目过大、过深或者过于偏向基础研究,造成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不明确,选题偏离专业方向等,与生产实践脱节,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空洞化、低质化。
二是开题环节中,有些院校为了减少工作压力,没有按照毕业设计的体系和步骤来开展开题工作,如直接用任务书代替开题报告,使得学生少了一次学术锻炼的机会;或者虽然布置了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会,但因开题组老师责任心不强、学术能力较低或者缺席等主客观因素,使得开题报告会流于形式,导致一些与实践内容无关、计划不能实施、研究范围不明确、纯理论或纯试验、偏难或偏易的课题得以通过。而内容脱离实践的课题,学生的能力既不能得到提升又浪费学生时间;计划不能实施、课题研究范围不明确的课题,让学生不知如何入手,难以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纯理论课题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造成论文缺少数据分析和验证;纯试验性课题造成学生依赖性增强,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而偏难的课题使得学生力所不及,不能按时完成试验,势必造成抄袭现象,严重挫伤其积极性;而过于容易的课题又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扼杀其创造性。
三是研究设计环节中,有些院校由于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老师很少与学生见面,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造成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找不到指导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指导和解决;也有些院校出现了指导老师找不到学生的现象,导致指导老师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缺乏阶段性的验收和改进,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是论文撰写环节中,指导老师不能细心指导和督促,学生放任自流,造成许多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常出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百出、语言不规范、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等低级错误,外文应用能力不强,外文翻译完全依靠翻译软件的现象,也出现论文学术水平低、内容重复空洞的情况,甚至出现资料堆砌、抄袭或剽窃的行为。
五是毕业答辩环节中,许多高校存在评阅人评语简单、套话现象严重,毕业答辩会不遵守章程、答辩委员会决议内容少,答辩委员提问简单、没有针对性,学生回答问题随意、不全面,成绩评定不客观,甚至出现毕业答辩走过场,流于形式等严重现象。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视,产生通过“万岁”的错误思想,对毕业答辩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产生质疑,并对后续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时间安排上引入的矛盾
一般来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中,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外,还面临着许多其他事情,干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首先,绝大部分毕业生面临着就业。今天的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找工作难已经成为目前绝大多数大学应届毕业生难以逾越的障碍,造成很多教学工作被迫让路。毕业生出入各类招聘会,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在时间上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冲突;其次,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在第七学期末,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期工作发生冲突,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复试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与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后期工作发生冲突,所以该部分同学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几乎全程忙于准备研究生考试等相关事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致使前期查阅文献资料的工作不能保质完成,中后期的调查、试验等内容不能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质量;同时,还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四年中积累下来的未通过课程,又到了清理性补考时间,不得不占用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来补习相关课程。
2.高校扩招引入的资源冲突
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高等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超常规的高校扩招一方面满足了广大青年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给渴求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各行业发展带来了希望。但另一方面,过快的规模扩张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高等教育与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高等教育规模超越了教育的自身规律等。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教学投入和办学条件等资源与学生规模、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等产生的重重矛盾。这一因素也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是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整个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以及质量。其次是硬件资源的矛盾,由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实验室条件和资源增加还不成比例、教学管理的观念滞后等,致使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介入课题,进入毕业设计(論文)试验工作,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另外,由于扩招,学生录取分数线下降、学生差距拉大而带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和参差不齐,如动手操作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外文阅读能力等,造成专业教师很难把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个体难易程度,使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难度加大,更使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受到影响。
3.经费投入过程中引入的矛盾
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有一定的实验材料投入,高水平的论文需要一定的科研经费,如果经费不足,很难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而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投入是单一而又有限的,使得专业指导老师舍难求易、舍成本高的而选择成本较低的课题,一定程度上使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经费投入环节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毕业设计的经费来源单一,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经费来源主渠道的学校投入,远未达到应有的标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近几年虽又增大了投入,但是以生均指标计算,实际上是下降了;第二,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分配普遍采用平均化的简单操作方式,与课题研究内容和实际成本支出脱离,也限制了很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命题和继续深入工作。
4.大学生“考证热”引入的矛盾
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最近几年考证热更是急剧升温。面对社会上种类繁多的各类证书考试和培训,一些大学生無所适从、盲目跟风,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大学英语口语证书等必考科目外,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考取了其他方面的资格证书,如托福(TOEFL)成绩证书、雅思(IELTS)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通用型证书和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使得原本安排相对紧凑的本科四年变得更加紧张,不仅浪费金钱和时间,而且影响专业学习,大量占用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精力。
三、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今后工作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毕业设计,学校要抓好毕业设计选题和管理等各个教学环节,明确指导教师职责,保证硬件设备和资料的足够投入,精心组织答辩及成绩评定。其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势在必行,广大的高校教师应结合各高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的新模式、新思想,从而不断地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可操作运行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高等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平台,也使得高校能为社会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红梅.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105-107.
[2]孙权,吴秋云.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63-64.
[3]卫绍元,修绍成,伶会文,吕义.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70-71.
[4]余伟.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
(2):66-68.
[5]方曼.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6):70-72.
