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轻松、自然”走进小学语文常态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笔者将就“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研究”课题研究中获得的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塑造平实亲切的教师形象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教师积极的情感是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答问氛围的前提,所以,教师课堂教学时要保持面带微笑。面带微笑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这是一种对学生的关爱、与学生真诚交流的具体表现,而非矫揉造作的表演表情。面对教师亲切的笑脸,置身于洋溢着微笑的课堂,学生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
  二、注意课堂提问的难易性和技巧性
  (一)问题导入要适合学生的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使课堂提问产生一些误区,其表现形式如下: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如:“答案是什么?”“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解,这样的提问,无法有效地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获得真正的反馈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3、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4、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5、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这样的提问,不利于学生冷静地思考問题,达不到提问的应有作用。
  6、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
  (二)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轻松活跃的答问氛围,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是举足轻重的。教师提问的时机把握得是否恰当,提问的技巧是否巧妙,都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研究,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必须注意正确运用以下技巧:
  1.经常运用纵向提问与横向提问
  (1)纵向提问。
  ①顺问。也就是顺着问题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提问。这种提问方法,能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引向学习目标,自然地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进行顺问时,往往要和追问相结合,这样,两种提问方式搭配,通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②逆问。逆问,就是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以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一般问问题总是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这样问:“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揭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2)横向提问。
  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能力的迁移、应用提问。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能力,让能力形成系统。
  2.适时使用谬问
  谬问则是一个问题本来是正确的,毫无异议的,教师却故意搞错,或装糊涂,引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考,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思维也受到更好的锻炼。相对正问来说,谬问充满了趣味性,较受学生喜欢。
  3.收集课堂教学信息,适时搭桥引路
  课堂教学具有一种特殊的“信号功能”,它标志着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方式,表达学生对课堂教学和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评价。对教师来说,学生的情绪体现就是教学信息,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反应,以便从教学方式、方法、态度等方面加强、改进会变更预设的课堂教学,以求得最佳的课堂答问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充分体验问答的愉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要营造良好的课堂问答氛围,教师必须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尊严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信心。在课堂问答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认同,被认可,所以教师必须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够彼此聆听、彼此尊重的问答氛围。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答问成功的喜悅,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英语教学活动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英语学习者,都不能回避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参与,这必然涉及到心理活动和学习能效的关系。积极的学习心理会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提高,反之,消极的心理会阻碍学习效能的提高。因此: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更应注意英语教学中的三个心理学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能,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中介心理 语感心理 迁移心理  一、汉语中介心理问题  英语学习
虽然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较高,但其中以良性肿瘤居多,而软组织肉瘤的发病率较低,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0.8%~1.0%。在我国,目前尚没有有效的转诊制度。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患者,特别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已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认同和接受,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不断消耗,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昆明市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城
学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了。中职技术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给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责任。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中职技术学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教学的发展和人才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提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摘要:时光飞逝,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校课堂教学却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轰轰烈烈而又从容有序。英语课堂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改革搞得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浅析几点教学心得。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改认识:教学有效性  一、对课改的新认识  第一,新的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有利于学生的终身
时光荏苒,转眼在幼教行业已经走过20余个春夏秋冬,和大中小班的幼儿们携手走过一学期又一学期. 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在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小组合作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文章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而展开,针对现实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問题,指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重要性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的方式,指导学生实践,将课堂上习得的知
摘要:在职业高中教育中,英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而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属于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职业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也得到很好发展,然而在边远山区职业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仍不理想,因此在边远山区职业高中学校,选择有效策略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十分必要。  关键词:边远山区;职业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职业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是职业高中教
摘 要:中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些实用型和技能型、管理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完善教学管理结构、健全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增强创新意识、加强进修培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管理 问题 策略  一、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教学管理缺乏高职特色  目前的中职院校通常设有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
我喜欢中国古诗词. 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成都美丽春光;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