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方法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开放式教学的理念,并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中的优势,进一步探究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提出几点关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旨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可行性方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逐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并以新颖的教学模式和多感官刺激,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人文教育”的开展,使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育转变。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成了广大初中语文工作者探究的课题之一。
  一、开放式教学概述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认知和思想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学习开放的课程,利用开放的思维和开放的态度进行初中语文的学习。开放式教学方法主张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现象,变被动为主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性。可以说开放式教学模式更符合我国“人文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和情感释放,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科技信息下的产物,同时也是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标准配置。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传统的板书转变为视频、图片、动画的形式,给予学生多感官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学生带入文章中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三、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结合教材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安塞腰鼓恢宏的气势和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安塞腰鼓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再结合文章中的描述,很容易在脑中形成关于安塞腰鼓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春》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春天的情境,为学生展示春天的美景,包括暖阳、绿柳、红花等等,再为学生配上春暖花开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景象中,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行文章的学习,看看作者眼里的春天和我们眼中的春天有哪些不同。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让学生随着情境的深入而思考,从而体现开放式教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为基础进行教学,以此加强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物理、生物、化学知识,浅谈一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语文课堂上讲解生物知识和化学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鲜花变颜色的视频,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花儿的变化。那么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是重点也是难点,除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背诵以外,还需要学生能够读懂诗词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入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画面、视频,让学生从画面的切换中体会人物的悲欢离合,从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秋时节阖家团圆的图片,并配上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歌曲,让学生用心体会和聆听,感受作者字里行间对明月的向往以及对亲人的怀念。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重点难点
  微课是多媒体技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之一,微课的特点在于微而精。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特点,为学生录制不同的微视频,以此强化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学生除了观看以外,还可以将微视频下载到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既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又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新闻两则》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新闻消息的特点和“五要素”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微视频的观看加深对新闻、消息的理解和掌握。强化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同时又体现了学习的开放性,大大提升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开放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疲倦,偶尔变换一下教学模式,学生会更加乐于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放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主导,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古诗词的背诵和巩固。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恐怕不会有太高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飞花令”,由教师在多媒体中随机选择一个字,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依次背诵包含这个字的诗词,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说不出来则被淘汰,最终获胜的将获得奖励。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够获得一定的诗词知识,还能在竞技中体会到快乐。
  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自由而并非放任
  有些教师对开放式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开放式教学是给学生自由,不能限制学生的发展,而对学生不闻不问,放任其自由。其实这种思想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自由并非放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引导”,而非“管教”,对学生的错误和偏差仍然需要教导和批评。
  (二)切忌喧宾夺主
  众所周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教师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方式,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使多媒体技术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五、总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开放式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日常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合理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强化重点难点、开放教学模式等,并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管控,切忌多媒体技术喧宾夺主等利用误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全面促进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联.论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8(25).
  [2]崔贵林.论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方法[J].信息记录材料,2018(3).
  [3]张兴明.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
  [4]杨娟.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6(24).
  [5]彭碧金.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6(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27日署名文章指出,新年刚过,各宣传媒体——从大小报刊到电视台、广播电台,众口一词地反复嚷嚷什么“新世纪”“新千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为此,
【摘要】“核心素养”是顺应并超越时代发展、博采众长的智慧结晶,是“全面发展的人”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向于获得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和关键语文能力。新课标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注意并妥善化解核心素养落地的几个惯性问题,着力打造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驿站”。  【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语文教学;驿站  【中图分类号】G633
A design scheme of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MIMO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known dead-zones and a triangular control structure is propo
【摘要】“做人第一,成才第二”,这是前几年我们临邑县第一中学提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它明确地指出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应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从中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中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日程当中,
系统地综述了近年形成脂质体的合成脂质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进行细胞膜模型、药物转送及纳米器件等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承担着文化传承、历史延续的良好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日益走向国际中心的中国来说,对内增强民族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心,对外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传播良好国际形象。初中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从日常学习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自觉提升文化鉴赏力,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
笔者看稿、编刊有日 ,从中也积累了些对“运笔”形式、写作姿态、语言与思维诸感觉。综而考之 ,偶有所思。1文章为何而作 ?写者有自觉、半自觉和非自觉之分。自觉里 ,有本身以
作为地市电视台的时政频道,正处于上有卫视铺天盖地,下有有线结网的狭缝中,生存空间日趋窄小。重新考虑地市时政频道的定位,成了全国地市电视同仁共同关注的课题。一、新闻报
从自然界中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再进行结构修饰,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和降低毒性是目前创新药物的重要思路之一。豆腐果苷是从山龙眼科萝卜树的果实中提取的活性单体化合物,药
【摘要】新时期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整体的课堂效率,很多新理论和新技术都被引入到了实际的语文课堂中,这对于语文课堂和生活的结合很有帮助。笔者试图结合相关理论,研究语文课堂的教学思路,进而为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融入构建生活语文课堂之本,引导学生多元思维,彰显生活和语文课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学习;小学教育;生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