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兼论城市群规模的影响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zx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支撑因素角度出发,围绕功能、制度、经济、文化和产业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中国22个城市群2000-2017年的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了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综合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中部地区的城市群综合一体化水平最高.进一步地,对城市群规模与一体化水平的倒U型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城市群规模与综合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水平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与文化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线性的负向关系,与经济一体化水平之间尚不存在倒U型关系.提出促进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升有利于实现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1936年1月,《故事新编》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起死》与其他篇章一同面世.作为鲁迅晚期重要的创作之一,解读者甚众.新世纪以来,学界不仅对其意蕴内涵进行着新的探讨,也对其戏剧形式、材源出处和审美风格等进行了新的阐发.虽然不乏新见,但令人遗憾处亦是不少,或形象分析有待推进,或材源分析语焉不详,或表现认知拘于成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再度探究,以图推进对《起死》以至整个《故事新编》的理解.
期刊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发表后,成为众多画家以图释文的经典.从1934年陈铁耕绘插图10幅后,刘岘、叶浅予、丰子恺、赵宏本、刘建庵、丁聪、郭士奇等众多画家加入了图像阐释的行列.新中国建立后,有诸多画家以连续的画幅解读阐释该经典作品:1950年胡亚光的《阿Q画传》100幅、1958年顾炳鑫的《阿Q正传插图》8幅、1958年沈原野的《阿Q正传》连环画79幅、1960年科冈的俄译本《阿Q正传》插图13幅、1961年程十发的《阿Q正传》连环画108幅、1977年范曾的《阿Q正传》插图5幅……,由于《阿Q正传》的丰富
期刊
从《列异传》到《太平御览》到《古孝子传》,孝文化是鲁迅整理古籍中常见的主题.鲁迅对孝文化的创作建立在他对孝文化古籍的整理和反思基础上,从《狂人日记》《随感录》相关篇目到《〈二十四孝图〉》,从《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到《铸剑》,鲁迅对孝文化述作不辍.《铸剑》的主题常常被解读为“复仇”,但如果从“旧书上的根据”和鲁迅关于“人之子”“人之父”的话语方式上看,这篇小说是可以放在鲁迅对孝文化的述与作的谱系中来读的.
期刊
在《故乡》百年阅读史中,“我”与“闰土”始终作为一组启蒙与被启蒙的主客体形象任人言说,闰土在现代社会与古代农民一样一直只能成为任人言说的客体,在“愚民”“牧民”思想笼罩下而完全失去作为“生命人”的主体性.然而,如果把闰土邀请到舞台中央开口说话,对学界诸多评论,他或为他服务的辩护人会有怎样的理解和反驳?比如面对一个多年不见的童年伙伴突然不苟言笑出现在面前,按乡下习俗对尊贵客人叫声“老爷”,这只是个愚昧守旧的问题吗?
期刊
空间研究的兴起,为更多经典作品增加了新的阐释向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作,《伤逝》意蕴丰富而复杂、情绪纷繁.既往研究从现实经济、启蒙视角、现代性、女性意识、空间视角、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加以分析,成果卓著.然而,因其文本所具有的无限延展性和开放性,它依然拥有可继续深入阐释的广阔空间.从空间文化视域下来看,小说中吉兆胡同、书馆、“孽风中”三重空间意象具有独特的性别特征及其反讽意味.“吉兆胡同”并不吉祥.涓生与子君在这里“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的家庭”,却以子君的死亡、涓生返回会馆结束.“书馆”是涓生精神逃逸之
期刊
“鲁迅纪念”作为一个重大的学术命题,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果.不同区域、不同报刊杂志的文献已渐浮露,成为学界鲁迅研究的一大热点,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低估.相关研究综述可见李亚萍的《鲁迅纪念专辑述略》②和凌孟华的《的述略》③.进一步整理研究此方面史料,对于全面认识鲁迅逝世后,不同区域通过纪念鲁迅所传达的“鲁迅形象”的构建、“鲁迅精神”的阐释等诸多命题所形成的文化力量具有拓展性.
期刊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4月,18周岁的周豫才(同年改名为树人,1918年以笔名鲁迅闻名文坛)告别故乡,去南京投考无须学费的江南水师学堂.临行前母亲含泪交给他筹措的八元川资,并说:“俗话说,穷出山.你要争气.”第二年,他托学友还给母亲四块银洋——这是他省下的四个月的津贴费.1922年12月3日,鲁迅在《呐喊·自序》中重提这件往事,说他因为有过“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经历,才使他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从此“憎恶这熟识的本阶级,毫不可惜它的溃灭”(《二心集·序言》).
期刊
美国"新生代"女作家伍美琴的小说《裸体吃中餐》中食物和烹饪一直贯穿小说的始终,饮食作为"文化象征"在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聚焦于"食",解析女主角露比作为华裔美国人对于本族裔文化由疑惑、冒充到超越的过程,正是中餐让她意识到华人血统和文化是她内在的文化基因,因而无法否认和逃避,但是可以结合出身和自我认同,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多元文化的身份.这是一种比较圆满的应对文化焦虑、确认个人文化身份的方式,也是全球化多元融合时代实现个体超越的存在实践.
我国互联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改革开放的坚持和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视,为我国互联网起步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社会条件.邓小平重新发掘了科技和信息的巨大价值,不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高度重视信息的作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他力推我国高能加速器项目建设,重视计算机生产力属性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亲自推动了"863计划"的实施,开启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之路.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高校党建走过了一条异常曲折的路,这既体现中共党建的特殊性,同时也反映中国革命的曲折性.至1978年,党又度过并不平凡的29年.在此期间,中共曾取得辉煌成就,但也遭受过严重挫折,这些都给高校党建打上深深的历史印记.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体现拨乱反正与曲折发展、重新布局与着力推进、创新发展与全面加强、全面升级与全新布局等不同特点.在这三大历史时期,中共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明确高校党的建设目标,二是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三是完善高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