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我愿意幸福地为人师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使者,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不得法的教育方式,引来社会的非议。面对这种片面的指责和不公正的对待,教师如何矫正自己的教育行为,达到育人目的呢?在重视和实施德育教育时,教师只要做到“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才会指给学生正确的方向,才会激发他们前进的信心,使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沿着正确的轨道不偏航。因此教育有法,教育更需得法,这种沁在爱中的“严”香,才会如绵绵的细雨,滋润、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历久弥香。
  关键词:德育 真诚帮助 信心补足 严慈相济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08-01
  教師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使者,是伟大的;也有人说,如今的教师成了民族的罪人,甚至还会招来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作为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如何看待自己的职责?我用泰戈尔的诗来作一粗浅的解释——“这树的颤动之叶,触动着我的心,像一个婴儿的手指”。我认为在教育这棵大树上,教师和学生都是那颤动的叶,每一次颤动都是一次成长,甚至重生。尽管成长的蜕变总伴随着苦痛,但我更醉心于化茧成蝶时收获提升的快意。因此,我愿意幸福地为人师表,痛并快乐着。
  1 走进心灵——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交织在一起,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心灵的契合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大家肯定都有同感,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更容易亲近老师,更愿意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因为他们更自信。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出于自卑就不大愿意主动把心里的想法告诉别人,尤其是教师。这样就造成了无效教育,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给班级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走进他们的心理,就要理解他们。
  2 补足信心—— 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
  教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能够有效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宋致沂是我所带班级一名同学,他成绩优秀,且人也较积极、活跃。但是在父母的压力下,他不堪重负,常常不做作业,撒谎,打骂同学等事情时不时发生。看着他从阳光优秀变得退步消沉,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真的很想挽救他,不想看见一个聪明的孩子滑坡。于是每次语文课上,我就有意无意地将其塑造成我班的“活雷锋”(平时爱帮助人,喜欢捣鼓物件)。一段时间后,他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做什么都认真了很多。所以,一位老师就是学生自信心最好的补足者,无论任何情况下,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做到,并且能够做得更好。因此,在学生丧失信心时,老师一定要站出来,把我们的力量和信心传递给他们。
  3 历久弥香—— 沁在爱中的“严”香
  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演奏音乐一样,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我曾见过不少的教师,他们脾气非常温和,对学生从来都是苦口婆心、宽宏大量的,但结果呢?课堂纪律似乎总是不那么好,有时更是一团糟,学生下座位的、打闹的、不专心听讲的都有,教学质量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那些比较严厉的教师,他们看起来似乎总是那么严肃、不苟言笑,但学生却又是那么尊敬他们,不管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质量一般都较高。
  现在一些媒体都在大力提倡爱的教育,呼吁老师应以母亲般的爱去呵护学生的心灵。我觉得仅仅拥有一颗母亲般的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老师的爱是否能做到收放自如,点到为止,不要让这种爱和关心变成一种放纵,这才是最重要的。
  赞科夫说:“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教学和教育上,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取得最好的成果。”教师对学生具有了无私奉献精神,才会用青春积累财富,用岁月撒播文明,用双手托起太阳,才会总是精于教学,善于积累、甘做人梯,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启发思考,催生智慧。诚然,爱很重要,它是基础是前提,但严格也很重要,它是良好的教学质量的保证。教育专家曾表示:严与爱是共生的。爱是严的基础,它体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有了爱,严才会有效果;严是爱的升华,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提出严格的要求,才会被学生所理解,才有可能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只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这种沁在爱中的“严”香,才会如绵绵的细雨,滋润、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历久弥香。
  总之,教育有法,教育更需得法。教育的技巧和成功来源于教师真挚的爱心之情,教育的技巧和成功来源于教师的“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方”,这种严会指给学生正确的方向,使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沿着正确的轨道不偏航。我想“爱”和“严”将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冰心曾告诫我们:“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都渴望成功,所以叶子的每一次颤动都会让我们感动!
  参考文献
  [1] 李宪东.引导儿童从品德与社会课堂走进社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12):44-45.
  [2] 黄雅芳.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谈[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562.
其他文献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商家子弟,17岁考取秀才,连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从封建翰林成长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毛泽东誉之"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70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产妇护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6例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3例(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并
明媚秀丽的太湖鼋头渚公园内一碧波环绕的山头上,翠柏掩映中有一座典雅别致的近代建筑,这里就是无锡籍爱国革命家王昆仑青年时期居住、读书并进行革命活动的"七十二峰山馆"。19
高校发挥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等的重要作用,是知识、人才、创新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对引领社会发展具有强大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高校校园
本文探讨了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现途径,认为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去,要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我国常见,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该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多伴心理异常改变的特点。为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我们对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