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着重探讨了框剪结构混凝土浇筑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管理。
关键词:施工准备;质量要求;工艺流程;操作工艺;成品保护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box shear structure concrete casting the relevant materials, machinery,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prepar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Process; Operation process; Produc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TU39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框剪结构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相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墙体。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因此,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总结框剪结构工程施工管理的成功经驗,以指导框剪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1施工前准备
1.1施工前作业条件
⑴框剪结构混凝土浇筑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和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⑵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和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⑶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⑷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⑸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1.2材质要求
⑴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质量符合现行水泥标准。工期紧时可做水泥快测。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水泥含碱量的报告。⑵砂、石子: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施工工艺、硅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砂、石质量符合现行标准。必要时做骨料碱活性试验。⑶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⑷外加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外加剂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含碱量的报告。⑸掺合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现行标准。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含碱量的报告。⑹钢筋: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表面无老锈和油污。必要时做化学分析。⑺脱模剂:水质隔模剂。
1.3主要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上料设备系统)、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标尺杆、砂浆称量器等。
2质量要求
⑴钢筋工程。⑵模板工程。⑶混凝土工程。
注:⑴、⑵、⑶项具体要求请参照“施工验收规范”中,相应部分。
3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4操作工艺
4.1作业准备
⑴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杏符合规范要求。⑵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⑶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已经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⑷梁、柱钢筋的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⑸自拌混凝土,应在开盘前1h左右,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4.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现场搅拌工艺:
⑴每次浇筑混凝土前1.5h左右,由土建工长或混凝土工长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书”,一式3份,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土建工长留一份,交试验员一份,资料员一份归档。⑵试验员依据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填写有关资料。做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材料用量,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处。定磅秤或电子秤及水继电器。⑶材料用量、投放: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的计量误差为±2%,砂石料的计量误差为±3%。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⑷搅拌时间:强制式搅拌机:不掺外加剂时不少于90s;掺外加剂时不少于120s。自落式搅拌机: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30s。⑸当一个配合比第一次使用时,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主持,做混凝土开盘鉴定。如果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
4.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混凝土严禁用在永久建筑结构上。
4.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⑴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⑵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⑷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⑸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4.5柱的混凝土浇筑
⑴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⑵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模板洞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⑶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后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⑷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柱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⑸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关键词:施工准备;质量要求;工艺流程;操作工艺;成品保护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box shear structure concrete casting the relevant materials, machinery,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prepar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Process; Operation process; Produc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TU39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框剪结构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相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利用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墙体。因此,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因此,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总结框剪结构工程施工管理的成功经驗,以指导框剪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1施工前准备
1.1施工前作业条件
⑴框剪结构混凝土浇筑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和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⑵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和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⑶水泥、砂、石和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⑷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⑸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1.2材质要求
⑴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质量符合现行水泥标准。工期紧时可做水泥快测。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水泥含碱量的报告。⑵砂、石子: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施工工艺、硅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砂、石质量符合现行标准。必要时做骨料碱活性试验。⑶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⑷外加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外加剂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含碱量的报告。⑸掺合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现行标准。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含碱量的报告。⑹钢筋: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表面无老锈和油污。必要时做化学分析。⑺脱模剂:水质隔模剂。
1.3主要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上料设备系统)、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铁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标尺杆、砂浆称量器等。
2质量要求
⑴钢筋工程。⑵模板工程。⑶混凝土工程。
注:⑴、⑵、⑶项具体要求请参照“施工验收规范”中,相应部分。
3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4操作工艺
4.1作业准备
⑴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杏符合规范要求。⑵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⑶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已经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⑷梁、柱钢筋的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⑸自拌混凝土,应在开盘前1h左右,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4.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现场搅拌工艺:
⑴每次浇筑混凝土前1.5h左右,由土建工长或混凝土工长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书”,一式3份,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土建工长留一份,交试验员一份,资料员一份归档。⑵试验员依据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填写有关资料。做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材料用量,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处。定磅秤或电子秤及水继电器。⑶材料用量、投放: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的计量误差为±2%,砂石料的计量误差为±3%。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⑷搅拌时间:强制式搅拌机:不掺外加剂时不少于90s;掺外加剂时不少于120s。自落式搅拌机: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30s。⑸当一个配合比第一次使用时,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主持,做混凝土开盘鉴定。如果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
4.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注: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混凝土严禁用在永久建筑结构上。
4.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⑴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⑵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⑷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⑸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4.5柱的混凝土浇筑
⑴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⑵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模板洞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⑶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后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⑷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柱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⑸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