[6]苗素莲.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2,(9):64-66.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简介:张志成(1978-),男,安徽潜山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戴鼎震(1964-),男,江苏泰州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L09/002)、金陵科技学院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Y093016)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1-0080-0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提交的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价值的学术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尝试,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极为重要的教学过程。而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就业与发展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各高校本科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相对滞后、教学条件不足等使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结论和解决手段等方面出现了与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严重脱离的现象,造成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下降或缺失等严重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积极开展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监控和分析工作是高校专业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和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题环节中,专业指导教师发布的课题内容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和科研不能结合,题目过大、过深或者过于偏向基础研究,造成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和要求不明确,选题偏离专业方向等,与生产实践脱节,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空洞化、低质化。
二是开题环节中,有些院校为了减少工作压力,没有按照毕业设计的体系和步骤来开展开题工作,如直接用任务书代替开题报告,使得学生少了一次学术锻炼的机会;或者虽然布置了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会,但因开题组老师责任心不强、学术能力较低或者缺席等主客观因素,使得开题报告会流于形式,导致一些与实践内容无关、计划不能实施、研究范围不明确、纯理论或纯试验、偏难或偏易的课题得以通过。而内容脱离实践的课题,学生的能力既不能得到提升又浪费学生时间;计划不能实施、课题研究范围不明确的课题,让学生不知如何入手,难以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纯理论课题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造成论文缺少数据分析和验证;纯试验性课题造成学生依赖性增强,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水平;而偏难的课题使得学生力所不及,不能按时完成试验,势必造成抄袭现象,严重挫伤其积极性;而过于容易的课题又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扼杀其创造性。
三是研究设计环节中,有些院校由于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老师很少与学生见面,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造成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找不到指导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指导和解决;也有些院校出现了指导老师找不到学生的现象,导致指导老师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缺乏阶段性的验收和改进,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是论文撰写环节中,指导老师不能细心指导和督促,学生放任自流,造成许多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常出现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百出、语言不规范、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等低级错误,外文应用能力不强,外文翻译完全依靠翻译软件的现象,也出现论文学术水平低、内容重复空洞的情况,甚至出现资料堆砌、抄袭或剽窃的行为。
五是毕业答辩环节中,许多高校存在评阅人评语简单、套话现象严重,毕业答辩会不遵守章程、答辩委员会决议内容少,答辩委员提问简单、没有针对性,学生回答问题随意、不全面,成绩评定不客观,甚至出现毕业答辩走过场,流于形式等严重现象。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视,产生通过“万岁”的错误思想,对毕业答辩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产生质疑,并对后续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时间安排上引入的矛盾
一般来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中,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外,还面临着许多其他事情,干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顺利进行。首先,绝大部分毕业生面临着就业。今天的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找工作难已经成为目前绝大多数大学应届毕业生难以逾越的障碍,造成很多教学工作被迫让路。毕业生出入各类招聘会,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在时间上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冲突;其次,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在第七学期末,和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期工作发生冲突,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复试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与毕业设计(论文)的中后期工作发生冲突,所以该部分同学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几乎全程忙于准备研究生考试等相关事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致使前期查阅文献资料的工作不能保质完成,中后期的调查、试验等内容不能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质量;同时,还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四年中积累下来的未通过课程,又到了清理性补考时间,不得不占用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来补习相关课程。
2.高校扩招引入的资源冲突
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高等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超常规的高校扩招一方面满足了广大青年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给渴求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各行业发展带来了希望。但另一方面,过快的规模扩张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高等教育与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高等教育规模超越了教育的自身规律等。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教学投入和办学条件等资源与学生规模、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等产生的重重矛盾。这一因素也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是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整个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以及质量。其次是硬件资源的矛盾,由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实验室条件和资源增加还不成比例、教学管理的观念滞后等,致使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介入课题,进入毕业设计(論文)试验工作,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另外,由于扩招,学生录取分数线下降、学生差距拉大而带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和参差不齐,如动手操作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外文阅读能力等,造成专业教师很难把握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个体难易程度,使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难度加大,更使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受到影响。
3.经费投入过程中引入的矛盾
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有一定的实验材料投入,高水平的论文需要一定的科研经费,如果经费不足,很难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而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投入是单一而又有限的,使得专业指导老师舍难求易、舍成本高的而选择成本较低的课题,一定程度上使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经费投入环节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毕业设计的经费来源单一,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经费来源主渠道的学校投入,远未达到应有的标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近几年虽又增大了投入,但是以生均指标计算,实际上是下降了;第二,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分配普遍采用平均化的简单操作方式,与课题研究内容和实际成本支出脱离,也限制了很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命题和继续深入工作。
4.大学生“考证热”引入的矛盾
大学生考证热由来已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最近几年考证热更是急剧升温。面对社会上种类繁多的各类证书考试和培训,一些大学生無所适从、盲目跟风,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大学英语口语证书等必考科目外,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考取了其他方面的资格证书,如托福(TOEFL)成绩证书、雅思(IELTS)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等通用型证书和报关员证书、单证员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职业资格类证书,使得原本安排相对紧凑的本科四年变得更加紧张,不仅浪费金钱和时间,而且影响专业学习,大量占用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精力。
三、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今后工作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毕业设计,学校要抓好毕业设计选题和管理等各个教学环节,明确指导教师职责,保证硬件设备和资料的足够投入,精心组织答辩及成绩评定。其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势在必行,广大的高校教师应结合各高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的新模式、新思想,从而不断地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可操作运行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高等院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平台,也使得高校能为社会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红梅.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105-107.
[2]孙权,吴秋云.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63-64.
[3]卫绍元,修绍成,伶会文,吕义.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70-71.
[4]余伟.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
(2):66-68.
[5]方曼.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6):70-72.
[6]苗素莲.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2,(9):64-66.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