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结构及激活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4年Nurden和Caen发现血小板聚集障碍引起的的血小板无力症主要分子机制是膜缺失GPⅡb/Ⅲa,从而开展了GPⅡb/Ⅲa与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性研究,此后一系列的研究证实,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等黏附蛋白结合是多种因素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不可缺少的最终共同途径,因此,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被认为是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标志,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亦成为目前抗栓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作用靶标.在过去的30年中,国外研究机构对血小板GPⅡb/Ⅲa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多方
其他文献
卫生部要求,凡输注血或血制品者,需常规检测与输血后感染有关的抗-HIV、抗-HCV、HBV标志物和梅毒.2001~2002年度,本院检查了12000人次,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的血液管理走上了法制化道路,同时也对血站业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更高的要求.根
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率与孕妇抗体效价关系的探讨200050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蒋文妹,陈蕙英,阮福棣上海市血液中心刘达庄,卢月香新生儿ABO溶血病约50%发生在第一胎。在目前一对夫妇只生
差错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血站内部质量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而传统观念对差错管理的忽视,却阻碍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转.为了
安全的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采供血机构除了应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广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试剂和设备,把因输血导致病原体感
新出台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及《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简称一法两规)对我国血站的软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不少血站人员的素质距离一法两规的要
<正> 我们于1991年5月至7,月采用换血疗法配合常规治疗抢救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例1:张&#215;&#215;,女,22岁,因口服甲胺磷约20ml,1小时后送入院。入院时呈昏
凝血酶原时(pothrombin time,PT)实验是临床血液学实验室最重要的实验之一,主要用于临床检测组织途径凝血功能和口服抗凝药病人疗效的监测。PT结果的报告方式有多种,但近年世界
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HPA)具有高度多态性,目前已从分子水平研究HPA系统.HPA不合可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
根据卫生部"关于血液安全检查通知"组织的血液安全检查小组对县级市血站血源三统一、血液采集、贮存、检测,一次性输血器材的使用以及传染性废弃物品的高压焚烧处理等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