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6日,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介绍,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他说,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7月7日《中国青年报》)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正在改变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格局”,这是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县域经济获得较为强劲的发展,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改善的信号,无疑令人感到欣喜与振奋。与此同时,本届全国百强县评比,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着重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将诸如强县富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标准纳入评价体系当中,有利于对包括部分百强县在内地区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忽视藏富于民、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现象进行纠偏,同样是此次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评选活动中值得称道的现象。
县域经济强县评选活动开展至今,一直受到倡导惟GDP至上、忽视环境保护的质疑,现在新的县域经济强县的评选将“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当中,表明相关活动组织者已经注意到在评选活动中发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方面引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引入“科学发展环境”及其相关子项评价标准之后,具有竞争力的各个强县惟有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摆在重要工作位置,才有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可能,这无疑将能对这些经济发展加快地区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在全国经济百强县评选中引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评价标准,也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弘扬与宣讲,有利于科学发展观更为深入人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落实。
全国百强县评选引入科学发展观评价标准,是我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背景下出现的现象,这尽管表明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政府与社会所认识,但是与此同时也需看到的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依然很严峻,所以,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评价标准应能被引入更多的竞争性评比活动及政府与官员的政绩考核与任用当中,以促使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国取得更大成效,使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真正得以确立。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正在改变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格局”,这是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县域经济获得较为强劲的发展,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改善的信号,无疑令人感到欣喜与振奋。与此同时,本届全国百强县评比,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着重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将诸如强县富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标准纳入评价体系当中,有利于对包括部分百强县在内地区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忽视藏富于民、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现象进行纠偏,同样是此次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评选活动中值得称道的现象。
县域经济强县评选活动开展至今,一直受到倡导惟GDP至上、忽视环境保护的质疑,现在新的县域经济强县的评选将“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当中,表明相关活动组织者已经注意到在评选活动中发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方面引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引入“科学发展环境”及其相关子项评价标准之后,具有竞争力的各个强县惟有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摆在重要工作位置,才有入选全国百强县的可能,这无疑将能对这些经济发展加快地区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在全国经济百强县评选中引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评价标准,也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弘扬与宣讲,有利于科学发展观更为深入人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落实。
全国百强县评选引入科学发展观评价标准,是我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背景下出现的现象,这尽管表明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政府与社会所认识,但是与此同时也需看到的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依然很严峻,所以,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评价标准应能被引入更多的竞争性评比活动及政府与官员的政绩考核与任用当中,以促使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国取得更大成效,使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真正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