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辐射安全与网络规划研究

来源 :电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5G的快速发展,基站的辐射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5G高频段和大带宽的特性,超密集异构网络应用日趋普遍。通过分析典型5G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详细计算了不同功率基站的安全距离。基于室外宏基站、室外杆站、电话亭基站和室内微基站等各种常见的5G无线网络设备形态,进行了不同场景的安全区分析和理论计算,并根据实地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给出了具体的组网建议。
其他文献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中国5G网络部署的成本预计大约是4G的3倍。通过分析研究现网4G、5G网络的组网架构、关键技术原理、信源硬件特性,提出了在5G网络建设中利旧4G资源、通过5G反开腾挪4G资源以及发挥4G/5G信源最大潜力的3种挖潜思路,从而降低网络的投资成本和升级难度。
研究了不同超声功率(0、700、1400和2800W)对2024铝合金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2024铝合金在经过超声处理后,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以及耐腐蚀性能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这是由于超声波在熔体中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熔体中的固体颗粒产生了强烈作用,击碎了初生枝晶,促进了形核,使晶粒得到了细化,进而优化了该合金的显微硬度(由98.9 HV增加至120.5 HV)和耐腐蚀性能.失重和析氢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合金相比较,在对合金进行2800W超声振动处理后,合金的失重腐蚀速率由0
综述了航空航天复杂构件的等温锻造、局部加载和多向模锻3种精密塑性体积成形技术.对等温锻造技术,重点介绍了其应用范围与3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坯料设计、工艺参数设计与模具结构设计);对局部加载技术,着重论述了其变形特点以及不连续局部加载的3种实施方式(简单冲头式、垫板式和分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连续局部加载的3种成形方法(内壁带筋的薄壁圆环径向包络成形、涡轮盘辊轧成形和网格筋板构件辊轧成形);对多向模锻技术,简要阐述了典型三通件多向模锻成形的研究现状,以及多向模锻技术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这些技术未来朝着尺寸更
智能仓储通过在物流仓储环节引入智能作业终端的方式,实现流水线自动化执行各类仓储业务需要依托于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实现实时数据感知、调拨和作业控制等任务。在不同的仓储作业流程和作业区域中,存在差异化的智能终端、作业场景和通信需求。结合实际仓储场景,实现智慧仓储5G专网覆盖,深入探索5G专网与仓储行业深度融合机制下的网络质量保障,并提出了区域化网络部署定制方案,对全面落地基于5G专网的智能仓储系统起到了标
5G系统更大的频宽和复杂的空口技术不可避免地带来总体能耗的显著增长,因此移动网络的绿色节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5G与4G的长期共存以及5G的低频广覆盖和高频大带宽特性,使得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由5G的不同载波或者4G分别承载。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了基于核心网分析和决策的5G网络智能调度方案,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业务调度到不同的接入方式和工作频段上进行承载,从而实现业务保障和绿色节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无
针对双扩口管端头难以夹持成形的问题,采用了双扩口管端旋转冲压成形工艺,降低了双扩口管端头的成形力.建立了旋转冲压双扩口成形与回弹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管端双扩口成形的精确预测.结果 表明:相比于冲压双扩口,旋转冲压双扩口成形可显著降低夹持凹模所需要提供的夹持力(从18 kN降低至1 kN),低至前者的10%以下;管端头扩口颈部不贴模现象主要发生在单扩道次,且不明显;内翻道次成形后,管端的变形状态对双扩口管的最终成形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当采用2.0 mm≤圆角半径r≤3.0 mm、85°≤半锥角φ≤90
针对镍基高温合金因严重的加工硬化而导致塑性成形时质量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应用于燃烧室的锥筒形件为对象,提出采用剪切旋压工艺获得锥形预制坯,经固溶处理后进行拉深旋压成形出口部筒形段的方法.基于Abaqus软件建立锥筒形件多道次拉深旋压成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进给比及旋轮圆角半径等成形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合组织性能测试,获得了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进给比及旋轮圆角半径对制件的最大壁厚减薄率、圆度及回弹的影响显著.拉深旋压成形后,筒形段各区域的晶粒形态各异,中部晶粒被拉长并形成较多形变孪晶
期刊
采用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成形温度对挤压-弯曲一体化成形铝合金方管型材的回弹和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并与冷拉弯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影响回弹量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屈服强度与弹性模量的比值,该比值越高,型材的回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挤压-弯曲时,材料挤出模口后仍处于温热状态,该比值较低,回弹量比T4态、T6态冷拉弯型材减小约50%和75%.截面畸变由外侧拉应力主导,外侧材料的流动不均匀引起型材截面的变形,而型材内侧表面在弯曲模刚性支撑下的变形相对较小;在挤压-弯曲一体化成形工艺中,材料在高
为了评估不同理论模型对高温合金超薄带材成形极限的预测能力,通过胀形实验获得不同高温合金超薄带材成形极限曲线.采用Swift-Hill失稳准则、多种韧性断裂准则以及M-K模型,对两种高温合金超薄带材成形极限进行理论预测,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 表明,Swift-Hill失稳准则和传统韧性断裂准则的预测精度较差,不适用于高温合金超薄带材成形极限的预测.通过考虑表面粗化对成形极限的影响修正了Swift-Hill模型,并将修正模型预测结果与Lou-Huh 2012、Hu-Chen 2017准则和M-K模型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