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当代学生中见义勇为的事迹不断涌现,像董金风、杨济源、长江大学救人群体等优秀学子或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勇敢和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他们以可贵的精神风貌,为当代学生树立了成长成才的榜样。见义勇为、勇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折射出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英雄个人及群体的屡屡出现,凸显出道德教育中的榜样力量和利他情怀。这些方面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教育学生如何成长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一、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
  人类对正义的关注源远流长。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斯密说:“社会存在的基础与其说是仁慈,毋宁说是公正。……公正是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去掉了这根柱子,人类社会这个巨大而广阔的建筑物必定会在一瞬间分崩离析。”罗尔斯则一言以蔽之:“公众的正义观乃是构成一个组织良好的人类联合体的基本宪章。”可见,正义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
  王啸认为,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公民尤其是好公民的培养方面。他指出:公民以基本权利为内涵,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同时具有自由意识;公民具有公共理性,积极参加公共生活,特别具有公共关怀意识。道德教育正义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公共责任。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承担责任。公民的责任特别体现在对公共价值和公共生活的关心方面。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公民的积极参与精神和公共责任感,使其不仅要对自己的发展承担责任,同时也要对社会乃至人类的和谐发展承担责任。
  责任是一种道德认识,也是一种行为实践。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所属的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当一个人能自觉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义务时就具备了责任意识。当代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对自己、他人、社会和人类负责的意识方面,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内容上,通过相关的课程、讲座、主题教育活动等宣传责任典型,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集体观念、公共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应重视加强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爱己爱人、推己及人、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感恩来自于生活并存在于生活中,只有懂得感恩,才会主动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自觉承担公共责任。在教育方法上,应当课堂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深化责任意识,践履责任行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融入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提高自身责任意识。
  二、道德教育的利他情怀
  道德就是心中有他人。正如刘时工所说:道德的特质是利他,我们不能也无需去创造利他本能,但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去培养和扩大利他冲动。千百年来,人类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进步也正是这样进行的:通过一个一个的具体的教化故事、道德榜样使我们受到感动,得到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利他冲动逐渐壮大,爱、憎、内疚、羞愧等道德情感日益增强。一个人道德成长的历史,就是他的利他之心不断增长的历史。
  人的原初心理中具备的某些道德因素,可以看作是利他之心产生的原始基础。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此是“仁之端也”。只有扩此“端”而为“德”,才有所谓人的道德。这里的“恻隐之心”就是人的原初心理中的利他之心,孟子强调将“心”“扩而充之”,使其成长为“德”,也就是利他之心不断增长,道德情感随之产生。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情感,能克制个人身上强烈的自爱情绪,促进全人类的互相保护。正是怜悯,使我们见到有人遭受苦难便毫不犹豫地去救助他;正是怜悯,由于具有能打动任何人的声音,在自然状态下起了法律、道德和习俗的作用。卢梭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道德正是从怜悯心产生出来的。卢梭所说的怜悯这种天生的情感也就是人的利他之心。虽然孟子的“恻隐之心”和卢梭的“怜悯心”有不同之处,但他们都捕捉到了人的心理中最初具备的利他情感,这是社会道德得以生长的心理基础。我们的道德教育通过挖掘、培育和宣传道德榜样,展现模范人物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利他之心,促进道德行为的产生。
  利他行为在道德榜样的熏陶下通过观察学习可以获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榜样示范的心理基础是道德思想和人格精神的现实化、情境化,因而最有助于移情和模仿心理的发生。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实验中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不需要直接的强化,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他将这种学习称之为“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班杜拉的研究表明,利他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追求具体可感的教育效果,在学生身边发掘鲜活的人物和故事,用身边人感染和教育学生,振奋精神,净化心灵,提升素养,增强利他情怀。传统的道德教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传授的内容大多是高、大、全的理论和人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甚远,缺乏感染力,收效甚微。道德只能是在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的道德教育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创新。任何伟人的成就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留下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也正是道德教育利他冲动的重要培养途径。
  诚然,我们不能以功利的眼光把道德教育仅当作一种工具、手段。孙宝云认为:工具主义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大多可用“为了什么而做什么”来总结,如“为了迎接国庆少开一天车”等,这些活动在短时间内可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但可持续性较差,且道德准则也很难内化,因为功利化的过程中极易忽略道德的终极目的——道德本身和人性的完善,远期的负面效应大。我们不应该“为了学习先进人物而去做某一件事”,而应该从道德的工具作用向道德的终极目的转变,实现从道德强制到道德自觉。
  三、道德教育的使命:做人和成人
  不管是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还是它的利他情怀,归根到底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和成人。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意味着一种本然性的存在方式,道是万物之本体,德是万物所得之本性,道德作为个人的德性,更本真,更接近自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道德”的解读是“道,所行之道,从行从首”,“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可见,古人在“道德”一词中所指涉的是一种人的本体性的存在方式,它关系到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方向。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教学生要“志于道,据于德”。亚里士多德也把道德理解为与人的终极意义相关联的东西。他认为,道德所导向的是人的目的的实现。对他而言,“德性”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道德品格,他在道德上所提出的是,什么是人的目的、何种生活才是人类最好的生活等关系到人生的根本问题。从上述道德的本意来看,道德就是要使人按照人的本然存在方式去存在,它为人指明的就是成人之道。由道德的本意所阐发的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就是要促使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自觉走到成人之道上来,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使人随时随地都要去他所是的存在”。
  道德教育的使命是“教人如何做人和成人”的根本生存方式问题,而不是具体行为规范问题。我们的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到人自身,回到做成一个人的原点上来。道德教育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培育公共关怀意识,体认责任感和正义感,从而培养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成一个有德性的人。一个社会离不开正义,作为个人,“公正被看做德性之首”,如王啸所说,人们需要正义是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人对意义的追寻,是人之心灵的要求,也是人之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人所独有的生存方式。利他之心是道德生长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榜样的感染,增强利他冲动,践行道德行为,实现人性的完善。
  在现代教育中,知识技能教育排挤了人文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轻做人,学校教育只重视培养学生成才,却忽视培养学生成人。我们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理论灌输,较少有实践履行,忽视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将宏伟目标与平凡小事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去做人做事。须知,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海明.新伦理学(修订版中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王啸.人在社会中生活:道德教育的三重功能.教育研究,2010(6).
  [3] 刘时工.为什么要有道德.道德与文明,2010(4).
  [4]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孙宝云.从道德强制到道德自觉:理念转变与路径选择.道德与文明,2010(3).
  [7]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教育研究,2010(6).
  [8] [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威 威利 溫基
期刊
一、新课程实施中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制型管理方式普遍存在  课堂管理按其原则的不同分为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三种。在调查中发现,课堂管理大多停留在专制型向民主型的过渡阶段,但仍偏向于专制型管理。“课堂管理有多重任务,你认为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什么?”和“你的课堂管理方式是趋向于哪一种管理方式?”的问题上,超过50%的教师回答是“维护教师权威,保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专制型与民主型”。以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突破体制机制的约束力量,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一、班级编制改革的必要性  本文所说的班级编制是指班级形成的理念、标准与方法。《纲要》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具体规定,对我国中小学班级编制改革具有指导性作用。  1.从教育公平看班级
摘要: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辣椒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辣椒品种洋大帅为试验材料,设计8种施肥处理:T1(复合肥)、T2(缓释肥料)、T3(蚯蚓粪)、T4(蚯蚓粪 缓释肥料)、T5(生物炭)、T6(生物炭 缓释肥料)、T7(秸秆)、T8(秸秆 缓释肥料)。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的产量增加了25.28%,其他6种处理产量增幅为60.18%~81.44%,其中T4处理的产量最高
踢完足球回到家,我累得满头大汗,想吃几个荔枝解解渴,我打开冰箱用我的“鹰眼”上上下下找了又找。“找什么呢,儿子?”妈妈不解地问道。“我好渴,想吃个荔枝。”我边找边说,“咦,昨天不是还有吗,怎么今天就没有了?”我因为没有找到,感觉很难过。  “荔枝吗?我昨天已经吃完了。”爸爸说道。我对爸爸不依不饶:“哎呀,我一个都没有吃到,我不干!。”  爸爸说:“想吃荔枝可以,你只要答对了我提出的问题,我就马上给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儿童、青少年、成年以及老年人进行的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相比,社区教育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等特点。就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为战、互不配合,或者是表面上交流但实际上缺乏深层次的理解,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因此严重制约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
一、西部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现状殛师资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 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但从目前来看,西部农村师资队伍难以适应西部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西某县根据2002年广西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文件精神核编后,小学教师严重超编,初中空编较多,高中教师奇缺。由于编制所限,从20
我国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的是教育,而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又是教师,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学校文化是学校中最值得品味的内容。学校文化是学校活力的体现,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是和谐学校的保障[1]。在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学校文化管理的作用日渐明显,学校文化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教师专业发展也离不开学校文化管理的大环境,需要根据社会和学校
体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具体教学活动不仅要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更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就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完成各项身体练习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对事物特殊认识的倾向,是人们去积极钻研、探索并从事一定实践的原动力。感兴趣的事,人们当然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就会产生一个好的结果,
哲人其萎,巨星殒落。随着以“三钱”为代表的一代学界泰斗的渐次乘箕归去,也再三引发国人对钱学森大师暮年多次提問“我们何以培养不出大师”的思考。钱老之問,反映着钱老的忧切和焦虑,同样,这也是整个民族的忧虑与关切。钱老之問,必有他的心底之答,但他没有明言,留白于人间,也就成了国人共同企求、探寻的谜底。  在思答钱老之問时,人们不约而同地以西南联大为参照系。当年,战火纷飞,灾难频仍,儡处西南边陲,除了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